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師范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北京工商大學物流管理專業)
(一)大學生獲取官方信息更加方便快捷,利于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如今,大學生身在校園便可以隨時了解外界發生的各大新聞,包括政治、經濟、社會等各個領域,這既拓寬了大學生的視野,也給我們向學生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帶來了機遇。祖國國際地位的提升、貧困地區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社會愛崗敬業的模范、愛心傳遞的力量等等這些過去需要電視和報紙我們才能獲取的信息,在今天的新媒體時代,只需要打開手機的新聞客戶端,我們便能真正做到“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這就給我們宣傳和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有利契機和便利條件,我們可以利用發達的網絡、微信、微博公眾號,網絡電視、視頻等新媒體載體來多渠道、多層次及時迅速地宣傳身邊的道德榜樣、愛心人士、黨和國家的會議精神,占據新聞輿論的網絡主陣地。與此同時,與傳統活動的現場參與不同,新媒體還創造了線上互動的方式,這種不受時空限制的優點使得大學生更加方便參加集體活動,也更加有益于集體活動的宣傳。
(二)實時溝通更加方便,擴大人際交往,利于文件精神的上傳下達
如今的微信、QQ、微博等社交軟件,降低了大學生的人際交往成本,增加了人際交往的便利性,擴大了大學生的人際交往范圍,也方便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過去的大學生思政工作由于受到時間空間的限制,多數為面對面談話、會議學習,現在隨著飛信、微博、微信等聊天軟件的發展,通知能夠更加迅速準確地傳達給每一位學生。輔導員或者其他思政工作者可以不必拘泥于面對面談話,對于部分學生,可以采取網絡聊天的方式了解其思想動態、生活近況,還可以通過悄無聲息地關注學生的朋友圈、說說等了解學生中主流的輿論傾向,做到實際工作有的放矢,把精力放在該花力氣的地方。
(一)新媒體的去中心化導致大學生價值取向紊亂
由于傳播主體多樣化、傳播渠道多樣化、傳播信息海量化等特點,信息傳播的影響力也呈現分散化,這就是傳播影響力的非壟斷化。在實際生活中,人們在使用新媒體時,會根據其目的而去選擇相應的新媒體“頻道”,從而加強了其主動選擇性與目的性。
傳統媒體條件下,政府、黨、學校利用報紙、廣播、會議等傳播形式能夠有效的對信息的發布和傳遞實施嚴格的控制,并且通過這種信息控制,進而實現對大學生思想與行為的控制。而新媒體使信息的發布和傳遞更加的自由,新媒體的“去中心化”使得學校層面對于思想的控制難度不斷加大。各種學說、信仰廣泛傳播,各種有害的信息混雜于網絡,其價值觀與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存在差別,大大加劇了大學生形成正確價值取向的難度,容易使他們產生價值觀困惑甚至形成錯誤的價值觀,這對思想尚未成熟的大學生有著潛藏的危害。
(二)隱匿性和虛擬性導致大學生個體道德判斷能力削弱、喪失道德約束
由于新媒體傳播的特性,其信息本身和傳播關系之間都具有明顯的隱匿性和虛擬性。這種特點,方便了人們的交流,也增加了網絡安全風險和信任成本。伴隨著網絡言論自由的呼聲,現在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在自己的社交空間、新聞網站、論壇等發表自己的言論,這其中不乏積極向上的正面言論,但也有不少崇洋媚外,跟隨西方反華勢力一起丑化黨和國家的言論,還有一些調侃讀書無用、金錢至上的不正確的價值觀出現,正是由于新媒體的隱匿性和虛擬性,才使得部分大學生抓住了這個漏洞,打破了對于權威的限制,自己的想法不經推敲就隨便傳播,價值取向自我化嚴重。
新媒體對大學生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有效消除不良影響,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當前面臨的異常重要而緊迫的課題。筆者認為以下幾點應該尤其注意:
(一)充分發揮新媒體傳播的優勢,做好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新媒體平臺
廣泛開展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教育活動,培養出一批令人信服的網絡評論員隊伍。大力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效利用新媒體主導社會輿論。在學校內部加強學校自身的自媒體建設,將學校的發展與學生思想動態有機結合起來,打造學校自身品牌,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引領學校、學生發展的唯一標準。例如人民日報法人微博開通兩年來,截止2014年8月在新浪擁有2200萬粉絲,發博3萬余條,發展為有速度、有深度、有廣度、有力度、有覆蓋度的媒體微博領頭兵。新媒體的傳播特點為“選播+互動”,人們的個性化需求會得到充分滿足,節目內容的外延也有新的拓展,比如。所以要順應互聯網傳播移動化、社交化、視頻化、參與化的趨勢,積極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引領媒體融合發展。
(二)優化新媒體的傳播環境
根據互聯網的特點和傳播規律,改變之前對傳統媒體的管理模式,變封、堵、壓為普遍的交流、溝通和疏導。通過校紀校規,嚴厲打擊發布惡意信息與破壞校園和諧的行為。正如前文所說,新媒體時代,信息量大,魚龍混雜,真假難辨,充斥著謊言、謠言、流言、胡言等。習近平強調:“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要充分運用技術手段,創建網絡環境評價體系,通過防護、識別信息內容等技術及時查堵、屏蔽有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垃圾信息、有害信息,調動學生群體的力量,激發學生自覺對網絡不良言論、不雅行為進行價值譴責,大興網絡文明之風。
(三)提升大學生的媒體素養
授人與魚不如授人與漁,大學生處于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形成和發展的關鍵時期,他們不僅需要專業知識,需要鍛煉機會提升與人溝通交流的能力,更加需要修身的能力。所謂修身,指的就是自制力、自控力。自制力和自控力里面就包括媒體素養。我們可以看到,現在我們不缺乏正面的學習資源,也不缺乏負面的各種資源。有的大學生能夠利用各種先進技術和載體進行充分學習,充實自己,而也有學生沉迷于網絡游戲、網絡賭博,被網絡上的別有用心的言論利用。所以如何正確地對待、使用和利用新媒體,是擺在當今大學生面前的一個現實問題,也是當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亟需解決的一大問題。
(四)利用新媒體技術,挖掘弘揚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信息資源
新媒體時代,除了官方信息,人人都可以是信息發布者,信息量大、更新快,因此只要我們愿意付出精力,新媒體能夠提供的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信息資源可以說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借助新媒體,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植入這些素材和事例,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逐步接納和認可。
參考文獻:
[1]中國互聯網絡中心第3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EB/OL].2014-9-11/2015-2-28.
[2]習近平.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4-05-05(2).
[3]宮承波.新媒體概論[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