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利
摘 要:實踐教學是培養市場營銷專業創新應用型人才的重要環節,民辦職業院校營銷專業在實踐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在分析原因的基礎上進行了探討,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民辦職業院校市場營銷專業實踐教學的思路和措施。
關鍵詞:民辦職業院校;市場營銷;實踐教學
一、民辦職業院校是高等教育事業中的重要力量
民辦職業院校作為我國高等教育事業重要組成部分,至2017年民辦高校747所,比上年增加5所。普通本專科招生175.37萬人,增長0.87%;在校生628.46萬人,增長1.99%。碩士研究生招生747人,在學1223人。另有民辦的其他高等教育機構800所,各類注冊學生74.47萬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中明確規定民辦教育屬于公益事業,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享有同等法律地位和辦學主權。2010年7月發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對中國民辦教育提出了新的戰略定位。該綱要提出,中國教育形成政府辦學為主體、全社會積極參與、公辦教育和民辦教育共同發展的格局。這一要求進一步體現了民辦教育對于形成中國教育體系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二、實踐教學在高等職業教育中的意義
(一)實踐教學有利于優化教學體系
在教育教學中要突出技能和技術,在教學實踐中要著重職業能力的培養,要突出知識與能力的協調發展。注重實踐教學有利于優化實踐教學體系突出職業院校辦學特色,不斷深化教學改革。
(二)注重實踐教學有利于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
實踐教學對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有著理論教學無法替代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應積極引導學生參加實踐活動,把學習到的理論知識與參加各種實踐有機結合起來。這樣,學生掌握的知識和技能,才比較完善和全面,才能把所學知識轉化為各種能力。實踐教學環節在教學計劃中的時間分配要符合培養目標的要求,內容要革新,要創造良好的條件使學生較早地參加社會活動,為以后的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注重實踐教學有利于創新型人才的培養
提高教育質量最根本的在于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核心在于提高人才能力和素質,其中首要的在于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而提高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核心點在于實踐教學環節。
三、實踐教學對于市場營銷專業的重要性
市場營銷專業是一門綜合性和應用性非常強的學科專業,培養的是具有良好的職業素質,掌握管理、市場營銷、營銷財務核算等基本知識和技能,具備市場信息收集與分析、產品推銷、商務談判、營銷策劃、網絡營銷、銷售管理和自主創業等能力,能夠從事銷售、營銷、客服等工作和自主創業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
實踐教學是實現職業教育培養目標的關鍵教學環節,對于市場營銷專業而言,要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不但要加強對學生的專業知識、職業道德教育,更應該提高實踐教育。
四、市場營銷專業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專業實踐技能有待提高
教師專業實踐技能的缺失主要表現為教師很少有企業或相關實踐操作經歷,這導致了教師在進行實踐教學時科學實踐依據,導致教學內容與營銷實踐相脫節。
(二)實踐教學體系不完善
市場營銷專業的教學體系缺乏完整性,重理論輕實踐一直是傳統教學體系的模式,不僅導致市場營銷專業缺乏系統科學的實踐教學方案,而且缺乏有層次、分階段的教學過程以及教學監督考核機制,很大程度深限制了實踐教學的進行。
(三)實踐教學模式存在一定的問題
當前高職院校市場營銷專業的實踐教學模式主要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以案例分析,另一種模式是以頂崗操作、畢業實習為主導的實踐教學模式。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傳統的教學模式越來越體現出它的缺欠。就“案例分析”而言,在選擇案例和專題時,許多高職院校在教學上都以國內著名企業作為分析對象,如“海爾”、“阿里巴巴”集團的營銷戰略等。而學生在實際工作中都是從基層做起,大企業的營銷理念在實際中很難用得上。
