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琴
摘? ? 要: 客家文化有獨有的特點,其中蘊含深刻的內涵和各種文化元素,從動畫設計視域下探討內涵豐富的客家文化元素,憑借新媒體、新技術助其文化得以傳承與發揚光大。
關鍵詞: 客家文化? ? 元素? ? 動畫? ? 應用
一、客家文化元素應用于動畫設計的目的與意義
任何文化的形成都有特定環境,這必定是與開創此種文化的人們的日常生活、人生信仰、思考問題的方式、活動范圍密切相關的,逐漸形成具有其區域特色的文化而有別于其他區域文化。怎樣將其融入動畫作品之中才符合新時代人們的審美要求?我們必須對數千年的民族文化進行有必要的提煉,讓其緊跟時代的步伐。
客家文化是亞洲范圍內的客家人一起創造的文化,指的是客家方言、客家山歌戲曲、民俗舞蹈、民間工藝、人文建筑、飲食等方面的文化。河源地區的客家文化毫無疑問是嶺南文化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河源地域承傳下來的客家文化足以說明東江流域曾經是客家人賴以生存的中心。搜尋嶺南文化的歷史過程,河源必定是一個繞不過的彎。現在的河源絕大部分地區是古龍川的一部分。古代的龍川是廣東最早的四縣中極具個性特色的一個,是嶺南地區人類文明重要的發祥地之一,溝通嶺南嶺北的要沖之一;古龍川更是滋生文化的沃土,是南越文化形成的搖籃,也是嶺南文化重要組成部分。自百越開始有了江浙地域的越民零星居住在少數民族之中。秦朝滅百越之后,把陜隴的人們遷到嶺南一帶,同時把陜隴先進的文化帶到了嶺南一帶。在這之后,只要中原地域發生戰亂,就會有漢族人為逃避戰亂遷居到嶺南。河源現存有許多客家文化的古跡,如圓形圍屋、四角樓、排屋,這些河源客家獨有的風格民居,集中反映了客家人在不同時期的獨特的文化。
動畫作為影視藝術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不僅具有商業價值還具有特定的文化價值。客家文化作為一種文化傳承,在中國歷史上具有較大的影響力,以致跨越了種族及國籍,是國際上客家人通用的語言。一部動畫片的題材其實已經決定了它的風格取向,對它的創新已經有了定位,對它的價值大小也有了一定的預知,對一部動畫片來說至關重要。如果我們能把客家文化元素在動畫制作中予以體現無疑是對其文化的傳承和推廣,就必將加深人們對客家文化的認知使其得到廣泛傳播。通過動畫媒介的傳播有利于對客家文化的宣傳,使其與時俱進地在原有文化基礎上進一步創新。
1.有利于對客家文化的研究和推廣
客家文化資源豐富,很多元素可植入動畫作品之中,例如河源區域客家各種不同造型的建筑、文化形式、客家音樂、服飾文化、飲食特色,如果動畫創作者在動畫設計中加入客家元素,就會使作品充滿神秘色彩,更加吸引受眾,并能加大更深層次的文化交流,激發更多投資者與藝術創作者對客家文化的熱情。
2.使設計更具有民族性和歷史感
當今時代隨著人們對文化的需求多元化,對動畫感興趣的人每年都呈上升趨勢,但是致力于客家文化動畫研究的創作者微乎其微。我們面臨的困境是怎樣激發動畫專業創作者和動畫業余愛好者對繼承和發揚客家文化的熱情,這是我們要探討的重點。因為長期以來客家文化動畫設計的課題研究還未形成體系。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在數字化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各種新生事物可謂層出不窮,改變著人們的日常生活方式和思考問題的方式;二是許多有代表性的民間文化并沒有吸引人們眼球的地方,在各種競爭中逐漸被世人淡忘,變成需要保護的文化遺產。客家文化的推廣,我們必須與新生事物相結合,利用動畫媒介傳播無疑是一種明智的選擇。因為帶有客家文化元素的動漫人物的開發可以引起青少年的青睞,并且在他們的文化需求中占有一席之地。我們要做的是把一些有特點的客家文化元素與動畫產業對接,讓青少年從小就知道客家文化是怎么一回事,對身邊的民俗有一定的了解。客家文化中有非常多優秀的元素等待我們挖掘,讓我國動畫產業在民族文化傳承中得以發展,使我國動畫形成獨有的特點而與國際接軌,從而展現中國動畫的文化魅力。
