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 佳
(貴州省貴陽市第一中學,貴州 貴陽)
我國是一個擁有幾千年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古老國度,漢語是我國的通用語言。語文就是以漢語為研究對象的學科,通過學習語文可以了解我國的古老傳統文化,了解我國的千年文明傳承史,激起學生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性格特征,豐富學生的思想感情,堅定學生的思維意志,保證學生健康、全面、均衡地發展,保證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保證學生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從這一方面來說,只有不斷提升語文教學的有效性,保證語文教育教學效果的顯著提升,才能保證以上目標的順利實現。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提升高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對于任何一種學習活動來說,保證濃厚的學習興趣,保證足夠的學習熱情,都是提升學習效率的關鍵環節,都是保證教學質量的基本保證,對于高中語文教學來說同樣如此。因為高中語文所選取的教學內容具有較高的難度,抽象性和邏輯性大大增強,學生在學習中會遇到更多的難題,會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大大降低,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受到嚴重的挫傷,導致學生的學習參與程度受到嚴重制約。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必須采用更多的教學策略,通過更多的教學手段切實提高學生對高中語文的學習熱情,保證學生學習活動的積極、主動開展,保證高中語文教學有效性的顯著提高。例如,在《燭之武退秦師》一文的教學中,教師就對學生進行了興趣的激發:同學們,大家都知道在我國的春秋時期,秦國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國家,同時也是一個非常好戰的國家,憑借強大的兵力侵占他國領土,爭奪霸權。但是,同學們你們能相信嗎?在秦國和晉國兩大強國兵臨城下、戰爭一觸即發的緊急形勢下,有一個人能夠憑借三寸不爛之舌,不費一兵一卒就讓強大的秦國主動撤兵,讓整場戰爭消化于無形之間,這是不是一個奇跡呢?學生被教師的話語激起了高度的興趣,迫不及待地想要進行學習。也正因為如此,才讓整個教學活動充滿了激情,讓教學的有效性得到了顯著提升。
傳統的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對學生進行機械的、深入的講授,對學生的學習情緒、學習感受和學習思維重視程度不足,導致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氣氛壓抑、沉悶,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學習開展不深入、不廣泛,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沒有得到有效的發揮,自然不能保證教學效果的更大提升。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小組合作交流探究學習活動的形式,讓學生的個性得以充分張揚,讓學生的能力得到完全發揮,讓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徹底激發,從而保證高中語文教學有效性的顯著提升。在人教版必修五的“表達交流”話題寫作教學中,以《謳歌親情》為例來說明如何進行小組交流。因為是描寫親情的主題,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如何讓學生寫得有新意,寫得更加具體、生動,是我們的教學目標。教師沒有對學生進行傳統意義上的教師講解、學生寫作,而是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交流,讓學生深挖那些蘊含在生活中的小小細節,例如,媽媽為自己擇掉魚肉間夾雜的一根小刺、為深夜還在復習的自己端上一杯冒著熱氣的牛奶等等,讓學生對這些細節進行深入、具體的描寫,同時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拿出最高的水平完成一篇作文,最后在班級中進行評比,更加讓學生充分參與到學習中來,實現了教學效果的顯著提高。
對于高中語文教學來說,僅僅進行多樣的學習,不能進行豐富的實踐活動,就不能切實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對于教學效果的提升來說也將造成極大的阻礙。因此,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采取多樣的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得知識的豐富、能力的提高、情感的培養、思維的創新。例如,在學習了《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一課之后,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就組織了一次“名著我知道”的競賽活動,以個人形式和團體形式進行評選,分為教師出題目學生必答、學生出題目學生搶答的環節,不僅檢查了學生的閱讀量和閱讀能力,更促使他們對名著知識進一步夯實,保證了教學效果的更大提升。
總而言之,在新課程背景下的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當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從多個角度開展教學活動,用多種思路來設計教學活動,用多種手段激發學生對高中語文的學習興趣,保證語文教學的效率提升,保證高中語文教學有效性的顯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