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琳
【摘 要】藍墨云班課是在移動互聯網環境下的一種及時互動的移動教學新模式,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與方法,使手機變成了學習工具,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文章結合在《網絡安全技術》課程中使用藍墨云班課的經驗,對其在高職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藍墨云班課;混合式教學
中圖分類號: G43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8)32-0182-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32.084
【Abstract】Blue Moyun Class is a new mobile teaching mode with timely interaction under the mobile Internet environment,which changes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and method,makes mobile phones become learning tools,and improves students'learning enthusiasm.Based on the experience of using Blue Moyun class in the course of Network Security Technology,this paper analyses and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Blue Moyun class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Key words】Blue ink cloud class;Mixed teaching
《網絡安全技術》課程是高職院校計算機網絡專業必修課。本課程實踐性較強,側重考察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在教學中通常采用項目化教學方法。教師將一個知識點通過項目進行講解示范,然后學生進行實踐操作練習。在傳統的教學形式下,學生缺乏課前預習的意識與習慣,課堂上缺乏師生間的交流與互動,學生不愿主動提問,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
藍墨云班課是在移動互聯網環境下的一種及時互動的移動教學新模式,通過移動網絡和云服務平臺,用手機組織教學,實現課堂內外信息的即時互動。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可以利用碎片時間隨時隨地進行預習、學習、復習。課上,學生可以利用手機查看教學內容,和老師同學進行交流討論。課后,學生在手機上完成相應的作業,可以與別的同學交流討論,教師可以隨時對教學過程進行評價。藍墨云班課將傳統教學模式和在線教學優勢結合起來,形成一種“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教學,二者優勢互補,從而獲得更佳的教學效果。
1 藍墨云班課在教學中的優勢
1.1 豐富的資源供學生提前預習
課前,教師通過云班課平臺向班級學生推送教學資源和學習任務,便于學生課前預習。教學資源包括教案、圖片、PPT課件、微課視頻、網頁鏈接等,豐富的資源可以滿足學生的預習需求,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
1.2 課上節省點名時間
學生的出勤率是保障教學質量的基礎,藍墨云班提供了方便快捷的簽到模式,學生每次課在30秒內可以完成一鍵簽到或手勢簽到,大大減少任課教師逐一點名的時間,同時將學生到課率自動計入系統,有利于課堂的教學組織與管理,方便了解學生動態,有利于督促學生。
1.3 實現過程性考核
藍墨云班課的課堂表現、日常測試、答疑討論、作業和任務等都可以隨時記錄學生的學習過程,并將結果用分數呈現,簡潔方便,實現了真正的過程性考核。
1.4 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根據學生的自身情況與學習狀況,給出經驗值,讓學生自身參與資源的查找,參與課堂的提問與活動,準確完成各種測驗,在以往的課堂中,學生不能接觸電子設備尤其是手機,在藍墨云班,手機是課堂學習的一種工具,對于學生而言有著更重要的交互作用,可以提高學生的上課積極性。
2 藍墨云班課在教學中的應用模式
2.1 課前導預習
師生在手機上下載藍墨云班課APP,教師創建云班課,學生用教師提供的邀請碼加入班課。教師將教學資源(教案、圖片、PPT課件、微課視頻、相關鏈接等)上傳至班課資源庫,通過通知功能提前給學生布置預習任務,學生查看教學資源對課程內容進行學習,有問題可以和老師和同學們及時進行交流和討論。對學生預習效果進行分析統計,為教師后續的課堂教學準備提供依據。
2.2 課上導學習
(1)考勤簽到。藍墨云班課改變了傳統的點名形式,學生通過教師現場給的手勢簽到或一鍵簽到的方式完成考勤,不在課堂上的學生無法知曉教師提供的手勢密碼。這樣可以快速完成每堂課的考勤,保證了課堂的出勤率,也提高課堂趣味性。
(2)課堂表現。教師利用云班課資料,每講解完一個知識點,利用“搖一搖”功能進行隨機提問,可以設置搶答環節、課堂討論、投票等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或者是利用“頭腦風暴”的功能,讓學生鞏固重要的知識點。創新互動增強了課堂的趣味性,學生回答完問題后立即得到相應的經驗值,限時測驗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果。利用教學動畫視頻解決學生共性問題,化解了教學難點問題。
2.3 課后導鞏固
教師在課后利用云班課發布作業,讓學生用手機提交作業。學生按時提交作業,對課堂學習內容進行鞏固,并獲取經驗值,同時,學生也可以互評,并通過答疑討論區與大家交流學習心得。
2.4 考核評價
在云班課模式下,課前預習、考勤簽到、課堂參與、答疑討論、課堂測驗、學生的經驗值等情況都能及時統計,并以量化的形式客觀、公正地給出平時成績。此外,教師可以通過“投票問卷”功能組織調研活動,了解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還可以自己設計問卷,進行教學調研,在云班課中直接獲取結果,不斷提高教學水平。考核貫穿整個學習過程,課前預習結果測驗、課堂表現和答疑討論、課后在線作業等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對過程和結果進行考核評價,有效促進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 問題和思考
3.1 對學生的自控力要求比較高
藍墨云班課手機是重要的學習工具,同時,就會有部分同學自控力不夠,會用手機耍微信、玩游戲,做一些與學習無關的事情。在課堂上還需要教師進一步的關注和監督,及時提醒學生投入學習。
3.2 資源可以復制,幾個平行班可以進行復制
在教學過程中教授三個平行班,在上傳資源和添加活動時需要每個班都操作一遍,如果可以同時復制班課資源到平行班會減少教師的一些準備時間。
3.3 對教師要求比較高
傳統授課教師備課時只要寫好教案,在課堂上教授就可以,混合式教學對教師的要求較高,除了要備課外,課前需搜集資料進行上傳,提醒同學進行預習。還要巧妙地設計每一個環節和課堂上的每一個活動,增強學生的參與度,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課后還要跟學生進行交流并對學生學習過程進行評價。
藍墨云班課作為信息化的工具,把手機從“低頭的工具”變成了“抬頭的利器”,整合了大量的教與學思想和技巧。相信隨著課堂改革不斷地推進和實踐教師的加入,會涌現出更多的可能性,我們拭目以待吧。
【參考文獻】
[1]倪亮,李向東,潘恒,夏冰,潘磊,鄭秋生.《網絡安全技術》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6(4):55-57.
[2]張軍強.高職計算機網絡安全課程教學改革[J].教育與職業,2014(10):25-27.
[3]王玉曄.計算機網絡安全課程教學的探索與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5(29):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