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多角度閱讀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有著最為直接的作用,在實際的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積極運用多角度閱讀引導,幫助學生形成明確的閱讀和學習思想,進而全面提高相應的教學效率。本文主要對多角度閱讀對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作用進行了相應地研究,并提出了相應的實踐方式,以改善整體的語文教學效益。
關鍵詞:多角度閱讀;學生;閱讀能力
語文,是一種語言學科,而且有著深層次的語言和文化魅力,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閱讀又是基礎,如果失去了閱讀基礎,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會大打折扣,那么,如何才能實現高效率的語文閱讀學習呢?在傳統的初中語文教學中,所采用的教學方式主要是傳授式教學,這種教學對于學生的主體性并沒有太多地關注,并且沒有充分尊重語文的語言閱讀特征,實際的語文教學效率相當低。為了在新時期實時培養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教師需要在教學的過程中,從多個角度進行深層次地閱讀引導,幫助學生建立明確的語文閱讀認知,逐步改善學生的閱讀能力,培育學生的閱讀思想。在具體的實踐上,教師可以從多個角度進行相應地閱讀引領,使得學生能夠緊跟教師的引導形成明確的閱讀認知,相應地學習水平也會在這個過程中得到實際地提高。
一、 基礎閱讀,探討對課文的簡單閱讀方式
在學習初中語文課文的過程中,教師首先會要求學生對課文進行簡單地預習閱讀,這一閱讀過程主要是幫助學生熟悉課文,尤其是對課文形成一定的理解,便于接下來進行科學有效地學習。其次,教師會帶領學生開展積極地閱讀,以全面提高學生對課文的認知。但是這一過程在傳統的課堂上往往是頻繁而乏味的,學生并不會保持積極的閱讀態度,為了實時改善這樣的狀況,教師需要采用一些全新的閱讀引導方式,以確保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保持較高的閱讀積極性,進而相應地改善學生的基礎閱讀,提高實際的閱讀能力。比如,在學習《背影》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幾個問題,如:這里的背影指的是誰的背影,而在課文當中,又有哪些內容來描述這一背影,讀完這一課文以后,你想到了誰?在這些問題的引導下,學生會對課文充滿相應的疑惑,并且想要對這些疑惑進行積極地解答,因而閱讀起來也會相對較為認真。在學生閱讀完以后,教師也可以選擇一些學生,讓他們來回答問題,進而確保學生的基礎閱讀達到一定的高度,相應地閱讀效率也可以得到實時地改善。
二、 情境創設,從故事的角度閱讀整個課文的深層次內涵
在初中語文的課文當中,有相當多的課文都是故事性質的,而這些課文往往也會伴隨著一定的道理,閱讀起來十分容易,學生也會有較高的興致,但是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僅僅能夠閱讀到表面,對于這些課文的內在,并沒有深層次地了解。在這樣的狀況下,學生的閱讀很難發揮真正的效用,尤其是無法對課文進行深層次地理解。為了改善這樣的閱讀現狀,教師需要在新時期的教學過程中,努力創設相應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從故事的角度對整個課文進行實時地閱讀,進而發現課文的深層次意境,改善整個語文閱讀的有效性。比如,在學習《皇帝的新裝》時,這一課文主要講述了兩個騙子謊稱自己能夠制作出世上最好看的衣服,而這件衣服僅僅是聰明睿智的人才能看到,如果過于愚蠢是看不到的,于是他們輕而易舉地騙到了大臣和國王,直到最后被一個小孩戳破的故事。很多學生在閱讀這一課文的時候,都會感覺到誠然一樂,但是在樂完以后并沒有其他的想法和見解,因而這樣的閱讀無疑是失敗的。教師可以在新時期的閱讀過程中,引導學生對這一課文進行深層次地閱讀,在具體的方式選擇上可以選擇角色扮演來展現整個故事情境,分別讓學生扮演其中的角色,然后通過對課文的閱讀,對自己所扮演人物的性格進行一定的總結,便于學生產生最為直接的認知。在學生完成整個情境創設以后,教師還可以鼓勵一些學生講述自己對該角色的認知和看法,或者闡述一些對課文的看法,進而使得整個閱讀過程靈活生動起來,學生的閱讀能力也會在這樣的引導下得以深層次地發展。
三、 作者閱讀,發現作者眼中的課文特色
初中語文課堂,對于學生的閱讀引導往往會要求學生直接地進行閱讀,而學生在直接的閱讀過程中,很難形成良好的閱讀效果,并且許多時候不懂得作者想要表達什么,作者的中心又放在了課文的哪里。對于這樣的狀況,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嘗試從作者的角度展開相應的課文閱讀,進而發現作者眼中的課文特色。對于不同的作者而言,由于自身所處的時代不同,所寫出來的文章也有著不同的時代特色,如果以當代的目光去進行相應地審視,會發現很多內容都不合理,甚至有著直接的沖突,但是如果優先了解作者的思想文化,并對作者寫這篇文章的背景進行相應地了解,便可以發現這些課文有著不一樣的美感,并且往往代表了作者的不同向往,尤其是一些生活在戰亂年代的作者,他們的作品當中充斥著對現實的不滿,渴望一種全新的生活。在閱讀課文的過程中,將課文內容與作者所倡導的思想聯系起來,便可以發現每個課文都有著相應的意境,整個閱讀過程也會更加完善。
總而言之,新時期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開展,教師需要完全突破傳統的教學方式,努力應用全新的閱讀方法,進而實時改變基礎的閱讀教學方式,綜合培育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提高實際的閱讀效率。
參考文獻:
[1]張震.如何在課堂中積極構建和諧統一的個性化閱讀[J].課程教育研究,2014(15).
[2]陶明富.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現狀與對策[J].語文天地,2014(08).
[3]劉志軍.淺論學生個性化閱讀的三個維度[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4(01).
作者簡介:
丁遠紅,江蘇省常州市,常州市田家炳初級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