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佳宇+許春明



[摘要]目的探討北京市房山區公眾對結核病防治知識的認知水平,為結核病有效的防控政策及健康促進工作提供理論依據。方法本研究在2016年8月~2016年12月期間,選取北京市房山區兩個城市街道,通過多階段分層系統隨機抽樣法,選擇在此調查地居住≥6個月,年齡≥18歲的1020例居民作為調查對象,調查采用面對面調查問卷詢問的方式。結果公眾對結核病的傳播途徑,癥狀,及出現癥狀后及時就醫的認知度較高,分別為77.745%,94.510%,98.824%;而公眾對我國結核病免費治療的政策及對結核病現可治愈的認知偏低,分別為32.059%和57.843%,5條主要核心信息平均知曉率為72.196%。有34.804%的人不能與認識的結核病患者正常友善交往。公眾更多的期望在義診咨詢,電視節目及網絡上了解到結核病防治信息,并傾向于選擇圖文并茂類的宣傳資料。結論北京市房山區城市居民對結核病防治知識知曉率未達到國家規劃要求的目標,單項知識知曉率差距大。在結核病防治工作中政府應提升基層衛生服務水平,優化衛生資源管理,加強結核病健康促進與教育工作,以全面提高公眾對結核病的認知水平和知曉率。
[關鍵詞]結核病;血痰;咳嗽;問卷調查;健康促進
[中圖分類號]R5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0616(2017)18-182-04
據世界衛生組織報道,結核病在全球范圍仍然是最嚴重的公共衛生威脅,全球備受關注,其中我國屬于結核病高負擔國家之一,且肺結核病是我國法定的重大傳染病。目前,房山區報告的結核病患者數逐年呈上升趨勢,流動人口也在不斷增加,這些因素都將影響房山區結核病的流行情況。2011~2015年,全國結核病防治規劃中提出的全民結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曉率的目標是85%,為了解公眾對結核病防治知識的認知情況是否滿足國家標準,本研究通過房山區公眾對結核病防治知識的認知現狀的調查分析,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采用整群分層隨機抽取房山區2個街道,選擇年齡18歲及以上,在調查地居住≥6個月的1020例居民作為調查對象。其中男440例(43.1%)女580例(56.9%)。平均年齡(43.6±2.8)歲。文化程度初中跟高中/職高/中專所占比例大分別占29.2%和22.7%。職業以農民、商業、服務業、其他專業技術人員為主(78.1%)。收入狀況年收入小于5500元占36.2%,其次是年收入5500~16 800元。婚姻狀況主要為在婚,占88.4%。
1.2方法
使用統一的調查問卷,由專家組制定的2010年全國結核病防治知識全民知曉率調查問卷,包含5條結核病核心信息,在此問卷基礎上,本研究增加公眾對結核病患者態度的調查,對期望的傳播途徑,傳播資料進行調查,問卷經反復討論確定。對調查對象采用入戶面對面調查的方式。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1020份,全部收回且有效,有效回收率為100%。
1.3調查內容
包括居民的一般情況;居民對結核病防治知識核心信息的了解情況;公眾獲得結核病防治知識的主要渠道情況;公眾對結核病的態度和行為情況;結核病防治健康教育材料在公眾中的覆蓋情況等。
2結果
2.1公眾結核病防治知識核心信息的知曉情況
調查對象中,5條核心信息知曉率詳見表1。
由表1可看出,公眾對結核病的傳播途徑,癥狀,及出現癥狀后及時就醫的認知度較高,分別為77.745%,94.510%,98.824%;而公眾對我國結核病免費治療的政策及對結核病治愈的認知偏低,分別為32.059%和57.843%。該5條主要核心信息平均知曉率為72.196%(平均知曉率=5條正確數的比例總和/5)。
2.2對結核病患者的態度和行為(表2)
由表2可看出,在對待結核病患者時,和往常一樣交往,并積極提供幫助的共有665人(65.196%),其余355人(34.804%)不能友善來往。
2.3公眾獲得結核病防治信息的渠道情況
