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良好的農村初中班主任家校溝通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的成長,本文分析了家校溝通中的幾個技巧,希望能夠對促進家校溝通的提高有所幫助。
關鍵詞:班主任;家校溝通;成長
班主任是學校中全面負責一個班學生的思想、學習、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師,是一個班的組織者、領導者和教育者,也是一個學校與家長之間溝通的橋梁。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農村學生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農村家長學歷過低,對孩子教育無法督促;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就業(yè)機會等原因,很多家長選擇進城打工,從而導致留守兒童越來越多;現(xiàn)在婚姻的草率,導致單親孩子越來越多。學生的教育就成了問題,班主任在教學實踐中家校溝通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怎樣才能更好與家長溝通,幫助到班主任的教育工作,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 班主任要了解班級孩子的家庭情況,針對不同家長采取不同的溝通方式。根據(jù)調查,農村學校的家庭主要分為以下幾個類型
1. 父母在身邊,能夠監(jiān)督孩子學習的,一般如實向家長反應情況,主動請他們先提出教育的措施和建議。幫助家長了解自己的孩子,肯定孩子的優(yōu)點,正視孩子的不足,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溝通解決,與這類家長溝通后通常都會達到預期的效果。
2. 父母在身邊,隔代溺愛,無法監(jiān)督孩子學習的,必須讓家長知道:“嚴格—痛苦—承受—承擔責任—執(zhí)行力—被認可—自立自信—正能量—持續(xù)—一件又一件有結果的事—承擔責任—改變命運”;“縱容—舒適—懶惰—自私自利—不負責任—怨天尤人—負磁場—叛逆—無所事事—一事無成—毀了一生”。嚴格才是真正對孩子好,才有利于孩子的未來,才是對孩子的負責任。使家長認識到孩子的發(fā)展前途,激發(fā)家長對孩子的愛心,主動參與到孩子的教育生活中。
3. 單親家庭的孩子常常比較自卑,叛逆,關閉自己的心扉。對單親家庭孩子的教育原則是坦誠、溝通和鼓勵,家長和老師不要對婚姻家庭這些事避而不談,要讓孩子知道離婚和結婚在社會生活中都是非常正常的事,而溝通會使老師了解他們內心的情感需求,一個關切的眼神,一句安慰和鼓勵,也許就能改變他的人生。
4. 留守兒童,父母不在身邊,當他們遇到問題時就會感覺柔弱無助,不愿與人交流,性格有點內向。并且由于父母雙方或一方不在身邊,也無法對孩子的學習方面進行監(jiān)督。孩子就會有感覺:學好了,沒人夸;學壞了,無人罵。漸漸孩子就會對學習產(chǎn)生一種無所謂的態(tài)度。家校溝通時就要求家長努力承擔起教子之責,建議家長應注意與孩子的溝通交流。根據(jù)孩子的在校的表現(xiàn),讓孩子與父母每月定期通電話,讓家長對孩子進行“電話教育”,而作為班主任,在生活上,盡可能提供幫助;在心理上,細心觀察,多方溝通;在學習上,耐心輔導。
二、 尊重家長,坦誠相待,互相傾聽,共同進步
1. 真誠相待,信任尊重家長
班主任在與家長溝通時要真誠,讓家長感到老師是真心為孩子好,不要對家長像訓學生那樣,有了隔閡,要尊重家長,取得家長的信任。家長和教師一樣都是孩子健康成長的指引者,都肩負著孩子成長的重責,家長與教師加強溝通,互相信任,家長信任教師,就會爭取到他們最好的配合。這樣就能真正地做到“親其師,信其道;尊其師,奉其教”,從而促進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
2. 與家長溝通時,要善于傾聽
任何教師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所以在與家長溝通時,也要征求家長的建議,虛心聽取他們的意見。傾聽并不是意味著不說話,但是少說話,在傾聽過程中,要抓住家長敘述的重點及用意。隨著整個社會的發(fā)展,家長的水平也在不斷提高,他們的許多建議值得教師學習和借鑒,再加上父母是陪伴在孩子身邊時間最長的人,也是最了解孩子的人,有時候家長會比老師更容易發(fā)現(xiàn)孩子的問題。這樣的傾聽,也會使家長覺得教師可親可信,從而誠心誠意地支持和配合班主任的工作。
三、 多種溝通方式相結合
1. 傳統(tǒng)方式:定期家訪。這個方式很有效果,可以面對面地彼此溝通,更好地了解事實。但是由于班級人數(shù)過多,居住地分散,操作難度大,時間周期長,還需要其他方式輔助。
2. 定期召開家長會,家長們可以與各位教師面對面溝通,這個方法快捷,省時,但也有問題,那就是老師只能針對普遍性,無法針對個人。很多家長家長會之后會有失落感,沒有達到教育的目的。
3. 校訊通,近幾年興起的溝通方式,可以通過短信及時將問題反映給家長,這個方式方便,直接,可以單獨跟各位家長聯(lián)系,但有的家長處理不及時,有的問題轉化成文字缺乏了情感。
4. 微信群,隨著智能手機的發(fā)展,家長幾乎都有了微信,這樣就可以建立微信群,可以在群里發(fā)視頻,圖片,更直觀地把孩子在校的表現(xiàn)呈現(xiàn)給家長。但也存在問題,就是孩子可能會接觸到手機,影響學習。
總之,作為農村班主任不但要做好學生的教育教學工作,還要做好家長的溝通工作。教師和家長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為了孩子能夠健康成長和發(fā)展。而家校溝通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學問,需要我們不斷學習、不斷探索,只有提高自身業(yè)務水平,才能更好地為學生家長提供更多的幫助和服務。
作者簡介:
侯文華,遼寧省大連市,普蘭店區(qū)第三十五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