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朝彬
摘 要:語言是人們的社交工具,語言教學的重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如何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下進行英語教學,是每一位英語教師面臨的新課題。
關鍵詞:語言;交際能力;英語教學
英語教學大綱規定初中英語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獲得英語基礎知識和初步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如何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下進行英語教學,是每一位英語教師面臨的新課題。以新教材英語七年級Unit 3 Topic 2 Section A為例,就如何在英語教學中具體運用交際法,從“復習、檢查—講授新課—操練—練習—鞏固”五個步驟做初步探討。
一、正視課前五分鐘,以值日生匯報制度進行課前復習
教師在“復習”中是強化學生記憶的執行者,學生在“復習”中能進一步提高口筆語能力。課前五分鐘雖短,但可為學生提供很好的展現和鍛煉自己的舞臺,教師應充分發揮這五分鐘的作用。建立每節課開始前五分鐘的Duty report制度,值日生首先用英語向老師匯報出勤、日期、星期、天氣等情況,然后隨機挑選一組學生拼寫舊單詞,學生“one by one”地回答。
一學期堅持下來,效果明顯。“濃厚的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原動力,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教學得以成功的首要條件。”以這種形式激發學生對英語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起到以舊帶新、溫故知新的作用,也讓學生懂得將學過的語言知識轉化為語言表達能力,提高了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
二、創設真實語境,提出新鮮素材
首先假設某一個同學為我的女兒,邀請幾位學生來家里做客,與學生對話。
T:This is my home. Welcome,kids. Come in ,please.
S:Mom,these are my classmates.This is××,this is ××,this is my mom.
T:Glad to meet you.
S:Glad to meet you,too.
...
T:Please have a seat.
學習生詞glad,seat(老師慢速再重復一遍)。接著教師拿出一張自己的全家福,以全家照介紹自己的家人、家庭成員的情況引入新課。利用形象生動的表情及手勢等動作向同學們介紹:This is a photo of my family.Look!This is my mother and this is my father.They are my parents. Its me.學習生詞mother,father,parent。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并指著照片上的人物重復兩遍,接著老師應繼續引導,把手輕輕放在自己的胸前,面對學生說。
T:Im a teacher. What do you do?S2:Im a student.
T:What does he/she do?S3:He /She is a student.
在此基礎上引入第三人稱單數一般現在時。這樣做學生能很快地理解新的語言知識,可以安排學生開展小對話、小表演等活動,把課文的東西轉化為自己的東西。通過這種形式,使學生自然地感知和理解新教材,提高教學效果,并能使學生感悟到英語的實際用途。
三、組織形式多樣的“操練”,培養說的能力
在英語教學里要把教和用統一起來,怎么教就怎么用,使學生學了就會用。因此,課上操練要由淺入深,不斷交換練習,為了把機械的操練變得生動、有趣,應組織多種形式的操練活動。
1.進行替換練習,練習時反復讀,把它記住說熟。
2.老師手拿教學卡片(正面是人物,背面是表示“職業”的單詞)和學生進行對話練習,目的是讓學生進一步掌握問職業的句型。
3.請同學們上臺表演。(用表示職業的圖片)活躍了課堂氣氛,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意識,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運用直觀情景,表達學生思想
師生間的英語交流是必要的,學生間的英語活動更為重要。在“練習”中,要讓學生有較大的自由空間,讓他們獨立地運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思想。教師出示彩圖,要求學生用英語描述所看到的情景。如:This is a woman,she is Miss Zhao. She is our English teacher. She teaches us English. She teaches very well. We love her.這種直觀形象的情景描述,可以使學生將學到的英語知識逐步轉化為英語交際的能力。
五、聽說讀寫四位一體,強化口語能力
“鞏固”是加深印象、牢固記憶、強化運用的學習過程,也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目的。它的目的在于通過口筆語練習、復習、整理教過的材料,進一步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培養語言習慣。在這一步驟上,教師要求同學們:
1.放學后兩三人一組互訪做客,練習句型。
2.用課文里的詞、句敘述自己的家庭情況,把事先帶來的全家福用英語描述成a short story或a dialogue,并在下一節課讓他們無拘無束地進行訓練。這樣有利于學生反復鞏固所學知識,又培養了學生用英語思維的習慣和能力,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未來的英語教學將逐步向交際化發展,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在于課堂,因此,教學方法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基礎和接受能力等實際情況,融會貫通到自己的備課之中,并自始至終把英語作為交際工具來教,也要求學生把英語當作交際工具來學,力爭做到英語課堂交際化。
參考文獻:
張紅林.言傳“身”教:談體態語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J].英語周報,2002(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