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淳
【摘 要】目的:討論體檢中心院內感染的危險因素與防控措施。方法:現隨機選取2015年8月-2017年10月在我院體檢中心進行體檢的人員90例作為研究對象,并分 為實驗組45例和對照組45例,對照組在體檢過程中給予常規消毒措施,實驗組則施防控措施,對兩組體檢人員的醫院內感染發生率進行對比和分析。結果:實驗組體檢人員的院內感染發生率為4.44%,對照組的院內感染發生率為31.11%,實驗組的院內感染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通過分析體檢中心的院內感染因素來制定防控措施,能夠降低院內感染發生率,提升體檢中心醫務人員的感染防控意識。。
【關鍵詞】體檢中心;院內感染;危險因素;防控措施
【中圖分類號】R473.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1--01
體檢中心是我院的一個重要部門,其主要特點是人員流動較大,其中包括健康人員以及非健康人員,并且非健康人員的疾病種類比較復雜,容易發生院內感染[1]。院內感染主要是指在醫院內發生的感染,或者是在院內獲得,出院后出現感染的情況,對于此情況需要進行控制以及預防,否則醫院內可成為疾病傳染的源頭,并對醫院內的工作人員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影響。為此我院對院內感染的危險因素進行了分析,并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并對其實施效果進行對比和觀察,詳情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現隨機選取2015年8月-2017年10月在我院體檢中心進行體檢的人員90例作為研究對象,并分為實驗組45例和對照組45例,兩組體檢人員經體檢后均確定為健康體,無任何疾病。對照組中包括男性23例,女性22例,年齡23-64歲,平均年齡(43.5±2.6)歲;實驗組中包括男性22例,女性23例,年齡23-65歲,平均年齡(44.0±2.7)歲,兩組體檢人員的一般資料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醫院內常規消毒方法,實驗組則給予防控措施,具體實施方法如下:①做好醫院內工作人員的培訓工作,提高醫院感染防控意識:在體檢中心體檢人員接觸最多的就是醫務人員[2],所以醫院人員要重視院內感染的發生,并掌握消毒隔離技術、無菌技術等其他相關技術,主動學習院內感染相關知識的學習,并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②做好手衛生工作:在診斷室、辦公區以及檢查去均配備了手衛生相關設施,例如洗手液、擦手紙以及肥皂等[3],醫務工作人員要及時應用,在可洗手的位置粘貼正確洗手方法,以便醫務人員參考;③正確及時處理針刺傷:如果發生了針刺傷則需要及時處理,在針刺部位由近心端向遠心端進行擠壓血液,讓后用流水沖洗,使用0.5%的聚維酮碘消毒液進行消毒,包扎好并進行備案和隨訪,對醫務人員的操作技能進行培訓,保證其熟練性和針刺安全性[4];④進行嚴格的消毒,做好醫療垃圾的分類:對使用的醫療器械進行徹底消毒,并定期對地面以及空氣進行消毒處理,醫務人員合理使用一次性用品;對于醫療垃圾要按照分類投入到相應的垃圾盒內,并且在扔到垃圾時注意不能掉出垃圾桶,保證全部投入,不外漏;⑤做好環境衛生工作:由于我科室占地面積較小,樓道擁擠通風性差,所以管理人員應該經常開窗通風,每天都要做好地面消毒工作。
1.3 療效觀察 對兩組體檢人員的院內感染發生率進行對比和分析。
1.4 統計學方法 將本地調查涉及所有數據應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包進行處理,計數資料應用n(%)描述,計量資料應用(±s)描述,組間經t和檢驗,差異在P<0.05時,代表存在臨床可比意義。
2 結果
實驗組體檢人員的院內感染發生率為4.44%,對照組的院內感染發生率為31.11%,實驗組的院內感染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院內感染對于體檢者以及醫務工作者的健康均具有較大的影響,所以了解其發生的影響因素是非常重要的,在本次調查中筆者對于導致院內感染的危險因素進行了總結,首先是醫務工作者對于感染的控制以及預防認知較差,尤其是新入職的工作人員對于無菌觀念較差,沒有熟練的掌握控制院內感染的相關技術;其次手衛生的執行情況較差,經調查主要原因為工作較忙、時間不充足、院內的吸收設備不夠完善、診室內沒有速干消毒液,還有一部分工作人員認為經常洗手不利于手部皮膚的保養[5];再次是針刺傷所導致,尤其是當患者患有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或者人類免疫缺陷病時,如果發生針刺后,則很容易感染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或者是其他類型的病菌。最后:部分醫務人員不能按照要求使用一次性用品,有時未嚴格做到一人一巾一壓脈帶,這些行為增加了院內感染的發生率。同時要按照要求處理醫療垃圾,避免患者以及工作人員直接接觸或者間接接觸造成感染,做到及時開窗通風,保證空氣流通。在本次調查中也發現,實驗組體檢人員的院內感染發生率為4.44%,明顯低于對照組的31.11%,組間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再次證明了使用防護措施后對院內感染的正面影響。綜上所述,通過分析體檢中心的院內感染因素來制定防控措施,能夠降低院內感染發生率,提升體檢中心醫務人員的感染防控意識。
參考文獻
彭曉瑞,蒲建繁.體檢中心院內感染危險因素分析與應對措施[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2,5(11):41-41,43.
刁建華,長素香.體檢中心抽血室人員血源性職業暴露管理[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2,22(16):3536.
楊暉,李延蘭,羅冰芝,等.醫院體檢中心醫院感染的預防與控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2):420-422.
武迎宏,王秋玲.提高臨床醫務人員醫院感染預防控制參與意識的策略[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0,20(21):3379-3380,3426.
徐桂娟,陳莉.體檢中心人員手衛生現狀調查與干預效果研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11):2705-27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