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玲
摘要:高中階段的語文教學對于學生的要求較高,在這個階段,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需得到有力地提高,各方面的能力需得到更全面地發(fā)展。在核心素養(yǎng)的理念下,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合理有效地利用信息化教學,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和教學質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高中語文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信息化
現(xiàn)代教育的改革和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為教育的發(fā)展帶來了巨大的機遇。高中語文教學的目的在于夯實學生的基礎,提高人文素養(yǎng)。為此,教師必須加強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促使學生得到全面的發(fā)展。但長期以來,教師的教學方法死板,所以有必要改變現(xiàn)有的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成效,而信息化教學能夠有力地解決這些問題,為學生提供海量的資源,同時豐富教學內容。在核心素養(yǎng)理念下,高中語文教學采用信息化教學對學生的發(fā)展具有重要影響。
一、核心素養(yǎng)理念下高中語文信息化教學的內涵
語文的知識內容豐富,教師不應將教學限制死,而應改變傳統(tǒng)的功利性的教學,在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之上,更要追求精神上的提高與文化的傳承,培養(yǎng)學生美好的思想品德和提高人文素養(yǎng),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和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所以在教學上,教師應當適應的提高難度和深度,增加廣度。語文之美在于思想之美,在于意蘊之美。高中語文教學要讓學生在思想上具有一定的升華,所以在核心素養(yǎng)理念的指導下,語文教學不僅向學生傳遞知識,拓展學生的視野,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具有體驗美和感受美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采用信息化教學手段,能夠將一些抽象的問題具體化,以便于學生理解和感悟語言文字傳遞出來的那種情味。同時,結合教師的教學和信息化技術的優(yōu)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觸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從而讓學生成為知識信息的主動接受者,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核心素養(yǎng)理念下高中語文信息化教學實踐探索
(一)信息化教學產生情感的共鳴
高中的語文教學內容較以往在教學深度上有所提高,在各類文學作品中,無不是作者思想情感的表達,只有把握了其中的意境或事件,才能更好的理解作品的內涵,而且學習這些有文化底蘊的作品對學生個人文化修養(yǎng)的提高也是有積極作用的,也是核心素顏理念的要求。那么教師要做的就是讓學生在學習文章時與作者產生共鳴!但是,如何才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呢?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是比較難以實現(xiàn)的,那么這就需要借助信息技術。例如在學習《春江花月夜》、《長恨歌》這樣的詩詞時,學生單靠讀和翻譯是無法體會其中的情味的,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有背景的朗讀。有感情的朗讀,有畫面的形象引導,往往能激發(fā)學生內心深處的情感共鳴,這能讓學生很好地理解課文,加深印象。
(二)信息化教學更能促進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語文之美在于文字之美,在于思想之美,在于意蘊之美。高中語文很多作品思想內容突出,通過對這些內容的學習,可以引導、建立學生的價值取向,傳遞正能量。學生的語文學習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前提下需要進一步感悟,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在學習中進行思想上的升華,體會和領悟其中的思想內涵和價值內涵,傳遞給學生真、善、美的感受,對愛憎善惡、真能量負能量分類,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追求[2]。例如在學習《老人與海》這一課時,文章本身的描寫非常的精彩,老人與海浪“搏斗”,和鯨魚的斗智斗勇,我們在閱讀時能夠深刻的感受到,但是不夠直觀,不能感受這部作品帶給我們的深刻內涵,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播放《老人與海》影片供學生觀看,這種直觀的視覺體驗能讓學生對老人的精神能有所感悟,同時帶動自我情緒,更好的理解作者做要傳達的不服輸、不怕苦、堅持不懈的精神內涵。還有在學習荀子《勸學》時,由于學生對文言文比較反感,感覺比較枯燥,教師可以給學生觀看一些學習的故事(如《鑿壁借光》)才能讓學生注意回到課堂,更好感悟作品的精神內核。
(三)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探討
師生互動和交流在語文教學中具有重要的意義。語言的學習在本質上就是交流和思維的表達,交流也是相互之間學習的過程,也是一種價值傳遞的重要途徑,這種交流和分享的學習效果有時候是大于課本教材傳教的。在交流過程中,教師對學生進行引導、點撥和評價,對學生的優(yōu)秀需進行鼓勵和支持,對于錯誤需要合理批評,并作出矯正。同時,交流也是學生學習的好機會,在這個過程中對自己學習的知識掌握和理解都會得到升華。《故都的秋》描寫的是家國情懷,這種散文的學習重點在于對背景和景物的理解,教師可以讓學生看秋天景色PPT,與學生交流看到時的感受,進而討論文本中作者表達的情感,學生會對文章有較好的理解。
三、結語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現(xiàn)代教育改革和發(fā)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教師在教學中的重點不僅僅只在于對學生基礎能力和知識的傳輸,更要關注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的提高。同時現(xiàn)代信息化技術的提高為教師的教學提供了有力的教學手段,也豐富了教學內容。
參考文獻:
[1]何美玲.信息化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學實踐改革探究[J].學園,2015 (25):88-90.
[2]汪睦節(jié).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的信息化教學設計能力問題分析及策略研究[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8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