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升
摘 要:近年來,翻轉課堂在教育科研先進地區或省份得到了積極應用和實踐。圍繞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時信息技術的優化整合進行分析,對如何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助力翻轉課堂有效實施進行思考。
關鍵詞:信息技術;助力;翻轉課堂
“翻轉課堂”是基于教育技術手段以學生課下利用學習資源進行自主學習,課堂師生協作討論探究和互動交流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目前,國內翻轉課堂教學還處于初級階段,如何利用信息技術助力翻轉課堂有效實施,還需要教育者認真研究和思考。
一、重視教學設計的規劃和整合作用
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如何實現課前、課中、課后信息技術手段和資源的優化整合是教學的關鍵。課前環節,教學設計的主要任務是讓學生在網絡教學平臺進行新課預習,其中包括本課重點、難點,以及知識的學習意義等,網絡教學平臺上的微課應該從知識點的引出來設計,重點強調問題的出現,而不是將問題的答案放入微課中。課中環節,教學設計應準備大量的小視頻或圖片資源作為案例來展示,并根據視頻或圖片給出的指引引導學生一步一步地將問題指向答案,再通過分組討論、集思廣益等手段使問題明朗化。課后環節,教學設計應有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在網絡教學平臺上放置的課中內容應涉及筆記,筆記中應包括本課涉及的概念、名詞解釋、歷史由來等;二是在網絡教學平臺上布置一些作業,要求學生按時提交;三是充分發揮論壇的作用,將論壇內容分為置頂問題、基本問題以及心得體會等,并提出相應要求。
二、建立網絡綜合教學技術平臺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實施是信息技術支持的前提,從教學資源的搜集與制作到學生觀看、測試與評價,都需要網絡綜合教學平臺的支持。因此,教育部門或學校要利用現有的比較成熟的網絡教學技術平臺,并結合學校和師生實際建立一個集課程開發、小組協作、學習評價、質量監督等內容為一體的多功能綜合教學技術平臺,使計算機網絡技術與信息技術資源有效優化整合,創造培養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建構、分享互動、管理個人知識的數字化學習環境。目前,國內比較成熟、教學上常用的翻轉課堂技術平臺有微課教學平臺、智慧學習平臺、個性化網絡空間、網絡學習社區、云端智慧教室、電子書包等,在翻轉課堂教學實施時可以選擇一個平臺使用,也可以選擇多個平臺配合使用。
三、用好在線評價系統
在線評價系統能夠及時反饋學生學習成果,翻轉課堂教學實踐中,對學生學習的評價可以劃分為課上和課下兩部分。課上的評價以師生間互動交流和在線測試進行實時評價,課下的評價以學生學習過程和參與度為主要評價內容。比如:教師分組布置作業后,學生提交答案,組內的同學既要給自己的作業評價,又要給組內其他同學評價,教師既要給每個同學評價,還要給該學生對他人的評價做評價。這樣學生可以短暫轉換為教師的角色,通過對自己對同學的評價而進一步掌握知識。教師由原來一個人完成的單一評判任務(如改作業等),轉由師生共同參與完成。通過在線評價系統,教師能夠實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效果,并及時反饋和優化后續教學內容的安排與任務設計。
四、提升教師執教能力
信息技術與翻轉課堂的完美結合離不開教師的信息化水平。翻轉課堂不僅要求教師錄制教學視頻,在授課前期教師要制作編寫微課教案、制作微課PPT、編輯視頻和音頻、處理圖片、制作Flash動畫等,后期教師要管理網絡教學技術平臺,在線答疑、收集學生學習狀況、現實動態跟蹤等。可以說每一項活動涉及內容都極其廣泛,信息技術水平要求都很高,教師只有具備較高的信息技術素養,才能順利完成這些教學任務,才能把信息技術與“翻轉課堂”最優的資源和手段整合起來。教師信息技術素養的提高是一個系統工程,作為教師個體,應積極參加各種形式的學習和培訓,并堅持開展自我學習,努力用最短的時間掌握翻轉課堂教學所需的基本技能。在此基礎上,教師還要加強創新能力的學習和提高,無論是課前的教學設計、視頻制作、網絡平臺的師生互動,還是教學過程中的答疑解惑、合作互動及成果的展示評價,教師除了要遵循基本的原則和方法外,應結合自身的特點、學生的情況及教學條件和環境基礎進行個性化的創新設計,努力實現翻轉課堂教學的最優化。
五、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在翻轉課堂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包括觀看微視頻,對知識點的探索和把握以及自我測試等)是建立在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之上的。因此,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對該教學模式的實施至關重要。在設計自主學習任務時,教師要根據不同階段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行為習慣設計學習方案;在開展項目任務時,加強學生的團隊協作和綜合能力的提升,通過線上學習、線下自測及時把握學生思想動態及學習進度,強化學生自我管理的能力,以提升自主學習能力,使教學有的放矢。
參考文獻:
[1]李華君,陳桂芳,武彩清.翻轉課堂實施的八個環節[J].科學教育,2015(6).
[2]王長江,胡衛平,李衛東.“翻轉的”課堂:技術促進的教學[J].電化教育研究,2013(8).
[3]張金磊.“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關鍵因素分析[J].中國遠程教育,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