王宏宇
【摘 要】在高職英語學習中普遍存在的老師講解多,學生參與少的現象導致學生在學習中只是被動接受,缺乏積極性。所以大力倡導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性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及終身學習能力非常重要。本文就高職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自主探究性學習能力進行了探析。
【關鍵詞】高職英語教學;自主探究式學習;學習能力
教育部頒發的《大學英語課程要求》明確指出:“新的教學模式應體現英語教學實用性,知識性和趣味性相結合的原則,有利于調動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的積極性,尤其要體現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導作用……”[1]這就要求高職英語教師在課堂上倡導并實施新的學習方式,即探究式學習、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筆者主要就高職學生英語探究性學習能力的培養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1 探究式學習與高職英語教學
由于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英語課堂上主要是教師講,學生聽,這種單純傳授知識的教學現象還普遍存在。教師不講不放心,對于某個問題(如單詞、短語的用法)總是一一到來,沒有疏漏。這樣的方式禁錮了學生自主發展,使學生完全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這種教學方法導致了兩個比較普遍的傾向:一是學習效率低。大多數學生感到學英語費時,費力,卻未見成效。二是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的匱乏和自主學習的能力的缺失,往往是老師教什么,學生記什么;老師布置什么,學生就做什么。
葉圣陶先生說過:“教是為了不教,指導學生自己學會學習,是教學改革發展的必然趨勢。”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運用正確的指導辦法,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的主導的作用,促進學生英語知識的吸收,提高其英語學習的能力,實現教學目標,并最終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2 高職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探究性學習能力培養的策略
1)更新教師教學觀念。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學生才是主體。首先教師要改變自己的教學觀念——以學生為中心。自主學習的教學理念正是對傳統觀念——教師的職責在于傳道、授業、解惑的一種挑戰。教師不再是灌輸式、單科式的純教學。要把以“教”為重心逐漸轉移到以“學”為重心,做好教與學的最佳組合。在整個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只引導學生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干預學生學習的過程。
教師在充分發揮課堂引導作用的同時,還應該特別重視兩個轉變:
(1)教師備課觀念的轉變。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要既充分理解教材,又要考慮學生實際;既備教師如何教,又備學生如何學。精心設計調動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的方法。如:高職藝術專業的學生英語基礎薄弱,英語學習興趣不高。針對他們的特點教師可以選擇一些簡單、有趣的閱讀材料,要求他們每天讀兩至三篇;每天做五道單項語法題、背誦10個單詞;并且調整授課內容和難度,設定專門的考核評價方案。
(2)教師角色的改變。在課堂上,教師應走出演講的角色,不再充當主角,而是引導學生進入語言情境,開動腦筋自覺、積極地學習知識和提高能力,保障學生主體作用的充分發揮;在課后,教師不再進行“題海戰術”,而是給學生充足的時間、空間去思考、總結。這樣才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2) 明確學生的學習觀念。長期的應試教育,老師的“填鴨式教學”使得大部分學生過分依賴教師的課堂講解, 在學習目的上以考試及格或通過英語四六級考試為最終目標,從而喪失了把握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和聽說讀寫全面發展的機會。在課堂上,學生習慣了被動的接受老師詳細的講解,逐漸被剝奪了思考的權利。并且習慣于從老師那里得到標準答案,失去了自主學習的能力,要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就必須改變學生的學習觀念。
首先,學生必須意識到語言學習的目的是為了能使用這種語言來進行信息交流,這就要求語言知識只有轉化成語音技能,才能實現語言學習的目的,這種轉化就是學生進行語言練習與實踐的過程。其次,學生要了解英語語言的學習包含著大量的社會、自然和人文知識。學生在學習語言的同時,必須豐富各種知識,才能滿足語言運用需要。最后,學生必須知道:只有把被動接受的學習變為主動地吸收才能最終提高自己英語的學習水平,從而獲得好的成績。[2]讓學生明白“語言不是教會的,是自己學會的”,只有通過自身的努力,反復練習才能學好英語。
3)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優化心理素質。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就沒有熱情和動力。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設計過程中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設計環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按照英語教學的一般程序,教學活動通常可分為:課前預習活動、課堂呈現活動、課堂練習活動、課下復習活動。教師在設計這些活動時要考慮以下幾點:
(1)教學設計的預習作業要新穎、有創意。如今,日益發展的多媒體技術和互聯網的應用有效的輔助了學生的英語學習,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利用網絡資源,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主動性。比如:教師布置Comprehensive English Course Book 2 UNIT 1 The Spring Festival in China的預習內容時,讓學生分別從網上(也可通過其他資料)查閱有關Spring Festival的資料,并設計以下預習作業:
a.Why is the Spring Festival so important for the Chinese people?
b.What do people usually do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
c.Are there any special celebration activities in your hometown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
(2)課堂呈現活動的設計要將復習舊課與情境導入新課相結合,在教學設計上要參與性強,話題貼近學生實際,使學生樂于參與思考,主動學習。比如:在講解定語從句時,可要求學生把上課課文中出現的包含有定語從句的例子挑出,然后讓學生判斷哪種屬于定語從句,并給出學生一定的時間自己總結定語從句的用法。
(3)課堂練習活動的設計要多樣化,難易結合,要考慮不同程度的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可能性,使每個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練習活動。無論在學習內容上還是在參與形式上,都能讓不同英語水平的學生有機會鍛煉和展示自我。
心理素質在學習和生活中都起著重要作用。現代社會考驗的不僅是知識與能力,心理素質往往也是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優化學生心理素質有助于學生自主能力的提高。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即要讓學生在課上課下有成就感,又要有效的使用評價。高職英語課堂問題的設計以及學生進行學習活動的難度應符合學生的實際水平,可以結合分層次教學。在課后作業的布置中,對于不同程度的學生可以給予不同程度的學習任務。高職大學生雖說思想日趨成熟,但還不能完全應付情緒的變化,缺少面對挫折的勇氣和自信。這就要求教師在實施教學評價時能多給予學生鼓勵和認可。
總之,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盡可能的為學生提供一個愉快、和諧、輕松的參與環境,充分發掘學生的“優良潛能”,激發學生探究性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所學的英語知識隨著興趣的增加、探究學習能力的增高而不斷增長。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大學英語課程要求[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賈琰.自主學習模式與外語教學[J].鄭州輕工業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