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燕


[摘要]目的 研究心理護理對面部熱燒傷整形患者心理狀態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3年12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46例面部熱燒傷整形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取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各73例。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患者給予心理護理方案。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后的心理狀態、臨床療效和護理滿意度的情況。結果 經護理干預后,觀察組焦慮及抑郁、敵對、恐怖、人際關系敏感和強迫狀態、精神病性和其他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的軀體化與偏執心理狀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總滿意率(98.63%)明顯高于對照組(83.5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面部熱燒傷整形患者,運用心理護理干預其臨床效果顯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提高護理滿意度,促進醫患關系。
[關鍵詞]心理護理;面部熱燒傷;整形;心理狀態
[中圖分類號] R64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8)12(a)-0177-03
頭面燒傷患者均會出現疼痛、腫脹、聽覺及視覺異常等癥狀,然后出現心理恐懼和焦慮等負面情緒,會十分擔心自己的面部恢復情況,尤其是青年患者,多因意外事故造成。而頭部的淋巴血管十分豐富,會影響患者治療后的美觀程度,從而出現焦慮或抑郁等負面情緒,當情緒不穩定時,可出現自殺行為,對此需重點關注患者的心理狀況,進行有效調節,從而達到減少治療難度的目的[1-2]。所以及時地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況,并對患者的燒傷情況作出全面的評估變得尤為重要。有學者研究指出臨床心理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況,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以更好的狀態配合各項醫護工作[2]。本研究從心理護理的角度分析面部熱燒傷整形患者的心理狀態,并比較常規護理與心理護理對患者護理狀態、療效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2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46例面部熱燒傷整形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73例)與觀察組(73例)。對照組男47例,女26例;年齡18~64歲,平均(26.24±5.68)歲;高溫燒傷44例,電燒傷12例,化學品燒傷6例,其他11例。觀察組男49例,女24例;年齡17~65歲,平均(26.31±5.72)歲;高溫燒傷46例,電燒傷10例,化學品燒傷7例,其他10例。納入標準:①患者燒傷面積均為1%~76%,經嚴格檢查,均符合面部熱燒傷整形診斷標準[3];②患者年齡均>13歲,且≤66歲;③患者無精神狀態異常或語言交流障礙;④患者或家屬知情且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患者為妊娠或哺乳期患者;②患者有嚴重的心、肝、腎等臟器功能障礙;③有嚴重的抑郁癥等心理疾病患者;④患有干擾本次研究的疾病者。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執行。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方案,嚴格按照醫囑及護理計劃執行,積極地安撫患者的不良情緒,使其配合治療。
觀察組患者給予心理護理方案,具體內容如下。①加大宣傳心理綜合護理干預的概念,為患者營造溫馨且舒適、整潔安靜的療養環境,觀測患者燒傷部位處理完成后,由專業護理人員為患者細致的講解燒傷預后的注意事項;②與患者積極的溝通,安撫患者的不良情緒,并表揚其在治療過程中的積極配合;③告知其保持良好心理狀態對疾病康復的重要性,恢復期的患者可適當活動,避免過于勞累;④規范化飲食可取得有效的護理康復效果,多樣化的飲食可綜合調節生理功能,提供細胞組織再生,叮囑患者禁煙、酒、辛辣油炸食物;⑤采取隔離措施,以防交叉感染,并為患者或家屬告知感染的危害,消除患者心理負擔,并積極的配合護理工作;⑥對該類患者需進行多次復查,并檢測治療效果,進行心理狀態的評估,同時用科學的理論知識引導患者,增強治療信心,給予患者更優質的服務,長時間的互相交流,取得患者信任;⑦對患者微笑,近距離接觸時難免會與患者發生眼神對峙,切忌將眼神對峙延長,化解尷尬窘境,為患者宣傳面部燒傷相關知識,包括創傷處理、抗感染治療和創傷愈合過程,使患者認識到創傷愈合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護理人員及時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詳細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并做好詳細記錄,及時糾正出現的錯誤,確認有效的治療。
1.3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1.3.1心理狀態 由專業人員詳細記錄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后心理狀態的評估情況,采取心理癥狀自評量表(the Self-Report Symptom Inventory,SCL-90)評價[4],其量表包含強化、軀體化、焦慮、敵對、人際關系敏感、偏執和恐怖、精神病性及其他因子(睡眠)9個方面,采取0~5分制,分數越高表示癥狀越嚴重。
1.3.2臨床療效 依據患者面部燒傷情況,評定療效[5]:患者面部皮膚組織基本復原,不影響美觀效果為治愈;患者面部皮膚組織部分復原,美觀效果欠佳為愈合;皮膚組織未恢復為無效。總有效率=(治愈+愈合)例數/總例數×100%。
