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軍
摘要:新課程改革已全面進入教育領域,“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也得到了全面普及,在教育工作中,學生的地位得到了有效提升。體育教學是初中生綜合素質教育體系的重要構成,因為教育的最終目標是為了實現學生的個性化成長。初中體育教育改革既滿足了素質教育的發展需求,又迎合了學生自身成長的需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打破傳統教育模式的制約,改變傳統體育教學過于刻板和模式化的弊端。
關鍵詞:初中體育 個性培養 策略
初中體育課程為高素質人才培養創造了堅實基礎,然而,當前體育教學仍在沿用整體化的傳統教學模式,導致學生的個性培養沒能夠得到足夠重視,很多學生對教師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并不感興趣,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效率。
一、初中體育教學培養學生個性的必要性分析
初中生正處于身體和心理發育的關鍵時期,教師運用科學的教學方式,能有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而初中生的自我意識逐漸形成,如何有效引導學生個性發展,已成為教師最應關注的問題。
1.有助于學生長遠發展
體育教學對于學生的全面成長具有重要意義。我國正在實施全面推展人才強國戰略,國家發展離不開大量高素質人才的支持,體育教學更是人才培養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個性化培養能夠激發每個學生的創新意識與成長能力,有助于學生在未來堅持自己的個性,有效實現個人的可持續發展,這對初中生的長遠發展具有顯著影響。
2.有助于學生適應社會
初中生正處于義務教育階段,而學習在他們人生中僅僅占據了一部分時間,學生必將在未來走入社會,體育教學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接觸社會,加強團隊合作與實踐。學生個性培養能有效提升學生的自我意識與集體意識,促使學生在堅持自身個性的同時,展開有效的合作與配合。堅持不懈的精神與團結協作的意志是學生融入社會的有力武器,這將促使他們更好地成為社會成員。
3.有助于學生自我提升
初中生的成長與發展是循序漸進的過程,他們需要通過不斷認識、學習、接觸、積累,才能夠實現個人成長。學生的個性培養能夠針對學生的差異,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幫助學生實現自我提升。個性培養能夠幫助學生發現自己的特長與優勢,進而基于個人優勢開展創新實踐活動,幫助學生實現自我提升。
二、初中體育教學中學生個性培養的策略
當前,初中體育教學模式依然較為固定,教師所采取的教學方式趨于統一。然而,體育教師應充分了解學生個性培養的重要性,進而采取有效的教學方式,實現學生個性培養。
1.高度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
初中體育教師要積極領會體育教學新課程改革的主要方向與具體內容,高度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重視學生的成長與發展需要,從教育理念方面保持對學生個性培養的重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敢于嘗試新的教育理念與方式,根據學生個性發展需求,制訂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案。
2.給予學生發揮個性的空間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要積極促進學生個性發展,賦予學生更多自由發揮的空間。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根據課程要求完成統一的教學內容,還要給予學生自由選擇的空間,根據學生的個性化差異,將他們分為小組模式,在不同小組中采取不同的教學內容。這有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確保學生能夠在體育課堂實現個性發展。
3.實現課堂內外教學的融合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重視課堂內外的結合,并給予學生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體育運動能夠有效涵蓋學生的成長生涯,良好的運動習慣與運動精神的形成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未來的生活與工作。因此,體育教師不僅要利用課堂機會開展學生個性培養,還要引導學生根據個人特長及個人愛好,參與更多的課外體育運動,使得學生的體育興趣能夠被充分激發出來。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掌握學生個性發展特點,根據學生的具體學情,給予學生充分發展的空間,實現課堂內外教學的融合,助力學生的終生成長。
參考文獻:
[1]孫傳連.初中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個性發展策略探討[J].當代體育科技,2017,(25).
[2]戴軼人.對初中體育教學中如何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的研究[J].科技資訊,2016,(26).
[3]張飛鶴.淺談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如何發展學生的個性[J].當代體育科技,2015,(21).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東縣馬塘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