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林 梁鳳云
摘 要:在高職體育的教學過程中為了更好的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以學生的職業素質為導向,進行針對性的體育教學。目前我國的高職體育教學過程中還是存在很多的問題,為了更好的解決這些問題,提高高職體育教學的質量。本文主要研究分析一下以學生的職業素質為教學目標,如何開展高效的體育教學。
關鍵詞:職業素養;教學目標;高職體育;教學策略
隨著我國高職教育整體實力不斷的提高,持續向社會中輸入高素質的人才,其中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由于教學目標不明確、教學方式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我國體育整體實力的發展。在高職體育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學生的職業素質為教學導向,從而不斷的提高高職體育的教學質量和效率。
一、培養學生體育職業素質的重要意義
在高職體育的教學過程中很多的老師沒有認識到教學與職業能力之間的重要聯系,而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沒有對自己的職業進行有效的規劃,從而導致了學生在畢業的時候,出現就業難的問題,而用人單位同樣遇到了同類型的問題,就是招聘到合適的體育人才,充分的說明學生的實際體育綜合技能還存在很多的問題,以及在高職體育的教學中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下文主要就如何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培養學生的體育職業能力重要性進行討論。
(一)提高學生的體育職業素養
在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過程中為了更好的提高學生未來就業時職業能力,在學校教學的過程中應當不斷的加強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學生要明確自己未來工作的環境,以及工作內容對自己身體的要求,在高職學校學習的過程中不能偷懶,只側重于體育課程理論的學習和研究,而不去鍛煉自己的身體,利用實際的行動來證明教學理論的可行性,在高職院校的教學過程中通過以學生的職業素質為教學的目標,從而盡早的讓學生對自己的未來進行規劃,在社會工作的過程中不斷的發揮出自己的潛能[1]。
(二)提高體育專業的就業率
在高職體育的教學過程中就業率不高,一直限制著高職院校的招生。高職院校體育學院畢業的學生就業的時候,職業的可選擇性比較窄,學生在茫然的狀態下也做不出一個正確的決定,從而在就業的時候,選擇了荒廢在宿舍里,最后在畢業時匆匆忙忙的選擇了一家用人單位。出現就業率低的情況也是有一定原因的,就是說在高職院校教學的過程中沒有加強學生體育綜合實力的提高,導致很多的學生都荒廢了自己學業。我們可以假設學生具備系統的體育教學技能和一個強健的體魄,在就業的時候也可以向HR說明自己在校的一些優秀事例,從而給自己畢業簡歷上增加幾朵光環,這樣就可以很好的提高高職院校體育專業的畢業率了。
(三)培養綜合型人才
在高職院校的體育專業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明顯的發現教學的課程和學生的職業技能有一定的偏差,還有就是在高職院校的教學過程中老師教學的模式比較單一,學生的體育綜合能力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在現代職場的競爭過程中不具備全面的工作能力,是不能有效的開展工作的,因此在高職院校的體育專業教學的過程不僅需要以學生的職業素質為教學導線,來改革現有的教學模式,并且在教學的過程中還需要不斷的提高學生的體育實力。比如學生在今后自己擔任中小學的體育老師時,就需要可以根據中小學的體育大綱,進行很好的教學拓展,從而更好的提高自己職業教學能力。在高職院校的體育專業教學的過程中不斷進行教學創新,提高教學的質量,不僅是對學生和用人單位的負責,更是肩負起來國家體育教育的發展的重要職責[2]。
二、以學生的體育職業為教學導向開展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策略研究
(一)建設高質量的體育教學隊伍
在高職體育教學的過程中要想不斷的提高學生的體育職業技能,首先需要學校打造一個高質量的教學團隊,主要是由于過去的高職體育專業教學的質量一直得不到很好的提高,老師教學理念的落后,以及有一部分的老師對體育專業的教學沒有起到一定的重視。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下,提高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力量是迫在眉睫。
在提高教師專業的能力過程中由學校的發起,以高職院的年級為單位,進行體育職業教學的研討會,首先就是讓老師們認識到體育教學中剖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的重要性,以及在過去的教學中自身出現了那些問題,通過自省的思索和老師之間的研討,從而改變老師的教學觀點。在年級的體育教學進行了研討會之后,就是以學校的體育專業為單位,將不同年紀的體育負責人匯集在一起,以學校的名義制定一套切實可行的職業體育教學規劃,為什么要讓不同年級的體育負責人來參加會議呢?主要就是體育職業化的教學是一個系統性的教學計劃,要讓學生在大一的時候,就認識到自己將來的就業情況,早早的為自己制定職業規劃,并且在教學開展的過程中不斷的滲透學生的職業技能,讓學生從實際的學習過程中不斷的提高自己的體育綜合能力。這樣的教學目標,只能算是完成了第一階段的職業化體育教學,在今后的高職體育教學中像屈原的詩句中描述的一樣:“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職業化體育教學的未來發展還很遠,還需要教師們不斷的修其自身,并給學生們講解更加專業的體育知識[3]。