二、客家文化元素的分析與提煉
深入了解時下動畫文化產業的發展狀況,結合河源地區客家獨有的各種文化元素,與時俱進,挖掘文化精髓,探索新時代新文化的發展,展現客家獨有的文化動畫產業。對傳統文化元素進行分析與提煉,將河源客家文化元素提煉并融入動畫設計之中。大致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對河源區域的客家文化進行調研并有一定的了解,從中選擇河源客家文化獨有的且能應用到動畫設計之中的文化元素。二是對選擇的文化元素進行分類,從客家建筑、服飾穿著、日常用品等物質文化元素中提煉出造型、色彩、用材等給受眾以直接可觀、可觸摸的特征,將獨有的功能、施工工藝、造型結構等作為動畫畫面表現的重點;從河源地區客家語言、民風民俗等非物質文化元素中提煉出有助于動畫設計創作的元素。最后是選擇適合動畫設計創作的相關題材將客家文化元素與動畫設計創作題材相融合,創作出新的具有河源客家文化特點的動畫作品。
三、客家文化元素應用于動畫設計的方法
在眾多客家文化元素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客家服飾文化、客家民居建筑文化等。在動畫設計中借鑒其生活風俗及人物造型和場景風格等客家文化獨有的一些文化特征和客家藝術風格,必定能將客家民俗文化和生活環境在動畫故事中得以再現。
1.客家服飾與動畫角色造型設計相結合
動畫角色造型設計與種類繁多的客家服飾相結合可以設計出各種不同的具有客家風格題材的動漫角色。為了更好地進行客家風格的角色設計,必須了解當年河源區域客家人服飾穿著打扮的特點,寬大穿著輕松的大襟衫是河源區域客家人必須穿的上衣。客家人的“衫褲”也就是我們說的衣服。“衫”就是上衣,褲就是下面穿的褲子。古代客家人通常的裝扮是上身穿著大襟衫,下身穿著大襠褲。客家成年女子干活時的穿著裝扮是在腰間圍著一條圍裙,圍裙穿在大襟衫的上面,不可單獨穿著,圍裙的裙身上面到胸口部位,下面延伸到膝蓋部位,一般用耐臟的花布手工縫制而成。因為客家婦女不但要下地干繁重的農活,還要操持家里各種煩瑣的家務活,穿著圍裙干活可以避免里面的衣服被弄臟。對襟衫一般是短裝,是客家人除了大襟衫之外的另一種裝扮,方便男人下地干活,女性一般作為內衣和睡覺穿的衣服。客家人戴的帽子極具特色,天熱女人出門戴“涼帽”(涼笠)和天冷出門戴“冬頭帕”。在進行動畫角色設計時可以多借鑒這些服飾特點,才能更好地、更準確地進行有客家特色的角色設計。
2.客家民居與動畫場景設計相結合
“客家建筑藝術中圍屋有著獨有的特色,一般有江西南部的八角圍、半月圍、多角圍屋和國字形、口字形土的圍子,福建西部地區的方形、圓形土樓,粵北地區的四角樓、碉樓,廣東梅州帶有碉樓的圍龍屋、杠樓、圓圍、半月圍、八角圍、多角圍屋和方、圓土樓,以及城堡式圍樓和圍村等十多種類型”。河源的圍屋大多是方形的,與客家人其他聚居地建筑風格迥然不同。例如河源的群豐村位于紫金縣東南部,群豐村建筑大多依山面水,左右分開排列,蘊含我國古代“負陰抱陽”、“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河源紫金縣群豐村有30多座石壘磚砌的四角樓而且保存得相當完好,充分體現了河源客家古代民居的特點。河源市東源縣康禾鎮風景怡人的仙坑村,雖然地處偏遠但完好地保存著眾多客家標志性的方形圍龍屋,還有占地面積一萬多平方米的四角樓,還有一座造型特別的八角樓。當時是因為客家人為避難中原戰亂而遷居到嶺南地區,因受當地人排擠和欺侮,客家人在建造房子時自然要考慮防御功能,方形和圓形圍龍屋都建得像城堡一樣,具有極強的防御特征。一座大型的圍龍屋內各種生活設施齊備,它的外面墻體都是連在一起,除橫向平坦的場地兩端的斗門以外,幾乎不再有門戶的出入口,而且窗戶也是盡量往小設計,可見各種建筑都考慮到了防御功能。河源仙坑村的八角樓更加注重防御性,將客家圍龍屋的防御性發揮到了極致。仙坑八角樓建立于清朝乾隆年間,花了16年才建造完成,現在已經有250多年的歷史,是目前發現的廣東客家民居中保存最完好的建筑之一。為了加強防御功能,仙坑八角樓在普通方形四角樓的外圍又增加了一道四角城墻。它的建筑結構不以客家古民居中常見的圓形屋體構建,而是以四方形為造型,造得如同一座堅固的古城。石樓四個角分布著八座碉樓,有四座分布在房屋四角,另外四座分布在護城墻的四角,故稱八角樓。
