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流動生是一類特殊的學生群體,這部分學生會受到父母頻繁漂泊的影響導致無法長期固定在一個城市或者一所學校完成自己的學業。這使得這部分學生的學習心態受到很大的沖擊,一方面很多流動生會因無法適應新環境產生厭學的心理,另一方面很多流動學生也會因為無法適應新教師的講課方式而感到吃力。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其主要的教學目標不僅是讓學生掌握基本字詞的書寫,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養成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為后期更好的學習打下基礎,而這一點正是流動學生所欠缺的。本文以流動學生的自身特點出發,探討如何更好地提升流動學生的自主閱讀習慣。
關鍵詞:小學語文;流動學生;自主閱讀;興趣導向
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流動生是一類比較特殊的群體,他們居無定所,隨時有可能因為家長的搬遷而離開,這使得學生內心缺乏一定的“歸屬感”,具體在語文課堂上體現為“缺乏學習自信心、缺乏閱讀興趣”方面。閱讀習慣對于學生提升語文學習成績有很大的幫助,如何更好地幫助流動生提升自主閱讀的好習慣是本文研究的出發點。
一、 以特色城市作為名片,帶著興趣閱讀
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樣,興趣是提升學生學習動力的最佳方式,流動學生無法很自覺地開展閱讀活動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自己已經對學習失去興趣,因此教師應該先從“幫助學生找回對閱讀的興趣”這一角度出發開展教學。對于任何一個城市來說,都有屬于這個城市獨有的特征,當一位同學剛到這個新城市后,多少會有一定的新鮮感,教師應抓住學生對這個城市短暫的新鮮感,給學生多介紹一些有關這個城市的文章,讓學生在了解這個城市的同時加強對閱讀興趣的培養。
比如某班級中有一位剛剛轉過來的流動生,到了課堂后教師發現他平時學習習慣非常不好,不喜歡與學生交流,也不喜歡讀書。有一天教師將其叫到辦公室詢問他平時有什么愛好。這名小學生說道:“老師,我沒有什么興趣。”教師繼續引導:“你跟爸爸媽媽輾轉了很多城市吧。”學生說道:“是的,大概有6~7個了。”教師:“那么你對每個城市應該都有很深刻地了解,能不能改天給我們講講你走過的這些城市,讓我們班的同學都開開眼。”隨后教師遞給他一本《外出旅游寶典》的書籍,這位同學立刻明白教師的意思,回家后反復閱讀這本書,并給大家做了一個別開生面的“城市小講座”。通過這件事,這位同學逐漸發現閱讀的重要性,并對其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二、 以英雄故事作為支點,帶著崇拜閱讀
每位學生心目中都有一位“大英雄”,流動生也是這樣的。他們對于自己內心的這位英雄非常崇拜,且非常喜歡聽別人對他的評論,同時也想知道同類的英雄的一些事跡。面對這樣一個局面,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應在充分挖掘流動學生的興趣愛好的同時,嘗試以英雄故事作為支點,讓學生帶著對英雄的崇拜去閱讀,從而提升他們的自主閱讀興趣。
比如在講授課文《哪吒鬧海》(蘇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時,教師在上課時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大家喜歡哪吒嗎?”很多同學都說喜歡,只有一位流動學生說不喜歡,教師對此沒有生氣,而是詢問道:“那你最崇拜的英雄是誰呢?”該生說道:“我最喜歡像柯南一樣的大偵探。”教師點了點頭繼續講課。第二天教師將該生叫到辦公室,送給他兩本畫書,一本是《狄公案》,一本是《包公案》,教師說道:“柯南確實非常好看,我小時候也喜歡,但咱們中國也有很多類似于柯南的人物啊,你愿不愿意了解一下他們,并將其與柯南做個比較,看看誰更厲害啊。”受到教師的鼓勵,該生對這兩本書的閱讀欲望大大提升,回家后就開始反復閱讀。后期,教師一有時間就給他推薦一些“偵探式”英雄的書籍讓他閱讀,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該生的閱讀習慣漸漸地形成了。
三、 以經典名吃作為動力,帶著體驗閱讀
每個城市都有屬于自己的“小吃名片”對于很多小學生來說,能夠親自品嘗當地美食是非常不錯的一個選擇。對于一位剛剛來到新城市的流動學生來說,對于當地的名吃會有濃厚的興趣。如果教師發現自己遇到一位“吃貨”流動小學生,應努力借助當地名吃做文章,通過與學生探討當地名吃的方式引導學生自主閱讀,從而在閱讀中讓學生逐步提升對當地名吃的認識,同時提升學生自主閱讀的好習慣。
比如在講授課文《石榴》(蘇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時,教師給班級中的一位流動學生說道:“你剛來咱們這座城市,不知道你知不知道這座城市哪個小吃最有名呢?”該生思考了一段時間后,用疑惑的眼神看著教師。教師見狀說道:“咱們這最好吃的小吃就是石榴派,不知道你是否吃過啊?”該生一聽石榴派,感到十分稀奇,于是說道:“老師,我從不來沒有吃過石榴派。”教師:“好吧,那我給你布置一個課外作業你愿意做嗎?”學生:“什么作業。”教師:“今天下課后跟同學一起去吃一次石榴派,并給那的老板將石榴派的簡介要過來回家仔細閱讀,明天給我們大家一起介紹一下石榴派和你吃后的感想好嗎?”鑒于自己對美味的喜好,該生毫不猶豫地答應了。回家后學生品嘗了石榴派,并仔細閱讀了石榴派的簡介,漸漸地,該生不論走到哪個城市,都養成先品嘗當地美食、獲取美食背后故事的習慣,其閱讀習慣逐漸被養成了。
總之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想更好地提升流動學生的自主閱讀習慣,僅僅憑借單獨的教授和教育是很難實現的。要想更好地提升學生的綜合動手能力和自主閱讀能力,教師必須從更加新穎的角度出發,讓學生先對閱讀產生興趣,再延續這一興趣點開展對應的閱讀教育,這樣才能逐漸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自我閱讀意識,更好地提升自身的綜合閱讀能力和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陳麗.小學生自主閱讀習慣的研究[J].中華少年,2016,(33):129.
[2]彭江.小學生課外自主閱讀習慣的養成策略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2,(06):226+225.
作者簡介:張亞峰,江蘇省常州市,常州市武進區橫山橋中心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