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全
【摘 要】醫療質量是醫院的核心,是對醫療服務優劣的客觀評價。在新醫改的形勢下,醫院的醫療管理質量備受人們關注。現代醫療質量的弊端,影響著醫院聲譽的建設,為此,醫院應注重醫療質量管理和全體醫護人員的人文素質和專業技能的培養。本文旨在在新醫改形勢下,對醫療質量管理的現狀和存在的一些弊端進行簡要描述,并給予有效措施,以供參考和研討。
【關鍵詞】醫療質量管理;新醫改;對策研究
【中圖分類號】R19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2--01
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醫療市場的競爭也愈加激烈。隨著新醫改的不斷深入,醫療整體水平取得了重大進步,但是醫療質量的弊端也隨之暴露出來,例如:患者的醫療費用如何進一步降低,醫護人員的態度如何進一步改善,醫院的醫療水平如何更快地提高等。醫院醫療質量的優劣,對醫院的整體評價有很大的影響。生存是人最基本的權利,生存的基礎在于健康,而人們的健康與國家的醫療事業緊密相連,努力完善醫療保障制度,是國家和醫療機構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創建良好的醫療環境,為廣大人民和國家醫療事業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
1 新醫改下醫療管理的現存問題
1.1 基層技術人員短缺問題 據統計,各衛生機構和專業公共衛生機構的人員太少,人才引進困難,遠不能滿足現在的工作需要,醫護人員的短缺,加大了在崗職工的工作量,員工的正常假期得不到保障。又因常年的城鄉二元化結構,資源配置極不合理,造成城鄉醫療環境和整體水平存在明顯的差距,大部分的專業技術人才,專業醫療設備集中在市區,鄉鎮醫藥器材,人才的短缺問題,沒有得到本質的解決。同時,人才培養和評估系統不完善,由于醫療機構要根據編制數設崗,很多醫療衛生單位的中級,高級職稱醫護人員面臨無崗可聘的情況,不能獲得相應的待遇,挫敗了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可能導致人才外流的情況。
1.2 醫療保險未能完全落實問題 隨著醫療保險的改革與實施的不斷深入,醫院的管理也進入了新時期,穩定的病人量使醫院的資金收入趨于穩定,醫院的醫療管理也被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考慮到醫院之間的競爭,一些醫院從自身的利益出發,未能達到這些要求,不按規定實行醫保制度,在患者的費用緩解做手腳。大多患者都有免費醫療觀念,此時,醫患之間的矛盾就更加激化,醫療費用糾紛也就越來越多。
1.3 管理模式問題 我國當代醫院的管理模式仍比較落后,設計理念還停留在計劃體制時期,未能在根本上實現轉變,落后于社會整體的發展。醫院的管理水平凸顯著醫院的發展情況,為順應新時代,新政策的進行,醫院管理模式也需要多層次,全方位地發展,但是我國現存情況恰恰與之相反,它以醫療質量為主,忽略了在醫療服務方面的重要性,在市場經濟飛速發展的背景下,這種管理模式不能滿足廣大人民的需要,也達不到現代醫療的要求。
1.4 醫療質量問題 一個較為優秀的醫院,需要醫療質量和質量意識兼備,以追求醫療質量的發展。質量意識在于醫護人員,有些醫生沒有責任意識,忽視法律條規,對于醫療事故不反思,不彌補,持態度冷漠,對醫療技術也不革新,采取舊辦法治療新的疾病,成效不明顯,加重醫患之間的矛盾。
1.5 醫療資源配置問題 政府投入的醫療配置資源存在不均衡性,政府長期重視城市大醫院,醫療機構,而對農村小醫院,公共衛生投入較少,雖然現在政策的提出對這一現象有了改善,但城鄉存在的差距仍很明顯。縣鎮醫院的醫療水平,尚未能滿足鄉鎮居民相當患者的需要,患有嚴重疾病或疑難病癥的居民,只能到大城市去治療,導致城市看病患者集中,醫療資源緊缺,鄉鎮居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集中爆發,醫療問題弊端百出,引發醫療事業的恐慌。
2 加強醫療質量管理的措施
2.1 重視鄉鎮醫院醫護團隊的建設和培養
當前鄉鎮醫院醫療設備條件薄弱,職工待遇水平居下,交通方面不便利等原因,導致大多醫學高校畢業生不情愿到基層去工作,人才稀缺,醫療水平也就得不到提升。為解決這類問題,有關領導更應該展開積極的調查,并采取相應的措施。例如加大對醫學高校畢業生的待遇水平改善,鼓勵鄉鎮在職醫護人員去大城市進行深造培訓,每年展開大型講座培訓,制定培養計劃和獎罰制度,鼓勵各醫護人員不斷學習,提升職業修養和專業技能,使醫院的整體質量實現提升。
2.2 加強醫療制度的落實
醫院應該根據自身的情況,制定出比較完善的醫療規章制度,作為醫護人員日常活動的行為準則,醫療規整制度的實施情況,又從側面展現著醫院的醫療質量優劣。所以,醫院有關部門應加大對制度的實行和監督,結合實施后的效果,對制度進行合理的調整,不斷進行完善,達到以制度來約束和監督醫護人員的目的。隨著醫療相關法律的完善,醫院必須加大對醫療保險金和藥品出入流程的監督管理,確保國家的醫療保險金充分被患者所利用,使醫療效果達到保障。
2.3 完善醫院的考核評估體系
完善醫院的考核評估體系,是醫院管理最為重要的環節之一。對不同科室采取不同的評估方法,及時對出現的問題進行糾正,加強管理制度的落實,從根本上提高醫療質量水平。可以采取以下幾種方法:第一,科室單獨設置制度,上下級分級管理,互相監督,明確不同級別的任務,提高辦事效率;第二,保障評估審核的多樣性,將不同階段的考核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并對實際應用情況進行分析,完善規章制度;第三,加強賞罰的力度,提高醫護人員的積極性,使制度最高效率地落實下去。
3 總結
醫療質量管理是我國醫療事業健康進行的保障,與我們每個人的利益息息相關,即使新醫改后在醫療事業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但醫療管理工作仍存在諸多問題,需要醫院的有關領導去仔細觀察,用心去發現醫療質量存在的問題,采取相應的措施,不斷進步和完善。通過醫院自身整體醫療質量的提升,使醫院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同時給患者提供良好的醫療環境,為國家醫療事業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
參考文獻
武芳,伍祥林.新醫改背景下醫療質量管理工作的實踐與效果[J].中國衛生產業,2018(10).
譚本才.淺談醫院發展策略抓好醫療質量管理[J].醫學信息旬刊,2010,23(8):3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