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洮南市黑水中心小學 吉林洮南 137100)
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的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慢慢的淘汰。而且,很多事情也證明了傳統模式無法對學生進行更全面的教學和管理。因此,新的教學理念就出現了[1]。為了能夠更好的對學生進行管理和教學,小學班主任就要起到一定的作用。而且,小學生最為最先接受改變的群體,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就得到了各方面的重視和監督。所以,小學班主任一定要重視和提高自己的德育工作,才能夠保證對學生的全方面教學和培養管理。
學生是祖國的未來。而小學生是祖國的花朵。所以怎樣塑造和教育這些小花朵,就全看小學班主任的工作能力了。而且。在現在的教育背景下,學生的整體素養和思想是整個教育的重要內容。而且在學生的整個發展下,也是有著極大意義的[2]。所以,現階段下,班主任對學生的管理一定要重視。因為小學生就正在處于塑造期間。但是,德育教育在現在的教學背景下,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老師過多的在意學生的成績,而忽略了對學生的品行關注。或者是在對某一些學生的關注度不夠高,而導致學生產生厭學的想法,從而使得學生的發展得不到更好的教育。因此,在現在新的教育改革下,學校和老師一定要注重對學生的全面發展,除了成績還要高度重視學生的心理發展。從而才能做到對學生的更好負責。
首先,改變現有的教學模式。我們傳統的教學模式主要就是以老師為主導。也就是所謂的“填鴨式教學”。這種教學模式的弊端就是忽略了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的感受。而且這種教學情況會使得學生對學習內容失去興趣。因為錯誤的方法,而導致學生興趣地低下,從而無法進行更好的學習。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一定要改變傳統模式的教學,將學生放在學習的首位。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視學生的感受。但是,還不會失去教師的權力和威嚴。比如說:在教學的過程中,班主任可以每周組織一場班會,目的就是讓學生在班會上,提出上一周的問題,以及對這周學習的建議。而且,組織班會可以教給學生全權去辦。這既能提高學生的組織能力,還能培養學生的責任心[3]。
其次,就是在教學的過程中,以往的教學模式都是通過投票選一位班長。這其實對學生的發展是不利。當選班長的那個人可能會越來越好。而選不上的,很可能就是去了對班長這一職務的想法和欲望。所以,在全新的德育教學過程中,建議班主任可以實行輪流當班長的制度。這樣能夠讓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當班長的感受,還能夠培養好學生的責任心。因為每個學生只有一天當班長的時間,所以學生就會潛意識里樹立自己一定要做好的信念。這種教學方式,就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責任心和管理意識。而且,這樣的教學模式可以從大范圍對每一個學生進行觀察和了解。而且在學生自己的管理模式中,能夠觀察到學生的全方位發展。
最后,提升和改變學生的學習環境。傳統的教學模式讓整個教學環境變得壓抑。使得學生對學習產生了誤解和排斥。因此,想要提升學生的學習欲望,就要改變學生對學習的看法。且班級的環境好壞,是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的。
因此,在改變學生學習環境的時候,第一步就是 改變學生的學習環境——教室。教室就相當于學生的第二個家。學生在班級帶的時間比家里要多。所以,嘗試改變班級的樣貌,可以刷新學生的感官。讓學生時刻感受到班級的魅力。其次,就是改變對學生的管理制度。這需要班主任來組織學生進行討論,讓學生制定屬于他們自己的管理制度。這樣一來既能讓學生自己制定制度,二來學生就可以把這些牢記在心。在想犯錯誤的時候,學生可以想到,這是自己制定的規則。這樣既能夠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還能提升學生的自制力。
總有人把老師比作園丁,學生比作花朵。花朵成長的好壞,除了依靠花朵自身對營養的汲取,還要依靠園丁的辛勤照顧。而小學生這個祖國的花朵,如果想要更好的成長,就需要班主任這個園丁悉心照料。除了要關注到學生的成績之外,還要著重關心學生的心理問題。而提高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就是要提高班主任對學生整體素養的關注度[4]。
故此,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能夠做得到優秀,才能夠從全方面培養好學生。不管是學生的成績還是心理塑造以及品行塑造,都能夠監督和幫助學生不會走上罪惡的道路。不管學生未來成績好壞、工作好壞,起碼學生在做人做事方面,不會變得很糟糕。即使未來某一些學生真的在成績上不可救藥,但是在生活上,在社會上,不會做出錯誤的事情。因此,德育工作的重要意義,就是在于對學生的心理培養。這也是班主任對祖國的未來負責的更好表現。
總而言之,綜上所述。提升小學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是對小學生現在以及未來的更好負責[5]。而且。德育工作的意義就是正確培養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因此,改變小學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并且提升老師對德育工作的狀態,是為了能夠為學生的未來負責,也是為我們的祖國發展和社會進步負責。因為班主任是學生品行塑造者和影響者。班主任的教學傳遞就是學生的模仿對象。因此,一定要提升小學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實效性,才能更好對小學生全方面發展而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