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婉
摘要:在新課標改革的背景下,生物是初中教學中重要的理科課程之一。對于生物老師而言,除了綜合生物學科的特點外,還應當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考慮學生學習習慣,與其他理科教師積極溝通學生學習情況,從而將學生進行正確分層,通過分層教學的方式幫助不同層次學生實現不同的學習目標,從而更加靈活的掌握生物知識,運用在考試中與生活中
關鍵詞:初中生物;分層教學;考核;定位
一、引言
在新課標改革的背景下,生物在初中教學中占據的地位越來越高,對于初中生物老師而言,生物課堂的教學活動不僅要遵循新課標的教學要求,也要保證學生在課堂學習中能夠掌握基本的生物原理,并靈活運用在生活中,享受生物知識的樂趣。
與語文、英語等形象化的課程相比,生物是一門文理綜合的課程。在各個地區的中學內,每個教師以及每個班級學生的學習層次以及學習能力均存在較大的差異。面對一個班級中各種學習水平以及能力層次不相同的學生,生物老師要根據學生的知識掌握能力以及學習興趣劃分不同的層級,讓每個學生都能充分體會到生物課堂的樂趣。
二、初中生物教學現狀分析
(一)傳統的大班教學模式無法有效兼顧所有學生
由于教師資源以及教學設備資源、實驗器材是有限的,因此,我國絕大多數的中學往往是實施大班教學模式。在大班教學模式中,教師需要一次性面對幾十名學生,在傳統的課堂上,往往遵循講解定理——講解例題——做練習題三大步驟進行教學。例如,在學習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一章時,某些學生總是混淆了細胞膜、細胞壁、細胞核以及細胞質的概念,盡管老師一再強調相關結構圖,但仍然難以保證所有學生都能掌握這些知識。
(二)學生學習情況不一致
對于一個60人的大班而言,學生們總是處于不同的能力層次水平中。初一的生物知識非常簡單,許多學習成績優秀,接受能力強的學生早就通過提前自學等方式完成了課本的練習,甚至學習了呼吸作用與光合作用的相關知識。對于學習落后、思維邏輯習慣不夠強的學生而言,時常認為課堂教學內容很難,難以在短時間內消化復雜的知識,例如,難以理解人體血液循環的相關知識,弄混血液循環的方向,因此,若教師執意采用同樣的方式進行教學,難以滿足所有學生的需求。
(三)教學進度難以把握
由于中考的壓力不斷增加,許多初中學生在完成了學校的學業后,都會報名參加諸多的生物課外輔導班,或者提前學習新的生物知識。對生物老師而言,在教學過程中,面對學生之間越來越大的只是差距,難以把控生物教學進度,在實踐中,為了保證所有在讀學生都能夠接受基礎的理論知識,許多生物教師仍然會按部就班的根據教材進行教學活動,提倡在考試前進行生物知識背誦,僅有一小部分的班級會根據學生的整體水平適當提高教學難度。
三、初中生物教學分層教學的應用對策
(一)教師加強與學生的溝通環節
生物老師應當在正式開課之前全面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例如,許多教師會在教學新階段開始前通過考核測試的模式對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進行考核。同時,生物教師也應該積極與化學老師、數學老師進行溝通,了解學生在不同學科的表現,對于學習成績十分突出或者學習進度明顯落后的學生,教師要加強重視程度,定期與學生溝通,了解學生在生物學習中遇到的痛點與難點問題,鼓勵學生對生物課堂提出自己的想法,通過以上步驟,教師能夠充分了解學生學習生物的具體情況,并將學生初步劃分為ABC三個層次,其中,A層次主要包括成績優秀,邏輯思維能力活躍的學生,B層次則是成績中等,能夠通過背誦等方式記住生物知識,能夠解決基礎問題的學生,C層次則包括成績落后,也不愿意在日常進行生物知識記憶的學生。
(二)分層制定教學目標
在充分掌握學生學習情況的基礎上,教師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層次。同時,教師也應該及時調整現有的教學目標,并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不同難度水平的學習資料以及學習考核方式,幫助學生通過學習達到相應的目標水平。例如,針對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的異同點對比這一章,對于理解能力較弱的學生而言,僅僅需要了解不同的細胞具有哪些具體結構,分清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最大的不同在于細胞壁上,并能夠正確理解書本上的定理即可。而對于B層次的學生而言,不僅要能夠說出這些異同點,也要能夠在紙上畫出各種動物細胞與植物細胞。而對于A層次的學生而言,在了解了動植物細胞異同點的基礎上,還應該盡可能的了解更多特殊的動植物細胞,對線粒體、葉綠體等知識進行提前學習。對于不同的學生,教師應該提供不同的教學策略,這樣才能在課堂上有針對性的開展教學活動,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1-2]。
(三)分層評價學生學習情況
實施分層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也要按照分層檢測的原則來評價各個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例如,在進行考試考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科學的劃分試卷難度層次。例如,在體循環這一章的檢測中,其中,對人體動脈、靜脈相關血循環的基礎概念理解題占據70%的板塊,保證所有學生都能夠對基本概念融會貫通。提高類型的題目應該占據20%左右的分數,并能解答簡答題以及大型填空題,分清體循環的各個環節,從而進行針對性的練習。生物競賽類的題目應該占據10%的分數,主要考核A類學生的知識掌握能力[3-4]。
四、結論
傳統的中學大班教學模式難以應對日益激烈的升學壓力。在此環境下,分層教學模式能夠更好的幫助學生完成學習目標。生物課堂是初中教學中重要的一環,將學生進行分層次教學。在檢測學習成功的過程中,也要仔細核對考試題目難度,保證題目具有較高的區分度。
參考文獻:
[1]端小霞.初中生物分層教學中的一些困惑及解決方法[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2 (24):93-93.
[2]徐芳英.初中生物分層教學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5 (1):69-69.
[3]黃山珊.初中生物分層教學促盲生有效學習實踐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4 (18):183-183.
[4]齊元鎮.淺析初中生物分層教學體系的應用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7 (10):117-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