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加翠
【摘 要】 在聾校語文課程教學中,充分挖掘教材中體現的情感教育素材,融入對于學生的積極引導,讓情感教育的功效充分體現出來,透過語文課的教學實現對于學生情感認知能力的培養塑造。本文對此進行了分析研究。
【關鍵詞】 聾啞學校;語文;教學;情感教育;滲透
在針對聾啞學校進行語文課程的教學時,為了讓情感教育更好地滲透與融入,教師不僅要對學生采用合理的引導方法和模式,也要采取合適的教學實施策略。對這部分特殊的學生群體,他們雖說有先天缺陷,但是他們的情感感受能力和普通學生一樣,甚至會更加敏感。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一些基本特質,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創設合適的教學開展模式與實施策略,在語文課程的教學中充分挖掘教材中體現的情感教育素材,融入對于學生的積極引導,讓情感教育的功效充分體現出來,透過語文課的教學實現對于學生情感認知能力的培養塑造。
一、創設激發學生情感的教學情境
情感教育融入課堂的方法有很多,在不同文章的教學實施中,適合采取的教學模式有所差異,教師首先需要進行合理的教學模式的選擇。對于那些本來就包含情感的文章,教師在組織教學時要善于挖掘文本中的情感素材,要體現出文章對于學生的感染力,讓學生在情感教育的依托下形成更深入的文本學習感受。有的文章教師還可以采取情境創設的方法來組織教學,在有效的情境依托下,讓學生更快地融入文本的故事情境中,能夠形成更加直接的對于文章的理解感受。教師可以多發揮圖片、視頻對于文本教學的輔助效果,聾啞學生雖說無法表達,或者是聽不到聲音,但是那些感人至深的畫面仍然能夠帶給他們很深的觸動,能夠充分實現對于學生內在情感激發的效果。
如我在教學《十里長街送總理》這一課時,運用長安街上滿頭銀發的老奶奶、一對青年夫婦、一群淚痕滿面的紅領巾的一組特寫鏡頭的投影,加之總理靈車通過長安街緩緩前進的電視錄像,迭合哀樂再現了與周總理告別的感人情景。在特定的情境中,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也水到渠成,此時教師再抓住這一時機,激發學生想象總理生前與人民群眾在一起的情景,學生的情感感受自然會更為直觀與強烈。利用情境創設的方法來滲透情感教育,這是一種非常實用的模式,并且可以起到非常理想的教學效果。在特定情境的依托下,學生能夠形成更加深刻的文本學習體驗,尤其是對于情感充沛的文章,學生更能夠在情境依托下加強對于文章情感的理解與感受。這樣的背景下,學生不僅會對于文章的學習印象更深,情感教育的目標也可以有效達成。
二、體現對于學生思維的激發鍛煉
情感教育可以形成不一樣的教學側重點,有的文章,教師要注重對于學生思維的激發,讓學生在活躍思維的伴隨下形成更深入的文本學習感受,以這樣的方式發揮情感教育的內在功效。教師要善于結合文本教學進行適當的發散延伸,要對于文本的主題進行深入挖掘,引導學生多分享自己的學習感受與體驗。當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尤其是學生的思維十分活躍后,大家內在的積極情感會更好地受到引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會更強,透過文章的學習受到的感染與觸動也會更強。在這樣的背景下,不僅充分體現了語文課程教學中的情感教育,也很好地訓練與活躍了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可以從文章的學習中更好地鍛煉成長。
如在教學《落花生》這篇課文時,文本學習結束后,教師可以設計一個發散延伸的學習環節,可以讓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自己要做一個怎么樣的人,讓學生在沒有教師的幫助下說一說、寫一寫,通過鼓勵的方式激發學生說的興趣,讓學生多說多練。一部分有能力的學生寫出的句子包含著深刻的含義,也談到了自己對生活的夢想,這樣學生的創新思維也得到了發展,大家可以在這種話題的討論中形成更強烈的文本學習感受。當學生的思維在課堂上十分活躍時,學生的內在情感才更容易被激發,這時情感教育的滲透效果也會更為理想。
三、充分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
想要進一步加深學生的文本學習體驗,激發學生內在的情感共鳴是一個很好的教學方法,也是滲透情感教育的一種有效策略。教師在組織設計教學過程時,要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產生對于文本描繪內容的感同身受的感覺。可以在文字的剖析中配以圖片、視頻,還可以通過和學生的溝通交流來實現對于學生的啟發,展開對于學生內在情感的調動。這樣的背景下,整體的課堂教學氛圍會更加活躍,學生會更深入地融入教學氛圍中,會更容易感受到文本傳達出的情感。情感教育的目標不僅可以良好達成,學生也可以形成對于所學文章的更加生動立體的整體感受。
如教學《飛機遇險的時候》,教師在文本講授時可以用圖片、大字課文作為教學輔助,讓學生一邊看圖一邊講解,并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加深學生對重點詞句的理解,體會文章中的情感表達。這樣的方法避免了單一的講釋教法的乏味感,調動了學生的情感。教師還可以在一些重點詞句的剖析中來進行情感教育滲透,比如,緊緊抓住課文中“周恩來同志馬上解下自己的傘包給小楊眉背上,還親切地鼓勵她說:‘孩子,不要哭,要像你爸爸那樣勇敢堅強,同困難和危險作斗爭!”讓學生理解與感受文章中的情感。此時,學生為之動情,整個身心沉浸在周總理在生命危難時對青少年的關懷之中。以這樣的方式來組織文本教學,學生不僅會更充分地沉浸在文章的情感表達中,也會加深對于文章的理解感知,在這樣的背景下,學生內在的情感共鳴才會更為強烈,這樣才能讓情感教育在語文課堂上有更充分的滲透。
【參考文獻】
[1]周菊.知己知彼才能互動生成——以《看企鵝》教學為例談聾啞小學語文生本教學[J].新課程(上),2015(11).
[2]馮青山.特殊教育學校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6(03).
[3] 張麗君,李娜.小學語文促進聾學生語言發展的策略思考[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7(05).
[4]于紅娟.對小學語文特殊教育的幾點建議[J].情感讀本,2017(02).
[5]金春鳳.特殊教育學校如何讓學生有效學習小學語文[J].情感讀本,2017(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