(四)校外實訓基地存在的問題
為了彌補學校實驗、實訓條件的不足,一些高職院校也不同程度的建立了校外實習基地,以此來彌補校內實踐教學資源不足的問題。但從長期運作的結果看,校外實習基地僅起實習場所而已。而且,隨著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企業的商業秘密也日益增多,大多單位不讓學生接觸其核心部門和有關的管理事務,認為接受學生實習是一種負擔,怕泄露商業秘密。結果到實習崗位去接觸不到本崗位的實質工作這會造成市場開拓部門實習的學生不能接觸市場、不能有效的營銷策劃和執行促銷策略等等。除此之外,實習基地提供實習內容的有限性、當地人員變動對校外實習基地的影響,導致多數校外實習基地名存實亡。顯然這種動口不動手的實習是難以達到實習效果的。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很多,在主觀上重視不夠,在客觀上主要有對傳統理論教學體系的依賴;實習場所和崗位的特殊性以及社會環境因素的影響;市場經濟條件下辦學條件和經費短缺的限制等因素。
五、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
(一)教學計劃和課程設計改革
按照市場營銷職業崗位的職業能力要求來確定教學計劃和課程,以理論與實踐并重的課程模式取代知識型課程體系,在理論課程設置上打破以學科為本位的課程體系,建立以職業能力為核心的課程體系。
(二)教學內容改革
教學內容應講求實用性和針對性。具體說來要考慮以下幾點:一是必須針對培養高技能人才的教學目標設計教學內容,切實做到“必須夠用”;二是要根據就業崗位的多樣性,靈活教授不同崗位需要的技能,做到對準崗位設課程,實現“按需施教”;三是注重課程設置的“模塊化”,做到“基礎知識模塊、通用技能模塊、具體崗位所需技能模塊”三者有機結合。
(三)教學考評改革
注重考評學生的技術和技能水平及實踐能力是高職高專教育區別于其他類型教育的顯著區別,這也是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必然要求。
(四)建立規范的實踐教學體系,突出實踐教學
將畢業實習、崗前訓練和預就業有機結合以加強和突出實踐教學。搞好實習實訓基地建設。市場營銷專業的實踐性十分突出,如果沒有一定規模和層次的實習實訓基地,市場營銷專業實踐教學就成為空中樓閣,無法達到人才培養的預定目標。一是建立自營實訓基地。高職高專院校自營實訓基地的建立,擁有自己的實驗基地,實施產業化運作,推進名牌戰略和集團化經營,讓學生有一個穩定的實習場所,實施“模擬教學”,使課堂教學與實踐內容相吻合。二是與企業共建實訓基地。學校要與企業加強溝通,針對企業需要按照崗位要求調整細化實訓環節,根據不同企業的需要安排不同的實訓,既滿足企業的需要又能達到實訓的目的。
(五)加大產學合作,實現教學模式改革
積極實行“訂單培養”。根據企業和用人單位的“訂單”要求,制定培養方案和計劃,從教學計劃制定與修改、教學實施、實訓直至學生就業,都要充分發揮企業和用人單位的指導、監督、參與、支持作用。積極實行校企聯合辦學。企業可派出專業技術人員做學校的兼職教師,學校可以借助企業先進的教學設備和技術對學生進行技能培訓。同時,企業可以委托學校幫助培訓員工,節省培訓時間、場地、師資和費用。
(六)建設“專兼結合”的高水平教師隊伍
建立專業教師實踐培訓制度。安排教師定期到基地、校企合作相關企業和關用人單位進行頂崗鍛煉和崗位培訓,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和實踐教學能力,努力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逐步建立和健全教師培訓制度,努力營造教師成長的良好環境。增加“雙師型”比例。注重從企事業單位或科研單位引進既有工作經驗,又有扎實理論基礎的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充實教師隊伍,增加“雙師型”比例。
參考文獻:
[1] 王瑞豐.市場營銷專業體驗式實踐教學模式研究[J].教育與職業.2008(03).
[2]王敏,朱美燕.市場營銷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改革與創新[J].寧波工程學院學報.2007(04).
[3]趙廣華.高校市場營銷專業實踐性教學方式新探[J].教育研究.2006(06).
[4]常永勝.市場營銷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探索[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高等教育版).2006(02).
[5]周梅華,昌濤.市場營銷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施[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