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紅權
摘 要 當代世界,伴隨著新媒體的興盛,信息日益多樣化。現場采訪和現場報道是電視新聞信息鮮活力的具體展現。所以,電視新聞記者以及新聞節目在電視媒體中扮演著更加重要的角色。作為多維度信息傳播的現場報道,出鏡記者在其中的專業化表現和業務素養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就是以這一主題為背景,探討出鏡記者的專業技能培養方法。
關鍵詞 電視;出鏡記者;綜合技能;培養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8)204-0023-02
伴隨著新聞行業的繁榮發展,出鏡記者在節目中的地位舉足輕重,不可或缺。首先,感謝2000年以后廣播電視技術的飛速進步,受眾才能夠第一時間獲得新聞和最新信息。其次,在人們知識素養逐漸提升的今天,受眾對新聞的關注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因此,電視新聞要著重注意及時更新信息。在電視新聞的第一場景中,僅僅依靠攝像頭來向觀眾傳達現場情況已經不足以滿足大眾需求。通過攝像頭來表達的內容和畫面是有限的,這個時候需要有一個聲音讓人更清楚和詳細地感知現場,此時,出鏡記者也應運而生。記者出現在第一現場直接影響了觀眾對新聞事件的理解。記者的出現和表現也影響著輿論導向。隨之記者更普遍的出現在電視節目中,記者的出鏡效果就直接關系到節目的整體質量。那么,記者的那種造型更適合出鏡,如何成為一名好的出鏡記者,就值得探討。對于記者的綜合技能和職業素養,筆者認為自己有獨到見解。因此,本文通過電視節目出鏡記者的綜合技能培養方法進行深入探討。
1 優秀的記者表達和綜合技能培訓
記者新聞語言包括新聞采訪,新聞報道和新聞播報。不過,現場報道和現場采訪是新聞報道的關鍵。這是獲取和傳播信息的基本手段。因此,表達的需求也在上升。
1.1 保持對現場的敏感和詳細的觀察
優秀記者不僅要具備普通記者的基本工作素養,還要注意培養一些特殊的能力和素質,例如敏銳的觀察力和洞察事物的能力。新聞現場的描述和觀察能力是信息溝通的基礎。記者在該領域要發揮機智靈活,遇事能多方觀察分析的能力。同時要注意典型的細節,試圖捕捉閃光的細節,成為觀眾的眼睛,盡可能在場上接觸,通過神態、語氣、動作拉近與觀眾之間的距離。
1.2 提升情緒掌控和事件判斷能力
不管是偶然還是意外的新聞報道,記者都應該把注意力集中在情緒控制,留神細節的表明和披露上。畫面表達的細節有利于深化主題,有利于激發視野,有利于豐富信息量。另外,面對事件,無所畏懼,善于表達是記者要求的更高層次,記者要及時做出準確的分析和判斷,引導觀眾有正確的意見。他們不應該只停留在事件的表面,而應該好奇,深入思考,問為什么,并試圖恢復新聞真相。
1.3 駕馭語言技能,有良好的口頭技巧
記者出現在屏幕上,針對新聞的真相進行了很好的復原和描繪,因此,新聞事實的表達對于出鏡記者語言技能的要求會非常高:發音必須清楚,表達性要求一致,在整個表現上,要注意語言表達的精確性,邏輯的清晰度,現場發言的口語化,在進行場景描述時的規范化語言,簡潔生動,活潑自然。
1.4 增強知識儲備,樹立良好形象
現場報道和采訪中有各種各樣的事件。這就要求記者不僅要有新聞報道的知識,還要成為一個雜家,通曉政治、人文、經濟、科技、法律甚至文學等各類知識。
2 出鏡記者存在的問題
出鏡記者是目前電視新聞節目的重要組成部分。出鏡記者作為新聞事件的第一見證人,出現在各類新聞事件的第一現場,他們豐富了節目內容,引導觀眾深入了解現場,增加了現場感。不過,出鏡記者也有一些問題報道。
2.1 錯誤的新聞事件和混亂的語言
目前很多實習生剛到電視臺,就開始采訪工作,給觀眾制造出一種非常簡單和低層次的感覺。由于大多數年輕記者缺乏實踐經驗和培訓,面對意外事件無法把握的重點,無法第一時間清洗的表達出新聞事件的現場,容易出現恐慌或者偏見報道,甚至有些記者因為缺乏張力和準備,直接影響觀眾接受信息的準確性和精準性,直接影響到電視新聞的質量。判斷不僅反饋在信息的價值上還體現在事實上,在突發的新聞場景中,觀眾是茫然的,觀眾只看新聞角,觀眾想知道什么信息,觀眾應該知道什么信息,這些都是需要面試官來考慮。這是出境記者行業特別缺乏的一個方面,尤其是地方電視臺的出鏡記者。
