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蘭
【摘 要】目的:探究全科護理干預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護理效果。方法:隨機選取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療的老年患者共50例,根據患者入院治療單雙號順序分組,單號為觀察組,雙號為對照組,每組例數為25例。觀察組采用全科護理干預,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干預,分別觀察兩組患者肺功能、總滿意度、依從性。結果:觀察組肺功能改善程度優于對照組;總滿意度、總依從率均高于對照組92.00%>68.00%;100.00%>60.00%),P<0.05。結論:給予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全科護理干預不僅利于改善其肺功能,更利于提升患者依從性,進而提升患者對本院醫療服務滿意度,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 全科護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患者;肺功能
【中圖分類號】R563.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4-144-01
前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好發于60周歲以上老年患者人群中,臨床癥狀一般表現為:咳嗽、氣短、咳痰、呼吸困難等,如若得到不及時治療病情會進展為肺癌,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質量[1]。全科護理干預旨在為患者提供綜合性的護理措施,從整體上提升護理效果,利于改善患者臨床癥狀表現,因具有人性化特點已經被臨床廣泛推廣應用[2]。鑒于此,筆者隨機選取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療的老年患者共50例為研究對象,旨在探究全科護理干預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護理效果,報道如下,
1 基線資料和方法
1.1 基線資料 從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期間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患者中隨機抽取5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患者入院治療單雙號順序分組,單號為觀察組(25例),雙號為對照組(25例)。納入標準:均取得所有患者與其家屬同意,均經臨床專科檢查確診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均無嚴重精神疾病、心、腎合并疾病。排除標準:語言障礙者,年齡低于60歲者,拒絕參加者,合并腫瘤疾病、癡呆者。觀察組中男性為13例,年齡為12例;年齡為65~86歲,平均年里為(78.54±1.54)歲;病程為1~10年,平均病程時間為(6.14±0.77)年。對照組中男性為14例,年齡為13例;年齡為64~87歲,平均年里為(78.61±1.25)歲;病程為2~11年,平均病程時間為(6.33±0.41)年。組間差異為P>0.05,無統計學意義,存在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干預,內容為:嚴密觀察患者心率、血壓、呼吸等各項生體征。觀察組采用全科護理干預,具體內容如下:
(一)心理護理干預:由于患者遭長時間的疾病折磨極易出現厭世、不安、急躁等負性情緒,因此護理人員應采用有效的心理疏導法疏導其情緒,如聽音樂法,如播放梁祝等歡快、輕松的音樂,指導患者自主從負性情緒轉移出來;解答疑惑法,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患者講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發病原因、治療方法、預后情況等,解開患者心中疑慮,使其以一個良好的心理狀態迎接治療。
(二)基礎護理干預:患者住院治療期間,應引導其改進不良生活習慣,如戒煙、戒酒、不合理作息等季節交換是,叮囑其多穿衣服注意保暖,注意呼吸道感染;飲食結構調節,建議患者進食富含蛋白質、易消化類、富含維生素A類,低膽固醇類食物,如魚肉、芹菜、紅薯等,少量進食腌制類、油炸類食物等;定期更換床上用品。
(三)呼吸肌肉功能康復鍛煉:①縮唇呼吸鍛煉:告知患者閉口通過鼻子吸氣,然后將嘴巴收攏呈吹口哨形狀慢慢呼氣,10次為1組,1天2組;②腹部呼吸鍛煉:告知患者左手放置腹部同時右手放置胸部前,呼氣是腹部用力回收,同時左手加壓適中,吸氣時放松左手,10次為1組,1天2組;③呼吸操鍛煉:患者以仰臥姿勢鍛煉,雙手握拳屈伸肘關節,屈肘關節時吸氣,伸出肘關節時呼氣。
(四)并發癥護理干預:由于患者為老年人,部分患者會在睡覺時出現肺動脈高壓、心率過快的現象,因此護理人員應在患者睡覺時嚴密觀察其心率、呼吸等各項生命體征,可為患者將枕頭墊高或身體微微前傾;對于常咳痰的患者,應觀察其痰液質地、顏色、次數等,給予鎮咳藥物對癥治療。
(五)健康知識宣教:告知患者呼吸肌肉功能鍛煉的方法、疾病知識、藥物使用方法,以此糾正患者對自身疾病錯誤的認知。
1.3 觀察指標 分別觀察兩組患者肺功能、總滿意度、依從性。肺功能:FEV1、FEV1/FVC。患者主動積極配合護理則為完全依從;患者偶爾配合依從則為部分依從;患者從不配合護理則為不依從,完全依從率與部分依從率則為總依從率[3]。患者出院前給予發放本院自制滿意度調查表,表內分為非常滿意3分,滿意2分,一般滿意1分,不滿意0分,非常滿意率與部分滿意率之和為總滿意率[4]。
1.4 數統計處理方式 本次探究過程中出現的數據均使用SPSS25.0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進行卡方x2檢驗。P<0.05時,則表示組間差異值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肺功能對比 護理后觀察組FEV1、FEV1/FVC改善程度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依從性對比 觀察組總依從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總滿意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3 討論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種以氣流受限引發異常肺部炎癥的疾病,對此患者進行有效、合理的預防與治療,可延緩病情進展速度。全科護理干預主要指的是在常規的護理措施上加入專科疾病的特殊護理措施和服務,為患者提供針對性、合理性、綜合性的護理服務,以此改善患者病情[5]。
本探究中給予觀察組患者全科護理干預后其肺功能改善程度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給予患者呼吸肌肉功能康復鍛煉、并發癥護理干預可有效提升其肺功能,促使呼吸功能得到改善,緩解臨床呼吸困難、咳痰等癥狀。此外觀察組患者總依從率、總滿意率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給予患者心理疏導,可以讓患者以一個良好形態迎接治療,促使患者自主嚴格按照護理人員提出的要求進行呼吸肌肉功能康復鍛煉,為肺功能的改善提供強有力的保障,以及提升患者對本院醫療服務的滿意度。
總結上述,全科護理干預效果高于常規護理干預效果,值得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護理中廣泛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李文,趙文紅,張新征.全科護理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應用效果探討[J].中國醫藥導刊,2016,18(7):720-721.
[2] 滕方艷.全科護理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電子版,2016,4(27):98-98.
[3] 徐娟.全科護理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應用效果探討[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2(39):7633-7633.
[4] 孫婷婷.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實施全科護理的效果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15):42+47.
[5] 段文霞.全科護理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應用效果探討[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29):2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