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發放鎮九年制學校)
造成學生學習困難最根本的原因是學生對自己缺乏信心和對學習的情感動力不足。老師要根據學生的不同“病因”,對癥下藥。對于缺乏信心的學生,要幫助他們樹立學習信心,轉變傳統的以“對錯”為標準的評價方式,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在小組當中經常性的對其進行表揚,讓學生能感受到“我也在不斷進步”,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積極投入學習。學生學習情感動力不足,其實是因為他們并沒有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教師要改變學生的心理狀態,讓學生感受到被接納、被肯定,小組伙伴們的安撫、寬容和接納,能夠幫助他們享受到被尊重的快樂。
要讓小組合作學習更好發揮作用,必須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課前要認真的做準備。(1)要在哪個環節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開展了更好嗎?會取得什么效果?(2)要在什么時候進行?要合作解決的問題采取什么方式提出來?小組合作大概需要多長時間?可能會出現哪些情況?教師該怎么點撥、引導和控制?(3)合作過程中的哪個問題,哪些學生可能會遇到困難?教師如何幫助?這些問題都是教師在課前必須要進行思考、準備的。
小組合作學習時機最好選在學困生思而不結,優等生悟而不透時,通過小組交流探討,加上教師的點撥引導,能夠讓學困生踮起腳,夠得著;讓優等生理解透,印象深。小組合作學習的成與敗,學困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至關重要。為此,教師更要重視對學困生在小組合作過程中的培養。
學會傾聽是合作的前提,學困生在這發面更要注意。如何才能使學困生養成專心聽講的習慣呢?教師應該明確告訴他們:要記住別人發言的內容,包括聽清老師提出的問題,聽懂小組合作的要求;仔細地聽取同伴的發言,等等,同時要求學生:先讓別人把話說完,把意思表達清楚,不能隨意打斷別人的發言,即使對他的發言有異意,也要耐心地聽別人說完后再發表自己的意見;要積極思考別人的發言。
學困生由于發言機會較少,語言表達能力差,大多時候往往是心里明白就是說不出來。在這種情況下,一方面,教師要注意培養學困生的表達能力,當他們語言表達有困難時,可引導他們借助手勢動作等肢體語言進行表達。在小組交流匯報時,有意地多給學困生表達的機會,不斷提高他們的表達能力。另一方面,要培養學困生敢于表達的勇氣。在合作交流過程中,肯定會遇到與自己不同的觀點。這時,學困生往往沒有勇氣進行表達辯論,他們會放棄自己的觀點,隨和別人。要解決這一問題,首先,要求小組成員尊重每個人的發言,特別是小組中的學困生及其發言,不嘲笑輕視他人的觀點。其次,是教師多關注學困生在小組中的表現,發現他的閃光點并及時進行鼓勵和表揚,讓學困生在小組合作中樹立信心,進而積極參與其中。
由于學生學習基礎的差異,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時候,知識基礎好、表達能力強的學生就成了小組的中心,而那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就成了陪襯,甚至一言不發。為解決這一問題,教師應走到學生中間去,參與到小組之中,關注學習有困難、默默不語的學生,讓他們在老師和優等生的幫助鼓勵下,在小組中積極地表現自我,從而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成功的喜悅。要處理好踴躍發言與虛心聽取的關系,處理好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的關系,建立起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小組合作關系。
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都會對學習情況進行總結和評價,為了更好的激發學困生參與小組交流,提高學習效果,教師在評價時不能一概而論,要采取評價傾斜策略,特別是對學困生要“特殊照顧”。如學習小組在進行合作探討交流后,讓優等生與學困生回答同一問題且都答對時,優等生得3分,學困生得5分,學困生得分高獎勵整個小組,這樣的激勵策略,讓每個小組更愿意讓學困生代表本組發言,從而達到鼓勵學困生多參與,多發言,激發學困生學習興趣的目的;也有利于鼓勵優等生在小組合作探究時輔導好學困生,幫助學困生在小組中把問題弄懂。
總之,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營造出全體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氛圍,使學生能夠主動思考,發表意見,可以讓學困生得至好關注,在學習中不掉隊,讓他們從不同的觀點和方法中得到啟發,從而對問題有更全面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