2.2 不夠專業
遇到緊急情況采訪時,采訪的時間有限,事先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致使一些沒有經驗和知識儲備的記者在提問中特別籠統,毫無價值。在電影發布會上,當記者質疑其中一位演員的演技時,電影劇組導演反問道,你看過這部電影嗎?記者回答沒有,導演說你還沒有看到為什么這么說。這是一個沒有準備好的典型錯誤。尤其是有些記者采訪時,對于部分專家學者進行采訪時,事先準備不夠充足,導致沒有有效提問問題就失去了平等的發言權。這也使得受訪者感到不被尊重,這種訪談難以繼續。作為記者,提出問題就是此次訪談的核心。如果只是膚淺的話,那么當事人會覺得毫無意義的。新聞的價值主要體現在記者的對事物的觀察和挖掘上。
3 新聞現場培訓技能
3.1 新聞現場確定培訓的能力
現場記者應該能夠善于觀察,并能快速捕捉到圖像信息的價值。注意細節,找到切入點,判斷新聞價值。新聞界最重要的事情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爭取信息。記者看到現場會觀察、分析、總結,立即發出最新鮮的故事。新聞評判是記者特別是新聞記者的核心競爭力,分為事實判斷和價值判定。新聞事實的判斷是基于掌握新聞和獲取新聞信息的背景信息。新聞價值的體現在對新聞事實的非凡見解。任何現場報道,都為對記者新聞素養的全面審查。
3.2 注重培養記者“鏡頭感”
記者常常帶著豐富的信息生動鮮活的出現電視屏幕上,同時,選擇什么樣的屏幕內容是記者需要在現場采取果斷行動。動態報道過程中,第一時間掌握正確的時間或高潮的到來,觀察新聞事件的發展。圖片選擇的外觀需要具有典型性和直觀性,能直接傳達新聞的目的和新聞的主題。
3.3 受訪者選擇技能培訓
受訪者的選擇圍繞4個特點:唯一性、權威性、特定性和普遍性4個特性。唯一性是新聞相關人員的不可替代性;特定性是可以在特定的新聞環境中傳輸相應信息的對象;權威性是受訪者的新聞角色對信息的解讀起到最大的作用;普遍性是受訪者具有代表性,可以代表某一人群或階層的共同特征。準確的出鏡是新聞報道成敗的重要因素,對新聞報道的風格,信息量以及真實性具有重要意義。
3.4 現場心理素質與情緒控制能力
心理素養主要表現在培養記者的非語言能力和適應能力。一方面記者出鏡時具有雙重身份,另一方面又是專業。面對緊急情況,目擊新聞記者應對新聞事件時,應該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冷靜地處理言語和非言語行為,在做出新聞采訪和判斷的過程中讓報道更加鮮活生動。
3.5 新聞團隊合作意識和全球概念培訓
電視節目的制作是需要團隊合作共同完成,缺少任意一個職位或某個環節的中斷都可能使報道工作無法進行下去,記者應更多地站在團隊的角度考慮問題。如何處理好與被訪者的關系,冷靜應對突發事件,確保新聞采訪任務能夠按照預期進行有效收集,并表現出合作意識。
4 結論
記者的未來將迎來廣闊的發展空間。在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和互聯網智能手機的普及下,終將有一天出鏡記者將直接面對觀眾,而不是只出現在電視新聞節目中。出鏡記者將更專業,受眾收到的信息會更有效,準確和更貼近真相。這也對出鏡記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論記者今后給觀眾留下怎樣的印象,記者的本質和核心都不會改變。出鏡記者要不斷提升他們的整體技能,這點是很重要的。
參考文獻
[1]宋曉陽.出鏡記者現場報道指南[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 ,2008.
[2]羅以勤.出鏡記者應把握好形象[J].聲屏世界,2000(s1):50.
[3]佟占軍,陳冰凌.論出鏡記者的語言功力[J].媒體時代,2011(4):47-49.
[4]耿丹丹.淺析重大事件中出鏡記者的出鏡語和角色意識[J].時代報告,2011(12):274-27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