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媛媛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7.26.11
摘要 目的:觀察氨茶堿聯合甲潑尼龍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0例,平分兩組。對照組進行氨茶堿治療,觀察組在此基礎上采用甲潑尼龍治療。比較兩組的治療效果以及呼吸困難程度。結果: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的治療效果較好,觀察組的呼吸困難程度較輕,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氨茶堿聯合甲潑尼龍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難程度。
關鍵詞 氨茶堿;甲潑尼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OPD)是一種由多種因素導致的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由于不良的生活習慣以及環境污染的不斷加重,該病的發生率呈逐年升高的趨勢,給患者的生活質量以及生命安全造成了嚴重的威脅。調查顯示,COPD患者采用氨茶堿聯合甲潑尼龍治療,患者的病情可顯著改善,效果確切。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COPD患者80例進行研究,總結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COPD患者80例,經臨床確診為COPD,經過倫理委員會批準,分為觀察組(n=40)和對照組(n=40)。觀察組男女比例23:17;年齡42~76歲,平均(59.12±16.58)年;病程1~8年,平均(4.59±3.13)年。對照組男女比例21:19;年齡45~75歲,平均(60.05±14.69)年;病程1~10年,平均(5.52±4.76)年。排除標準:①近期使用過糖皮質激素、茶堿類藥物的患者。②對氨茶堿、甲潑尼龍過敏的患者。本次研究中兩組患者的基線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比性良好。
方法:①對照組進行氨茶堿治療。給予患者氨茶堿口服,服用1片/次,3次,d,連續服用1個月。②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甲潑尼龍治療。氨茶堿的用法用量同對照組。將40 mg甲潑尼龍溶于150 mL 0.9%氯化鈉溶液中,靜脈滴注,1次/d,連續治療1個月。
評價指標:治療效果:①顯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②有效:臨床癥狀可見顯著的好轉。③無效:臨床癥狀沒有顯著好轉,甚至存在加重的趨勢。顯效率+有效率=總有效率。呼吸困難程度:分值0~5分,不能離開房間或穿衣氣促記5分;步行90m后感到氣促記4分;步行與同齡人比較,出現氣促記為3分;爬樓梯氣促記為2分;劇烈運動時氣促記1分;無氣促癥狀記0分。
統計學方法:利用Epidata 3.0軟件錄入所有的數據,采用SPSS 15.0的統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的觀察指標進行統計,其中計量資料(呼吸困難程度)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治療效果)采用平均數(n,%)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兩組間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95%(38/40),遠優于對照組的73%(29/4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兩組呼吸困難程度比較:觀察組的呼吸困難程度(2.96±0.53)分、對照組的呼吸困難程度(4.72±0.96)分,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0.150 7,P<0.05)。
討論
COPD患者在早期無明顯的臨床癥狀,病情反復發作,并且呈進行性加重。患者具體的臨床特征為喘息、咳喘以及氣短等,病情一旦惡化,患者極易出現肺源性心臟病以及呼吸衰竭等,患者的生活質量就會大大降低,患者極易喪失勞動能力,甚至出現死亡。當前臨床上治療該病主要包括用呼吸興奮劑、支氣管擴張劑以及抗感染等對癥治療。
本研究結果表明,在治療效果方面,觀察組總有效率95%,高于對照組的73%;并且觀察組的呼吸困難程度遠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原因主要包括:①氨茶堿是臨床上常用的一種藥物,具有調節機體免疫、抑制氧化應激、抗感染以及舒張支氣管的作用,可以有效緩解膈肌收縮無力以及松弛呼吸道平滑肌,進而增強患者的呼吸功能。②甲潑尼龍的主要作用是抗過敏以及抗感染,與氨茶堿聯合,可以有效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促進患者病情的恢復。
綜上所述,COPD患者進行氨茶堿與甲潑尼龍治療,患者的臨床癥狀可顯著改善,療效確切,值得廣大患者信賴并在臨床推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