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水應
摘 要:本論文探討了農村小學校規范學生行為習慣的策略。主要從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充分發揮少先隊大隊部的作用、規范學生行為目標明確、方法得當、家校協同等方面闡述了怎樣規范學生行為習慣。
關鍵詞:農村小學;規范學生行為習慣;策略探討
小學生就像一張白紙,到校除學習知識外,其中很重要的就是要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而小學生活潑好動,自控力差,特別是農村小學,規范其行為習慣較難。我校針對規范學生行為習慣,開展了“六好”(穿好衣服、戴好紅領巾、行好隊禮、走好路、用好手、吃好飯)小主人活動,加強了師資培養和大隊部建設,明確提出了爭做“小好小主人”的目標。隨著活動的逐步開展,不斷完善,學生的行為習慣得到了規范,校風、學風也逐漸好轉了,學校多次獲上級表彰,社會反響較好。現結合我校開展的“六好小主人”活動,就學校規范學生行為習慣策略探討如下。
一、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規范學生行為習慣,離不開教師。特別是班主任,是德育和規范學生行為的主力軍。因此,一是要加強學科教師和班主任的培訓,開展班主任工作交流、研討、比賽等活動。通過培訓,轉變教師們的觀念,認識到在授課時,不光要授知識,還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好的行為習慣會讓孩子受益終身。通過培訓,不斷提升老師們的素質和技能,讓他們面對調皮學生不再頭疼,而是針對學生采用適當的方法,進行教育規范學生行為。二是組織全體教師學習規范學生行為習慣的方案計劃和措施,讓全體老師知道學校要做什么、要達到什么目的,從而形成學校、教師步調一致,有組織有紀律地開展規范學生行為習慣的教育。如我校在開展“六好小主人”活動中,多次組織老師學習和討論“六好”小主人活動的開展步驟、目的、內涵、意義,這樣全校老師都知道“六好”小主人活動的詳情,在教育教學中、在課間中,就會按要求對學生進行“六好”教育。
二、大隊部是規范學生行為習慣的生力軍
學校少先隊大隊部是中國少年先鋒隊在學校中開展工作和活動的基層組織,是幫助學校、老師進行管理、服務的好助手,是規范學生行為習慣的生力軍。學校黨政工團要大力指導和支持大隊部工作,大隊部輔導員要組建好大隊委,針對學校的實際情況,積極組織大隊部開展工作。在規范學生行為習慣方面,大隊部可以發出倡議書,號召全體少先隊員遵守學校紀律,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利用紅領巾廣播站進行宣傳,讓大家知道養成好習慣的重要性,明辨是非,知道什么事可為不可為。設立監督崗,督促少先隊員遵守紀律,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等。我校在開展“六好”小主人活動中,大隊部通過多種形式開展宣傳、督促檢查、樹立榜樣以點帶面等工作,推動活動深入開展,功不可沒。
三、規范學生行為習慣要目標明確
規范學生行為習慣,首先要有明確的目標,有自己的短期、長期方案計劃步驟,這樣全校就會有步驟有目的地規范學生行為。從而避免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無序開展規范學生行為習慣活動。在制定規范學生行為習慣方案目標時,要充分學校的地理位置、人文環境等因素,認真分析目前學生行為習慣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結合將來較長時間內學校在規范學生行為習慣的想法,有針對性的擬定方案目標。制定的目標要易于學生記憶,便于學生理解。如我校在制定“六好”小主人活動時,經過探討,最后提出了“六好”,便于記憶,便于理解。有了目標,就要積極進行宣講,班級也要利用班會活動組織學習,讓學生熟知記于腦,逐步讓學生內化形成行動力。在執行中不斷完善、擴展,如我校“六好”中走好路,最開始是規范不在走廊梯步上跑跳等,隨著規范活動的深入開展,逐步完善到遵守交通規則和交通文明禮儀等。通過這樣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避免了規范學生行為習慣的盲目性、隨意性。
四、從小事抓起,逐步規范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萬丈高樓平地起,在規范學生行為習慣時,不能急于求成,不能貪大求全。應從小事抓起,從學生身邊事抓起,不急不躁,長期堅持,逐步規范學生行為,讓他們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如愛護公物,就要從一件一件小事、身邊事作具體要求,這樣學生就會一點一滴的積累中,慢慢養成愛護公物的習慣。同時加強巡查,發現學生有不良行為立即糾正。我校每一層樓課間時間均有兩名教師巡查,在巡查中,發現學生違紀或行為不良時,給予糾正,也讓其他學生看到什么行為不能為,便于進一步讓學生養成良好行為習慣。
五、家校協同教育促學生行為規范
一個人從出生到成人,都離不開家庭的教育和影響。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子女都有著言傳身教、陶冶習染和潛移墨化的作用。在規范學生行為習慣時,要積極與家長溝通,通過家長會將學校和班級的活動及要求告之家長。通過家訪或微信群等平臺了解學生情況,與家長充分交流,爭取家長配合。這樣在家校共同努力、協同教育下,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彭立云.淺談家庭教育的重要性[J].青年時代,2017(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