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利用智能終端手機、平板電腦等進行依托網絡的移動學習方式,這種學習方式研究成為全球教育教學研究的熱點。構建個性化“互聯網+”學習環境,形成移動美術課堂教學,滿足了學習者并填補了課堂教學的空白,極大地提升了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互聯網+教育”,學習成了自助餐,因材施教成了現實,教師也走進了不斷深入學習的大門。
關鍵詞:“互聯網+”;高考美術輔導;智能終端;移動學習
研究“互聯網十高考美術輔導”移動學習模式,對推進高中美術教育信息化進程意義重大。高考美術輔導與學生利用網絡自覺主動學習的方式,使得學生隨時隨地可以學習,更有利于學習目標的實現。
一、 “互聯網+教育”,學習成了自助餐,因材施教成了現實,教師也走進了不斷深入學習的大門
1. 手機和平板是當前移動設備的主要終端產品,其先進的功能可為開展美術高考輔導的移動學習提供了物質支持。這種學習方式能讓學生老師不再被電腦位置限制,更不被學習者生活在農村或山區限制,而是可以根據學習者自己的學習需求隨時隨地進行不同方式和不同目的的學習,極大地滿足了學習者個性化學習的需求,成為廣大美術考生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
2. 鑒于學生都用智能手機上網,先教會學生利用百度搜索并認識全國美術界的各路畫霸,如艾軒、冷軍、于小冬、劉斌等;教會學生利用百度搜索北京、杭州等等全國各大省會城市的美術培訓名校,如:北京的于萍畫室、周達畫室、010畫室,杭州的老鷹畫室、厚一學堂,廣州的度岸畫室,重慶的巨明藝考,蘭州創作空間,認識各畫室神一樣的主教。如于萍、周達、李靖、老鷹、陳震宇,龔武,呂錚錚,徐鵬等。同時留意、收集他們的作品。并且分類保存,建立自己的高考美術資源作品庫。
3. 通過關注主題教學的孔祥濤、勵志教學的霍星光等名主編的系列書,認識各出版社強推的作者李憲奇、師鋒,阿富汗,王樂等名家。挖掘、利用手機的公眾平臺功能,再教會學生利用微信,微博,QQ與以及所有傳說中的牛人等建立好友關系。訂閱他們的服務號,加入他們的學習群,訂閱推送的相關教學材料!也可以利用騰訊視頻進行搜索。
4. 在教師指導下花錢購買一些系統的電子版教程,如繪畫速寫素描等的自學視頻教程,狀元筆記系列及課程視頻。
5. 指導學生在手機、平板等移動終端上安裝一些美術高考課堂專用APP,如:美院幫、美術寶、51美術社APP。并指導學生在微信上關注一些美術高考課堂專業公眾訂閱號如藝零藝、藝幫主、美術生、藝非凡、藝考升、美術夢工廠、美術名師聯盟,時刻關注中國美術高考網,藝考辮子君等!
二、 構建有別于傳統的一個師傳帶到底的個性化的“互聯網+”高考美術學習環境
1. 美術教師首先申請開展美術高考輔導課堂的微信公眾平臺號
創建如“追夢人”等的師生微信群、“百色族”等QQ朋友圈,創建“公眾平臺—微信群—即時通信”、“公眾平臺—QQ群—即時通信”的全方位—個性化—探究式自主學習網絡環境。教師搜集、篩選、推薦全國各路優秀美術專家、畫霸、教師的優秀范畫、視頻、映客直播號,指導學生利用這些網絡資料,反復觀摹學習,有困惑時可在微信群、QQ群中用微信、短信,語音、視頻參與討論,也可以直接向老師獲取個性化指導。
2. 結合高考大綱要求,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指導教師圍繞高考大綱要求對網絡資源進行分類整合,利用“微講臺”微課程制作系統的分知識點錄制的微課,讓學生利用時間邊角料進行5-10分鐘的高效學習。
3. 通過微信、QQ,發送學習資料和學習任務。
微信公眾平臺的關鍵詞自動回復具有“對話即搜索”的功能,可在幾秒鐘內對用戶發送的指令做出響應。利用QQ群、微信群的群發功能以消息推送的形式發給學生不同的學習任務。為方便學生,輔導老師將整合后的視頻、課件、圖片,知識點,做畫步驟等學習資料添加到課程公眾平臺高級功能的“關鍵詞自動回復”,并設定有指定代號和內容提示的詞,方便同學們及時高效地獲取自己所需資料
4. 利用“互聯網+”進行移動在線學習
學生利用公眾平臺獲取相應教學視頻、教學課件、圖片材料等資源。在微信群、QQ群中及時討論、提問,解決自己的疑難點,促進學生對理論、技巧等知識的理解。學生完全自定步調完成相關知識的學習,教師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提供不同的指導,幫助學生隨時地快樂地依托互聯網學習。在學生完成繪畫理論學習后,反復利用教學資源庫中的圖片,對比分析,找出相應知識點,驗證理論課程學習效果以及學習成就是否達到預期的要求。資源庫中資源可以反復觀摹,重復、充分地快樂學習,直到學生真正弄懂為止。老師還可利用后臺管理器,充分了解學生對理論的理解情況、對技巧的掌握情況、畫面效果的控制等,及時追蹤學習,實施有效的指導與幫助,促進學生對新知識的內化。
三、 “互聯網+”支持的移動美術課堂教學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按15人為一組。分成兩組。教師綜合考查學生在微信群中討論較多的問題和能力測試情況,確定本節課的寫生內容。學生開始寫生練習。教師允許學生利用手機連接上網搜尋相關資料,對著教學視頻,按照作畫歩驟,一邊看一邊理解一邊畫,教師給學生個別單獨指導,及時解決問題,幫助他們更好地完成任務,實現教學目標。
最后,鼓勵學生隨時把作業傳到微信群,朋友圈,在教師的指導下,先由個人自評,再由其他同學互評,最后由教師對作業進行點評、總結,對學生普遍認為的學習難點和繪畫技巧進行集中講解,示范。讓學生對自己作業的成敗得失了如指掌。促使學生有效攻克教學難點。課后,教師鼓勵學生多看教學視頻,多觀察模特,多理解理論,多練習,做到熟能生巧。
總之,科技的高速發展,智能終端手機、平板電腦和互聯網等的普及,依托“互聯網+”的移動學習流行全球,對這種新型學習方式的研究成為教育教學研究的熱點。這種學習方式使得學生自定步調的個性化學習成為現實。更牛的是它的便攜性、無線性、移動性等優勢,極大地滿足和填補了課堂教學的空白。師生都認為移動美術課堂的開展方便了學生的移動學習,簡化交流通訊,便于資源共享,極大地提升了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改善了高中學生,尤其是農村美術學生的學習環境。對高考美術輔導起著非常積極的作用!
作者簡介:
龔瑞彬,甘肅省定西市,甘肅省渭源縣第四高級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