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強 趙靜
【摘 要】目的:分析子宮腺肌癥和子宮肌瘤診斷中陰道彩超檢查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回顧性分析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間收治的180例子宮腺肌癥、子宮肌瘤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62例子宮腺肌癥患者,118例子宮肌瘤患者(524枚病灶),所有患者均經手術病理檢查確診。180例子宮腺肌癥、子宮肌瘤患者均給予陰道彩超檢查與腹部彩超檢查,對比兩組檢查診斷方式的檢出率與血流動力學狀況。結果:與腹部彩超檢查方式相比較而言,陰道彩超檢查方式的子宮肌瘤檢出率與子宮腺肌癥檢出率明顯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子宮肌瘤患者與子宮腺肌癥患者的舒張末期血流速度(Vd)、峰值血流速度(Vs)無顯著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與子宮腺肌癥患者相比較而言,子宮肌瘤患者的阻力指數(RI)明顯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子宮腺肌癥和子宮肌瘤診斷中陰道彩超檢查的臨床應用效果十分顯著,值得在臨床檢查診斷工作中推廣運用。
【關鍵詞】 子宮腺肌癥;子宮肌瘤;診斷;陰道彩超
【中圖分類號】R715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4-233-02
效果子宮肌瘤與子宮腺肌癥是臨床上經常發生的子宮病變狀況,其高發人群主要為經產婦,且年齡在30-50歲范圍內,兩者在臨床檢查與超聲圖像等一系列方面有諸多相似之處[1]。子宮肌瘤在臨床上的癥狀主要為月經出現變化,腹部出現腫塊,患者出現不孕、貧血等不良狀況,肌瘤體積較大的患者在經期時間方面會呈現明顯縮短狀況,而且還會發生不規則陰道流血、經量增大等不良狀況[2]。本文主要通過選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間收治的180例子宮腺肌癥、子宮肌瘤患者的臨床資料,分析子宮腺肌癥和子宮肌瘤診斷中陰道彩超檢查的臨床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間收治的180例子宮腺肌癥、子宮肌瘤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62例子宮腺肌癥患者,118例子宮肌瘤患者,且子宮肌瘤病灶為524枚。62例子宮腺肌癥患者的年齡在27-49歲范圍內,平均年齡為(37.93±3.95)歲;51例伴有痛經,34例有引產手術史或者人工流產史,23例伴有不規則陰道流血與月經量過多狀況。118例子宮肌瘤患者的年齡在23-46歲范圍內,平均年齡為(36.34±3.85)歲;69例肌瘤<5cm,49例肌瘤>5cm;肌瘤部位:67例肌壁間肌瘤,26例黏膜下肌瘤,25例漿膜下肌瘤。
1.2 方法 檢查儀器主要選用彩超診斷儀(型號:VIVID型,GE公司生產制造),對腹部彩超探頭頻率予以設置,設置為2.5-5.0MHz,對陰道彩超探頭頻率予以設置,設置為6.5-8MHz;檢查操作醫師為通過正規進修培訓考核,且超聲經驗在10年以上者。
病灶位置及其周圍血流狀況主要選取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術予以觀察,檢查完成之后醫護人員應當囑咐患者使膀胱處于排空狀態,然后選取膀胱截石位,墊高臀部,墊高10cm-20cm,在此基礎上對掃描范圍予以擴展,然后予以陰道超聲檢查,陰道超聲檢查過程中,應當將一定劑量的耦合劑均勻的涂抹上陰道探頭上,并將避孕套套于陰道探頭上,將套中存在的氣體排凈,將適量的消毒耦合劑涂抹于避孕套上,將其插入陰道內,于貼近盆腔臟器處予以綜合掃查,詳細記錄掃查結果,并將陰道彩超檢查結果與腹部彩超檢查結果相對比。
1.3 觀察指標 觀察腹部彩超檢查方式與陰道彩超檢查方式的子宮肌瘤檢出率與子宮腺肌癥檢出率;同時,對子宮肌瘤患者與子宮腺肌癥患者的血流動力學變化情況予以對比,并進行影像學分析。
1.4 統計學方法 選取SPSS19.0軟件綜合處理信息數據,x2檢驗計數資料,通過率(%)對計數資料予以表示,t檢驗計量資料,通過(x±s)對計量資料予以表示,P<0.05時代表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陰道彩超檢查與腹部彩超檢查的檢出率對比 如表1所示,經手術病理檢查與影像學診斷確診的病灶數中,子宮肌瘤524枚,子宮腺肌癥有62枚,與腹部彩超檢查方式相比較而言,陰道彩超檢查方式的子宮肌瘤檢出率、子宮腺肌癥檢出率明顯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子宮肌瘤患者與子宮腺肌癥患者的血流動力學對比 如表2所示,子宮肌瘤患者與子宮腺肌癥患者的舒張末期血流速度(Vd)、峰值血流速度(Vs)無顯著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與子宮腺肌癥患者相比較而言,子宮肌瘤患者的阻力指數(RI)明顯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子宮肌瘤是一種女性生殖器官良性腫瘤,其主要由子宮平滑肌細胞膨脹性增大產生,通常為實質性球形腫塊,不同的子宮肌瘤在大小上也不相同。體積較小的子宮肌瘤大約在數毫米,體積較大的子宮肌瘤會附有仔瘤,呈分散分布,高發人群為30-50歲人群。子宮肌瘤在臨床上的癥狀主要為月經出現變化,腹部出現腫塊,患者發生不孕、噴血等一系列不良狀況,肌瘤體積若是比較大,那么會對患者的經期時間予以縮短,還會誘發不規則陰道流血狀況,導致患者的月經量增加[3]。
本研究中,陰道彩超檢查方式的子宮腺肌癥檢出率、子宮肌瘤檢出率分別為90.32%、96.18%,腹部彩超檢查方式的子宮腺肌癥檢出率、子宮肌瘤檢出率分別為67.74%、83.97%,兩種檢查方式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參考文獻
[1] 曾立輝. 子宮腺肌癥與子宮肌瘤臨床及超聲影像特征鑒別[J]. 現代醫藥衛生,2014,5(14):2168-2169.
[2] 劉輝,王淑麗,付琳. 經陰道超聲診斷子宮肌瘤和子宮腺肌瘤臨床分析[J]. 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3,21(05):171-172.
[3] Bo Zhang,Yuqing Sun,Lianghua Xia,Junyi Gu. Time-dependent flow velocity measurement using two-dimensional 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 and evaluation by Hagen-Poiseuille equation[J]. Australasian Physical & Engineering Sciences in Medicine,2015,38(4):755-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