我們的動畫場景設計教學可以從這些客家民居中挖掘很多內容,設計出具有本土特色的動漫場景。動畫電影《大魚·海棠》和動畫電視系列片《牛牛和妞妞之土樓探險》中的場景就是應用了客家文化元素最好的例證,從這些動畫片中的設計場景可見其余客家文化元素的完美結合,充分展現了客家民居建筑獨特的藝術風貌,從片中可以感受到古代客家人的生活環境及民風、民俗文化。如果我們在動畫設計中也運用這種背景,還有動畫中角色的衣著打扮、場景環境展示河源地區的客家文化,將其與動漫產業緊緊地聯系在一起,都給觀眾一種身臨“奇”境的感覺。這些元素的運用使動畫充滿客家氣氛,讓人回味無窮。
3.客家文化元素情感體驗的創造與應用
可以在動畫設計中巧妙地應用一些喜聞樂見的客家文化元素,讓動畫作品帶有一定的民族特色。我們河源可以將客家文化元素與地域現有物質結合在一起,比如將客家的文化元素印在竹子制作的旅游用品上,使得小小的旅游紀念品既有獨特的造型又有寓意深刻的客家文化特色。現實生活中的種種同樣可以搬到動畫熒屏上。可以根據動畫片的需要提煉客家文化元素進行再創造,把客家文化傳統經典的元素應用到動畫、漫畫或者場景設計之中,把文化變成虛擬世界中有血有肉的角色與生活場景。動畫設計中對傳統題材的改編是為了更好地展現其藝術效果,讓傳統的客家文化題材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生機與希望。將客家文化元素擬人化是最常見的手法,動畫設計創作可以將各種不同的圍龍屋的整體造型設計成各種不同的動畫角色的頭部,弱化細節,強調主體。圍龍屋上的窗戶可以聯想成角色的眼睛,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必須有特點。再加上符合角色特點的四肢,一個活蹦亂跳的角色躍出畫面。圍繞這一角色還可以進一步開發動漫衍生產品。客家文化與動畫的結合,衍生產品是文化產業發展的重頭戲,我們可以在動畫故事性感受延伸產品的吸引力,有故事的延伸產品更能體現客家的地域特色和文化象征。客家建筑藝術與動畫藝術的結合,可以把各種不同的造型建筑虛擬化成動畫形式的場景,再加入客家的歷史、傳說、習俗進行影視藝術再加工,必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而別具一格。
動畫文化是當今時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動畫片以獨特的表現方式贏得了人們的喜愛,尤其是廣大青少年兒童。將河源獨有的客家文化元素與動畫設計相結合極具文化價值與經濟價值,對河源客家文化的推廣和傳播意義非凡。由此可見,動畫既是再現客家千百年文化的載體,又必須承載著推廣客家文化的重擔。如此,我們一定要挖掘客家文化中獨具特質的元素將其融入動畫作品創作之中,這樣帶有客家文化元素的動畫必定會別具特色,這樣帶有客家文化特色的原創動畫作品受眾才會真正感興趣。
客家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它的創新對民族精神培育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時是加快客家文化區域經濟建設的一種新手段。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現代數字媒介、動畫技術與客家傳統文化的融合,可以在全球范圍內傳播客家傳統文化,讓更多的人了解客家文化、喜歡客家文化。
參考文獻:
[1]劉珊,周宇.客家文化元素在玩具設計中的應用——以圍龍屋為例[J].裝飾,2011(7).
[2]羅潔.文化內涵與動畫產業結合運用的分析與思考——以贛南客家文化為研究核心[J].大眾文藝,2010(11).
[3]張玉文.基于SWOT分析的客家民俗文化旅游開發[M].南昌:江西師范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