1.3.3護理滿意度 護理效果滿意度情況:分4個等級,調查卷總100分,50道題,每題2分。90~100分為滿意,60~89分為基本滿意,0~59分為不滿意。總滿意度=(滿意+基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8.0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護理后心理狀況SCL-90評分的比較
兩組患者經護理干預后,觀察組焦慮及抑郁、敵對、恐怖、人際關系敏感和強迫狀態、精神病性和其他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的軀體化與偏執心理狀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1)。
2.2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比較
經隨訪調查,兩組患者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2)。
2.3兩組患者護理總滿意度的比較
觀察組的總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3)。
3討論
患者在頭面部的暴露面積最為廣泛,其燒傷率也相應較高,嚴重者會導致患者毀容,功能障礙,甚至死亡[6]。而該病往往由一種意外事故導致,頭部的淋巴血管較豐富,患者初期均會出現面部水腫,從而嚴重影響后期美觀,導致患者出現嚴重的心理障礙,尤其是年輕患者,情緒不穩定及心理承受能力差,甚至會出現自殺行為[7-8]。為此有必要采取心理護理干預,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減少華智能和治療恢復期的不良情緒,促使患者保持最佳狀態接受治療[9]。
心理護理遵循“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改變了以往重生理治療而輕心理護理的弊端[10-12]。心理護理干預通過全面了解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況,結合面部燒傷整形患者的常見心理特征,實施各項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鼓勵多交流溝通,積極查找心理不良情緒的宣泄途徑,以保持良好心理狀態[13]。隨著心理護理的加強,較好地避免了因疾病恐懼、抑郁和擔心等各種負性情緒而引起的應激反應,不僅較好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狀態,也大大提高了護理滿意度[14]。有關學者研究面部深Ⅱ度熱燒傷整形患者[15],結果顯示采取心理護理患者的治療效果顯著優于常規對照護理組,其患者心理狀態焦慮量表評分情況及抑郁量表評分情況優于對照組患者,且護理效果的滿意度顯著優于對照組。結合本研究患者經護理干預后,實行心理護理干預患者的焦慮及抑郁、敵對、恐怖、人際關系敏感和強迫狀態、精神病性和其他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觀察組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提示心理護理在面部燒傷整形患者的護理治療中效果顯著。筆者結合實際,建議加強患者治療后的心理康復護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更有助于醫患之間良好的溝通,并幫助患者建立治療疾病的信心,如規范化的護理飲食習慣,多樣化的飲食結構,采取隔離措施,防止交叉感染等。
綜上所述,運用心理護理干預對面部熱燒傷整形患者的臨床效果顯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提高對護理的滿意度,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王倩,祝婷,蔣佳,等.綜合心理護理對神經內科患者心理狀況的影響[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15,45(5):121-124.
[2]劉薇,付艷.合理情緒行為護理對燒傷整形科患者心理狀態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臨床研究,2015,28(7):959-961.
[3]黃亞川,劉西玲,吳小花,等.健康教育聯合心理護理對大面積燒傷患者心理狀態的療效[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16, 45(6):1145-1147.
[4]王艷,李利,陳巧英.綜合護理干預對乳腺增生病人心理狀態的影響[J].世界中醫藥,2016,13(3):1355.
[5]陳琛,陸巍,陳婧婧.面部選擇性整形患者審美認知及手術前后的體驗[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7,34(4):21-25.
[6]周琴,李雙雙,何飛,等.系統心理干預在顏面部燒傷女性患者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4,20(1):75-77.
[7]王麗.面部燒傷瘢痕患者抑郁與社會支持及應對方式的相關分析[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5,23(2):175-178.
[8]李健慧,李松,王蘋.正念減壓干預對顏面部燒傷患者傷殘接受度及社交回避與苦惱的影響[J].護理管理雜志,2016,16(2):118-120.
[9]常艷,李勇,張麗麗,等.心理護理對頭面部燒傷患者的干預效果[J].蚌埠醫學院學報,2016,41(7):977-978.
[10]侯海靜,陳麗英.顏面部燒傷后患者早期瘢痕治療的系統性護理干預[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17):82-83.
[11]尹朝紅,常江.心理干預對頭面部燒傷兒童的影響分析[J].貴州醫藥,2016,40(12):1293-1295.
[12]高利娟,劉義娟,高巧妮.探究心理護理在面部熱燒傷整形患者治療中的臨床價值[J].貴州醫藥,2017,43(10):1107-1108.
[13]呂芳.顏面部燒傷后口周瘢痕治療的護理干預[J].河北醫藥,2016,38(10):1590-1592.
[14]周春蘭,劉桂蓉,李嵐嵐,等.心理護理對Ⅱ~Ⅲ度燒傷患者臨床療效的觀察[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16,25(3):572-574.
[15]辛宏.顏面部燒傷后患者早期瘢痕治療的系統性護理干預[J].中國醫療美容,2017,7(5):75-77.
(收稿日期:2018-04-27 本文編輯:閆 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