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春旸
摘 要:在電子信息技術發展的過程中,“互聯網+”產業逐漸興起,并且會直接對新時期服務產業及信息技術產業造成一定影響。“互聯網+”實際上是依賴現有的互聯網平臺,增添了很多種業務,并且融合多行業特征,為競爭越發激烈的各個企業提供了更多發展機遇,筆者依據實際工作經驗及相關文獻資料的記載,首先分析傳統企業戰略管理模式中存在的問題,而后提出一些企業戰略管理創新方法,希望可以對戰略管理效率及效果做出一定保證,從而也就可以推動我國社會各個行業相關企業逐漸走上一條穩定發展道路上。
關鍵詞:互聯網+;企業戰略管理;創新途徑
一、“互聯網+”背景下分析企業戰略管理創新途徑的意義
“互聯網+”這個概念是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當中明確提出的一個概念,其所說明的是互聯網逐漸在國民經濟領域當中占據更為重要的地位。物聯網、云計算以及大數據和我國傳統企業相互融合的背景之下衍生出來很多現代化互聯網企業,這種變化是在互聯網背景之下產生的。現階段各個傳統型企業都已經遭受到了互聯網新興企業的服務及產品的沖擊。所以傳統企業假如想要在互聯網背景下展現出來比較強的適應性,那么一定是需要依據“互聯網+”時代當中的實際需求,積極地開展改革工作。
二、創新管理獨具的戰略價值
首先,“互聯網+”展現的是傳統路徑之下的管理挑戰,會對現階段我國社會各個企業造成一定影響。在嶄新網絡局面當中,消費者如果想要購買一種產品,可以使用更為簡單的流程來選購。互聯網的衍生促使可供選擇的商品范圍逐漸擴大,并且傳統型企業在各種市場中占據的份額也被分流。在此基礎上可以發現的是,傳統型模式對原有營銷模式造成沉重的沖擊,也會不符合時代特征的營銷途徑進行限制。假如企業仍然想要像以往一樣在市場當中占據比較大的份額,在越發激烈的競爭當中展現出來自身的優勢,那么就需要開展創新工作。不單單應當重視“互聯網+”附帶的各種沖擊,也應當在“互聯網+”時代當中把握好機遇。
其次,嶄新時代當中出現的“互聯網+”重視的是去催化各種新生產業,促使傳統型產業發展速度得到大幅度提升。依據相關調查工作得到的結果顯示,截止到去年年底為止,多達15%的電子類商品出現同比增長態勢;網絡上于服務相關的零售金額超過8000億元;通訊類器材銷售量以年均40%的速度提升。在既有經濟架構之下,互聯網促使本原產業的發展,也帶動了多層面的消費。比方說在去年,智能網絡和長久的發展趨勢相互融合,TCL在此背景之下市值得到大幅度提升。TCL銷售的手機數量非常多,展現出來十分迅猛的發展速度。針對各個傳統企業來說,都應當擺脫傳統認知及銷售途徑對自身的影響,以便于可以成功升級。
最終“互聯網+”構建出來跨界情形的彼此協作,展現出來了無限的可能。依據現階段我國實際情況,經濟發展過程中使用到的途徑仍然沒有發生本質變化。各個行業之后接受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引導,才可以對自身的產業鏈進行整合,構建出來創新型鏈條。各個傳統行業的業態也應當進行更新,找尋出來適應性比較強的服務模式。例如,現階段我國醫療資源的分布情況并不是十分均衡,因為醫療信息不對等,所以就醫過程中遇到各種問題影響的幾率比較高。但是網上醫療模式實際應用的過程中,妥善解決了這些問題。醫院當中配備網絡,實現跨界協作目標,可以對信息交流溝通活動的樹立開展做出保證,讓環節享受到更多的便捷性服務,患者在智能服務的引導之下就醫,節省下來很多時間和精力,促使醫療事業走上一條可持續發展道路上。
三、“互聯網+”背景下現代企業戰略管理創新中的缺陷
