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巧君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語文作業是小學生進行拓展性語文學習的有效載體,也是提升他們語文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傳統的小學語文作業存在內容枯燥、形式單一的問題。在“生本教育”理念下,教師要基于學生視角設計生本化作業,以充分發揮作業的價值功能。基于此背景,對小學語文積累型、整合型、練筆型作業的設計策略進行了探究,希望能夠有一定的供借鑒意義。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業;生本化
在大多數學生的心目中,語文作業就是抄寫生字新詞、組詞、寫作文和日記等,幾乎沒有不令他們感到頭疼的。近年來,在“輕負高質”的引領下,如何優化作業設計,發揮作業培養學生發展多種能力的功能,成為擺在小學語文教師面前的重大課題。語文作業是小學生進行語文學習的重要載體之一,在“生本教育”理念下,教師要基于學生視角設計生本化作業,以便充分發揮作業的價值。
以讀代寫:積累型作業
現在,很多教師給小學生布置“寫”的作業比較多。“語感是讀出來的”,教師要多給學生布置一些“讀”的作業,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積淀語文素養。
課外延伸讀美文 小學生僅僅對小學語文教材中的課文進行閱讀,閱讀量明顯不夠。教師要善于在教材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課外延伸讀美文,增加他們的閱讀量。如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第二冊第一單元中的課文都是以“春天”為主題的,在教學這些課文后,就可以讓學生在課后閱讀一些描寫春天的美文,并在閱讀的過程中對相關的好詞佳句進行摘錄。這能夠有效地促進他們的語言積累。
主題閱讀拓思維 在大語文觀下,引導學生進行主題閱讀十分重要。教師在給學生布置閱讀型語文作業時,可以引導學生在進行主題閱讀的過程中來拓展他們的閱讀思維。如在教學完《賣火柴的小女孩》一課以后,筆者向學生介紹:“《賣火柴的小女孩》是安徒生寫的著名童話之一。安徒生寫了很多經典的童話故事,收錄在《安徒生童話》這一本書中。”然后,讓他們在課后對《安徒生童話》這一本書進行閱讀,從而有效地拓展他們的閱讀思維。
走近實踐:整合型作業
在核心素養理念下,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成了重要的教學目標之一。教師要善于為學生設計整合型作業,引導他們開展語文實踐活動,這樣就能有效地促進他們語文素養的提升。
與生活對接,設計語文作業 學習語文最終是為生活服務的,生活當中也處處用到語文。語文教育資源在我們的生活中是隨處可見的,教師就要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當中學語文、用語文,形成語文的綜合能力。如這教學完老舍的《養花》后,筆者布置每位學生在家里養一種花,鼓勵他們過段時間去觀察,然后寫下觀察日記,學期結束連同勞動成果一起展示分享。這樣的作業,學生是樂意完成的。
多學科融合,設計語文作業 在設計小學語文作業時,教師可以設計一些與其他學科知識相互滲透的實踐作業,為學生提供多元、綜合學習的機會。如在教學完《長江三峽》一課后,筆者會讓學生根據這一篇課文描寫的長江三峽景色配一幅插圖。學生在給課文配插圖的過程中,就會結合課文的語言文字內容進行選擇,進而能夠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見縫插針:練筆型作業
葉圣陶先生說:“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寫。”這句話不僅直接而且非常深刻地揭示了人們寫作的心理活動規律。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在布置學生習作練習時,提出的要求往往過多、過細,從而束縛了學生的思維。教師為學生設計練筆型作業,能夠有效地促進他們語用能力的提升。
周末隨筆,自由表達 在語文作業中,學生最害怕的就是寫作文。究其原因,就是學生沒有素材,沒有語言。開展周末練筆,可以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每周布置學生寫一寫隨筆,只要求學生寫通句子就可以,這樣就打消了學生普遍存在的對寫作的畏難情緒。堅持每周一練,學生會在無形中漸漸積累,得到提高。同時,教師還可以在學生的周末隨筆中,了解學生的心靈動態,發現學生的喜怒哀樂,第一時間了解學生的心聲,并及時加以引導。
利用QQ,布置網絡作文 現代社會是網絡信息時代,各種網絡、通訊工具紛至沓來。教師就可以利用現代網絡工具,開展網絡作文。比如,現在很多學生都有自己的QQ,而且都建立了空間,喜歡在自己的日志里記錄心情等。筆者就要求全班同學建立QQ群,每個人在一個星期內寫一篇自己的情感日記,其他同學跟帖作出評論。學生對這個作業載體很有新鮮感。空間日志中的文章,不僅同學在看,也有老師在看,還有家長在看。不僅同學可以評論,家長可以留下贊美,老師還可以留下鼓勵。這樣,學生們就有了成就感,同時也會更加關注自己寫的文章,觀看別人對文章的評論,而且關注得越多,興趣就會越高。
總之,作業作為“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在培養學生語文素養、提高學生綜合能力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小學語文教師在設計作業時要根據學生的特點、課文的類型,有針對性地設計積累型作業、整合型作業、練筆型作業,使學生在適合自己的作業中取得成功,得到鍛煉,達到“輕負擔、高質量”的理想境界。
參考文獻
[1]李明林.小學語文作業的設計與評價[J].語文天地,2015(12).
[2]陳洪敏.小學語文創新作業設計的三個度[J].小學語文教學,2016(12).
(作者單位:浙江省義烏市黃楊梅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