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勤學
摘要:為了最大限度開發學生潛在學習能力,根據對學科知識的仔細研究,挖掘如何培養其探究與學習創新精神的教學突破點。讓學生自主學習,訓練其邏輯思維能力,用科學方式解決問題,從而達到提高學生自身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的教學目的,自主探究學習方法。因此,本文立足于小學數學,對在“自主課堂”模式下的自主學習方法進行分析與實踐,從而找到怎樣提升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培養創新思維的方法,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關鍵詞:小學數學;自主課堂;主觀能動性
一、不拘泥于形式,“自主課堂”是真正的自主
1.不拘泥于形式,例如,在自主課堂中,老師可以作為問題的提出者,但不能一直都是由老師提出問題,學生來作答。如若是這樣,似乎確立了老師主導地位,學生為主體。學生一個個的回答題會做了,問題解決了。這只是拘泥于表面的,形式上的,老師的包辦指導,剝奪了學生自己去發掘問題的步驟,不利于思維邏輯能力的培養。來進行。雖然從表面上看是每個學生都參與了“自主課堂”,與老師互動。但實際上學生一直是核桃式學習,一個指令錘一下,學生再思考,根本上學生并沒有自主的思考,去思考學習過程,去發現問題,尋找解決辦法。指令形式教學方法會養成學生死記硬背的學習習慣,無益于獨立創新思維的啟發。
2.把握“自主課堂”的時間,照顧學生學習能力。有時候會出現這樣的情況,老師拋出一個問題,個別的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迅速就做出回答,老師切不可因此,認為這個問題很簡單,學生已經掌握了,雖然有個別學生掌握了,也給予了一些時間讓別的學生去思考,以確保所有的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去思考問題。如果極少數的學生找到答案后,老師可以把這個作為相應的線索提供給學生,留下時間讓學生思考,再把教學問題往下一階段進行。根據學生學習能力水平有高有低,設計教學時間,重視其探究問題的過程,發現學生學習樂趣,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
3.抓住重點,莫要舍本逐末。有些時候老師過分抓住自主學習這一點,什么都要讓學生自主發現。“自主課堂”非等同于“上自習的課堂”,對于老師要給學生足夠的線索,為主要的教學重點做出鋪墊,對于細枝末節的內容可以直接告訴其解決方法,防止學生把時間浪費在非關鍵環節進行探討,從而導致在課堂教學的過程當中出現舍本追末的狀況,直接影響到“自主課堂”教學的效果。
二、“自主課堂”教學方法的創造創新
1.打造“學問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主觀能性。
讓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之下,在興趣的帶動下去學習。而小學中高年級數學知識慢慢難度就上來了,不再是背背乘法口訣表那樣簡單的問題。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打造“學問情景”,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讓學生解答真實有趣的數學問題,培養學生們正確的數學思維,正確運用學習方法。
2.多方合作,讓“自主課堂”的內容更全面
老師作為整個學習活動的組織者與合作者、引導者,應該為學生進行自主課堂學習活動,提供充分有力的條件,給予每一為學生思考和發表觀點的機會。“自主課堂”中可以與其他學科合作,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探索空間和學習機會,各科老師都能成為求助對象,營造出一個輕松自由的教學環境,學生敢提出任何想到的問題,發散思維,激發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在自主課堂上探索知識的同時,也要可以對他人的觀點質疑和猜想,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讓其學會通過對比,學習交流,不斷的改善自身的學習過程遇到的問題。這一過程中,學生自己動手操作,鍛煉其實踐能力。老師的指導需要有準確性,有價值。
3.課外拓展讓“自主課堂”更有意義
課下復習是數學教學重要的組成部分,可以強化教學效果,檢驗學生的學習情況。但如何把握課外作業的度,一直是個棘手的問題,拓展太多肯定會引學生反感,不僅不能保障作業的質量,課堂知識的鞏固也不牢固。反而抑制住了學生的自主發展和創新意識,產生厭學思想。所有數學課外拓展的設計要富有童趣性,創造性,實踐性,合作性。例如,課外讓學生收集“冰箱的幾個面”,尋找“生活中的長方形”,“生活中的三角形都有什么用?”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可以分小組合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總會有共性,和不同點,學生通過分工合作,可以達到“1+1”大于2的學習效果。學生討論學習成果,過程,互相啟發,互相幫助。探索數學知識的內在規律,解決實際問題。拓寬學生課外學習的知識面,又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自主學習”課堂的課外拓展看上去內容不多,但實際的內容充實。因為,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自己在制造問題,解決問題,教師只需要教會他們方法,訓練讓學生學會獨立自主學習的能力。注意力完全集中去印證自己的想法,表達自己的意見和觀點。
綜上所述,想建立“自主課堂”的教學環境,有以下幾點要求:1.確立教師為主導地位,以學生為主體2.教學環境要輕松,有明確的教學目的3.要有創新點,創新教學模式。只有這樣才能夠促使學生成為具有創新能力、自主能力綜合素質強的新時代人才。
參考文獻:
[1]李星云.基于數學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教師課程體系建構.[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04-20
[2]汪紅軍.新時期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培 養的策略探討[J].新課程(小學),201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