在進入到改革開放的嶄新經濟發展時期當中之前,我國范圍內實際上還沒有企業這個概念,直到進入到改革開放的嶄新經濟發展時期當中,我國大量吸收外國文化之后,才逐漸衍生出來企業管理這個概念,但是卻沒有相應的理念作為支撐。我國企業管理基本上是國外管理方法為基礎,企業本身并沒有形成獨特的企業管理文化。在“互聯網+”背景之下,倡導的是將消費者放置在中心地位上,盡可能促使消費者的需求得到滿足,獲得消費者的認可,從而也就可以在市場當中占據更多的份額。截止到目前位置,我國仍然沒有形成系統的管理理念,很多企業使用到的仍然是將自我放置在中心地位上的管理模式,因此我國企業戰略管理創新領域中自然存在一定缺陷。企業戰略管理創新力度直接關系一個國家是否擁有獨特的企業管理模式及理念。標準化管理理念實際應用的過程中,可以讓企業在實際運行的過程中遵循一定標準解決問題,促使問題解決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之下,企業標準化管理理念呈現出來一種缺失的態勢,會在企業實際運行的過程中造成一定負面影響。
傳統企業組織管理架構一般是金字塔多層管理結構,但是在“互聯網+”時代當中,這種傳統型組織架構在變化性比較強的市場中越發不適應起來,也會在企業管理創新的過程中造成一定負面影響。
四、“互聯網+”背景下企業戰略管理創新途徑概述
1.重視對管理理念的創新
傳統企業管理的重點是重視產品及其面對的各個廠商。這種管理思路實際應用的過程中,可以促使企業規模拓展速度得到大幅度提升,優勢是成本較為低下,“互聯網+”的出現讓這種優勢被淡化,帶來了更為多樣化的競爭態勢,為了能夠向用戶提供個性化服務,企業一定是需要在原有調控和管理的基礎上進行創新,這是因為企業管理和創新的本質其實就是企業秉承的理念。如果想要對理念進行創新,首先應當將以往一段時間當中積累下來的錯誤認識消除掉,逐步構建出來開放和供應的理念,以便于能夠融入到更為廣闊的互聯網市場經濟領域當中。
2.在原有企業營銷模式的基礎上進行創新
在“互聯網+”時代當中,企業開展營銷活動的過程中,不單單是需要推銷企業的產品及服務,還應當和用戶之間構建起來持續的互動,逐步將各個用戶轉化成企業的推銷者。在信息技術發展和應用速度逐步提升的背景之下,企業和用戶之間的交流溝通也顯得更為方便一些,二者之間的關系不再簡單的是生產者和消費者關系,因此企業應當更為重視用戶購買產品之后的體驗。用戶體驗指的是用戶在使用產品過程中得到的感受,其所重視的是實用性及舒適性。這是一種將用戶作為導向,企業和用戶之間構建起來互動關系,通過用戶的感官體驗來獲取用戶的實際需求,依據用戶實際需求來對企業生產模式進行優化調整,積極邀請客戶參與到企業產品研發、設計及生產等環節當中,以便于可以讓用戶得到更好的情感體驗,促使企業在實際運行的過程中得到更多客戶的認可。在此背景下可以了解到的是,在“互聯網+”時代當中,企業是應當更加重視用戶體驗,構建起來良性互動關系,以此為基礎才可以推動企業逐漸走上一條穩定發展道路上。
五、結語
依據上文中的敘述能夠了解到的是,在“互聯網+”背景之下,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速度大幅度提升,因此傳統企業生產經營模式處于一個瞬息萬變的環境當中,并且遭受到了沉重的市場沖擊。在“互聯網+”背景之下,傳統企業一定是需要達到一種相互協調的態勢,才可以對自身運行穩定性做出保證,并且各個企業之間的界限也會越發模糊起來,最終真正意義上融為一體,各個傳統企業如果想要走上一條穩定發展道路上,不單單是需要在互聯網信息技術發展和應用的過程中把握機遇,還應當敢于將自身存在的問題找尋出來,積極的使用適應性比較強的措施解決問題,以一種積極向上的態度來迎接“互聯網+”時代,促使企業在嶄新時代背景之下逐漸走上一條穩定發展道路上。
參考文獻:
[1]張志剛.企業文化與企業管理創新探討[J].中國集體經濟,2018(24):24-25.
[2]劉麗華.供電企業管理創新性的相關分析[J].中國市場,2018(24):81-82.
[3]徐二明,李維光.中國企業戰略管理四十年(1978-2018):回顧、總結與展望[J/OL].經濟與管理研究:1-14[2018-09-12].https://doi.org/10.13502/j.cnki.issn1000-7636.2018.09.001.
[4]崔俊英.企業文化創新對企業管理創新的影響探討[J].經貿實踐,2018(15):225.
[5]韓晨,高山行.政府支持提升國有企業管理創新的作用機理和情境調節[J].管理學刊,2018,31(03):2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