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琪瑤
【摘 要】 當今時代以快節奏和高效率著稱,與之相應的在教學當中,教師所使用的教學工具也隨之改變,微課成為諸多教師的新寵。微課作為短小精悍的工具代表,可通過聲色俱備而簡練明了的形式為課堂教學點睛,極大地促進了教學進展。故而本文根據具體教學案例,探討了利用微課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突破知識重點及難點、拓展豐富課內外知識三個應用方面,以期廣大同仁能夠據此掌握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全面優化語文教學。
【關鍵詞】 小學語文;微課;應用
無論是生活還是學習,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人類與之已經不可分割。在教育當中,越來越多的信息技術涌現,微課便是其中的代表。微課又稱為微型課程,通過人為剪輯、設計、制作等多種形式組成。微課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時間較短,中心思想較突出,當教師用其講解相關知識點時,相對于其他教學方式而言,教學效果將更為突出。尤其對于小學語文教學而言,小學語文教學在傳統教學的多年影響之下,其教學行為已逐漸僵化,教學效果逐漸勢弱,亟需新型教學方式的改善,微課的應用便是其中效果顯著的一種。
一、利用微課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小學語文教學與其他學科稍有不同,該學科與學生的日常用語相關,傳統教學中,教師多以死記硬背的方式教導學生,長此以往,學生將對語文學習失去興趣,不利于教學效率的提高。利用微課于小學語文教學中,則可通過繪聲繪色的方式為課堂教學增添趣味性,以此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因此在教學中,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學習心理特征和學生的教學內容設計合理的微課內容,由此營造和諧輕松的學習氛圍,方可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如在《美麗的小興安嶺》文章教學中,雖然文章所描述的景色十分優美,令人神往,但是由于學生的生活經驗不足,對相關景色的觀察能力和聯想能力都有所欠缺,難以體會到其中的美感,導致課堂參與積極性不高。面對該類情況,我整合了網絡教學資源,將其制成一個五分鐘的微課視頻,微課中通過視頻加旁白的形式對小興安嶺展開了介紹,同時,我選擇的視頻內容多與教材所描寫的小興安嶺相符合。在視覺和聽覺的刺激下,學生被引起強烈的好奇心理,當學習文章時聯想到視頻內容,其課堂學習積極性將被激起,學習效率也將提高。
二、利用微課突破知識重點及難點
微課視頻時間短,內容精,常用于導入及突出,根據其特點可知,將教學內容中的重點及難點制作成微課,一方面可避免出現學生就一個或幾個問題反復詢問教師的多余工作,另一方面便于學生根據微課的播放、點題等方式進一步加深對學習知識重難點的認識,由此徹底掌握小學語文知識。教師在制作微課之時,首先需要深入學生內部,了解學生的學習所需,其次還要根據以往考核易錯點和重點等信息將相關內容結合在一起,并將其展現給學生,引導學生學習,增強學習效率。
例如在《扁鵲治病》的文章教學中,該篇文章的重點是通過對話的形式認識到人物的特點和其中的道理,而難點則在于從對話之中理清故事脈絡。因此為了增強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和培養學生的語言邏輯思維,我先讓學生自行朗讀文章,明確其故事人物和故事梗概,然后運用“扁鵲治病”的動畫制作成了一個微課視頻播放給學生看。學生在兩相結合下能夠快速有效地將故事完整地理解出來,同時在動畫的形象背景之下,對文章中心思想的了解也更為深刻,知識重難點便也由此得以突破。
三、利用微課拓展豐富課內外知識
受到教材篇幅的限制,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教學內容較少,不足以滿足學生對語文知識的需求。同時,由于學生的生活經驗有限,對教材中所描寫的諸多內容都感到十分不理解,常容易導致學生在學習之時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教師教學所受到的阻力也頗大。可知,拓展豐富學生的課內外知識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必要內容之一,利用微課的形式拓展豐富既增添了課內外知識的表現形式,又令學生能夠以更為迅速高效的形式掌握這些知識,全面提升語文素養。
例如在《難忘的潑水節》的教學當中,該篇文章主要講解了在傣族的潑水節時,周恩來總理與傣族人民共同潑水的幸福與快樂。但是由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潑水節的概念不深刻,并且受到時代的影響,對周恩來總理與人民之間的情誼較難體會,都導致了學生在學習時十分茫然,難以融入其中。面對這種情況,我運用微課幫助學生拓展了相關的課內知識。首先,我所制作的微課第一部分為周恩來總理的光輝介紹,旨在令學生重拾對周總理的敬愛之心。第二部分為傣族的潑水節視頻,旨在令學生感受到潑水節對傣族的重要性和人民在潑水節中濃濃的喜悅歡慶之情。第三部分則為周總理與傣族之間的關聯緣由。這三部分內容所組成的微課時長大約在十分鐘左右,卻通過形、色兩方面為文章的背景做出了完美的闡釋,大大增強了學生的文化認識和對教材文章的理解,提升了課堂效率。
總之,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應用微課極大地促進了課堂教學的開展,并為課堂教學增添了趣味性,激發了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主動的背景下積極投入于學習當中,由此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語文素養,益處多多。但是與此同時,小學語文教師務必將微課與課程教學區分,認識到微課僅應當作為課堂教學輔助工具的存在,而非教學主導的存在,明確只有切實增強自己的教學水平和合理應用微課,方可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事實,令微課真正實現其運用價值。
【參考文獻】
[1]方龍.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優勢及對教改的啟示[J].中小學電教,2015(01).
[2]曾憲芳.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優勢[J].教育革新,2015(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