公眾之前獲取結核病防治知識的渠道,及期望日后獲得結核病防治知識的渠道調查,詳見表3。
由表3可看出,55.196%的公眾之前獲取結核病防治知識通過電視節目,54.608%的公眾通過報紙、期刊或其他宣傳資料;62.353%的公眾期望在義診咨詢,60.294%的公眾期望在電視節目,52.058%的公眾期望在網絡查詢中能夠獲得結核病防治知識。
2.4公眾期望獲得結核病防治信息的宣傳資料情況
不同職業人群愿意接受的有關預防疾病的宣傳資料調查結果,見表4。
由表4可見,34.118%的公眾喜歡以圖文并茂為主的宣傳資料,30.000%的公眾喜歡文字為主的宣傳資料。
3討論
全國結核病防治規劃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結核病知識的知曉率,本調查結果顯示北京市房山區公眾結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曉率平均為72.196%,低于國家目標85%。但從表1中可以看出,在“您認為出現下列哪種癥狀,應懷疑得了肺結核”和“如出現咳嗽咳痰2周以上,咯血或血痰時,您會選擇到哪里看病”這兩個問題上,知曉率均大于85%,分別為94.510%和98.824%,說明這兩項的信息普及已經獲得成效;“您認為肺結核病主要通過哪種途徑傳播”公眾知曉率為77.745%,不達目標,但接近,需進一步宣傳;而公眾對“您知道我國肺結核檢查和治療的免費政策嗎”和“您覺得肺結核能治好嗎”這兩項知曉率偏低,分別為32.059%和57.843%,說明在日后宣傳結核病防治知識中要加強對這兩項的普及,尤其是要強化公眾對結核病檢查和治療免費政策的認知。
由表2的調查可看出,在得知身邊有人患有肺結核病后,有34.804%的人不能與患者正常友善交往。因此,建議在日后宣傳教育中,加強公眾對結核病的正確認識,進一步加強對結核病傳播途徑的了解及結核病已被醫學攻克可治愈的認識,消除公眾對結核病患者的恐懼,同時側重幫助患者樹立信心。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形式可以獲得結核病防治知識,這與目前的多種媒體開展結核病健康教育的做法相一致。加大媒體宣傳是提高人民防治意識的最有效途徑。通過表3能了解到,公眾更多的期望在義診咨詢,電視節目及網絡上了解到結核病防治信息,在日后宣傳中,可加強此三方面的宣傳力度,尤其義診咨詢,要進一步強化醫聯體建設,促進資源下沉,提升社區衛生服務水平,形成以區級醫院、良鄉醫院為核心的兩大醫聯體,實現全區醫療機構全覆蓋,全年核心醫院下派專家到基層出診義診。持續鞏固結核病防控、治療一體化管理。同時,各個地方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對存在疑似患有肺結核病的患者做好后續追蹤,以免疏忽遺漏。
由表4看出,大多數公眾側重于圖文并茂類宣傳資料,少數以文字類宣傳資料為主。有針對性地開發多種形式靈活多樣的健康教育資料,做好相關知識的普及在結核病健康教育中也非常重要,提高全社會對結核病的認知水平。
WHO最近提出,要在這20億人中逐步消除大量存在的潛伏性結核感染。這項舉措是消除我國潛伏性感染人群作為結核病控制策略的重要內容。
實施開放合作辦醫,提升非營利與營利醫療機構的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引進大型結核病專科醫院進區,與其合作建設品牌醫院;引進全國知名品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提升社區結核病防控服務水平。
健康教育是預防和控制結核病的基本措施之一上海的一項研究表明,結核病的傳播主要發生在社區棋牌室和鄰居之間,而家庭內傳播的比例反而較低,這與傳染源接觸的絕對人數密切相關。可以圍繞“健康環境、健康人群”,建立結核病志愿者團隊,組織結核病人健康慢步活動。倡導健康生活方式,繼續實施健康素養提升工程,開展結核病日主題宣傳活動,強化健康知識傳播,組織宣傳進工廠、進社區、進校園、進單位。在鞏固區電視臺、報紙、社區健康教育宣傳欄等傳統陣地基礎上,開拓微博、微信、網絡論壇等新媒體宣傳途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