(二)培養學生的體育職業意識
在高職院校的體育專業教學的過程中僅依靠老師們的不斷引導和教學,是遠遠不夠的,在以學生的體育職業為教學導向的教學過程中,筆者認為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的培養學生體育職業意識也是非常重要的,就像是上文說到的一樣,在大一體育學習的過程中就應該讓學生對自己職業進行明確的規劃,也就是說在學生開始大學體育學習的時候,就需要養成職業的體育思想[4]。
在實際的教學計劃開展的過程中老師可以根據學生們喜愛的一些運動來進行針對性的教學,比如說學生喜歡的籃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等,在職業化的體育意識培養的過程中分為兩個方面,一個就是讓學生們切身的感受到這些體育運動帶給自己的一些歡樂,以及從這些體育運動中領悟到團結合作的重要性。還有一個方面就是在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過程中提升學生體育競技思維能力,就是指在籃球比賽和足球比賽等,多人合作的比賽競爭過程中采取怎樣的戰術,可以提高本方獲勝的幾率,這就涉及到了籃球比賽的戰術設計和戰術執行,以及足球比賽中的戰術設計和戰術執行,通過這樣的訓練可以很好的提高學生的體育思考能力,在今后的職場工作中不能一直靠自己的蠻力,要學會使用頭腦,如何更加高效的進行工作。
(三)構建就業為導向的學生體育評估系統
在傳統高職院校體育專業教學的過程中考核學生體育學習能力的測評系統,主要就是學生的體育理論考試成績、學生的體能測試和學生的上課考勤記錄等,進行評估的,并且學生即使考試的成績不及格,所以的教學課程還有一次清考的機會,也就是說學生無論學習的有多差勁、多么的不認真,最后還是可以順利的畢業。在這樣的教學背景下,很多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都沒有積極、認真的參與到學習當中,每天沒有目標的生活著,到了畢業的時候才知道自己所處的困境。因此為了更好的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校可以進行有效的學分評估系統。比如說在我國的某大學中就出現了一些學生不能順利畢業的情況,沒有畢業的情況就是因為學生的學分沒有修夠,并且在學習的過程中存在嚴重的曠課和不認真的情況出現,因此按照學校評估系統,給予了該學生不予畢業的處理,但是可以讓學生延遲畢業的時間,從而完成自己的學分,達到畢業的要求。在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的過程中為了更好的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讓學生主動的參與到學習當中去,就可以對現有的學分考核和學業評估系統進行全面的改革,將學生的體育學習和實際的職業應用有效的結合在一起,從而讓學生在高職學習的階段,就掌握職業的應用技巧,在這樣的教學背景下,學生在畢業的時候就可以掌握更多的專業技能,提高學校的就業率,促進學生的職業發展等等,都是具有非常重要的幫助[5]。
(四)培養學生的體育職業綜合能力
隨著社會競爭的不斷激烈,每年高職院校的畢業生都會遇到同樣的問題,就是就業壓力大、就業難等情況,而上文中我們也提到了高職體育專業的就業壓力更是特別的大,就是由于體育生就業的時候,限制的比較多,因此導致了學生就業面比較窄。
為了很好解決這一問題,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體育思考能力、體育實踐能力,還需要不斷的提高學生的體育綜合能力,體育綜合能力主要指學生除過基本的體育知識要熟練的掌握之外,還需要掌握一些體育辦公的基本技能,比如說制作一個體育教學課件、設計一些體育器材的采購方案、寫一篇關于本專業的學術論文、擁有一個特殊的體育優勢等等,這些在學生就業的時候,都可以很好幫助學生提高就業的成功率。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采取教學拓展的方式來逐漸的培養學生的體育綜合能力,在一些需要模擬教學的課程中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給學生們構建一個職業的實踐環境,讓學生更好的發揮出自己學習的體育專業知識[6]。
三、結束語
在今后的高職體育教學過程中通過不斷的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從而不斷的提高學生的體育核心能力,以及高職院校學生的體育綜合技能,為社會輸入更多具有實踐能力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劉飛.以職業需求為導向的高職體育課程模塊教學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7,12:117-119.
[2]王冬.探究如何構建以職業需求為導向的高職體育教學模式[J].當代體育科技,2018,807:143-144.
[3]程力超.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體育教學探討[J].當代體育科技,2018,812:71+73.
[4]李勇.職業導向視角下的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困境及保障機制構建[J].職業技術教育,2017,3820:41-44.
[5]陳紀周.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體育教學模式構建與創新[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7,1612:252-253.
[6]王麗娜.以職業能力為導向的高職體育教學課程改革[J].民營科技,2011,0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