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燕
(海南省儋州市蘭洋中學,海南 儋州)
隨著現代化社會的迅速發展,各行各業對英語的要求越來越高。為了滿足人們的要求,各個學校也越來越重視培養學生的英語能力。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要不斷地進行創新,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和養成獨立自主學習和思考的習慣。要實現這種新形勢下的英語教學要求,情景教學法成為一種必不可少的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利用情景教學法既可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又能引導學生獨立自主地思考學習英語,進而掌握英語語言學習的基礎知識和表達技巧。
情景教學法指以學生的情感體驗為教學的中心,以傳統英語教學為基礎,根據課程教學內容的需要創設具體的教學情景,全面結合試聽的傳統教學模式,以創設的教學情景為核心,啟發學生情感體驗,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對英語課程內容的理解和掌握,以最終實現初中英語課程教學的目的,提高初中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效率。情景教學法的具體教學形式可以分為許多種,但是無論哪種教學形式,都應該是以學生為教學的主體,主動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調動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唯有如此,才能不斷提高初中英語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學生剛剛完成小學的課程進入初中課堂,此時的學生掙扎在獨立、堅強、依賴和自覺矛盾的邊緣,在初中英語課堂上往往精神不集中、容易開小差,自主學習能力不足。
在傳統的英語教學課堂上,教師的教學模式往往很單一,無法吸引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導致課堂學習的效率不高。應試教育的背景下,升學率往往是教學追求的最終目標,而導致英語課堂學習的枯燥,不利于學生增強英語語感學習和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
初中生由于年齡較小,好奇心強且自控力不足。針對這種情形,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該結合學生的心理特征和具體的課程教學內容,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景,將原本枯燥的英語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以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對課本英語知識的學習和掌握,以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與質量。初中英語作為一門基礎性的語言類學科,英語學習往往也需要付出大量的時間用于背誦記憶,而背誦記憶的過程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顯得既枯燥又無味,甚至會引起部分學生的反感情緒,而情景教學可以將日常的生活與英語學習相結合,創設一種貼近生活的教學氛圍,既可使原本枯燥的教學氣氛變得生動輕松,又可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更好地完成對英語知識的掌握。以初中“水果類單詞”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通過一種問答式的教學方式進入課程的教學主題,更好地將學生引入英語的教學主題中。另外,在單詞記憶環節,教師還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組以進行單詞記憶比賽,這樣可以將原本枯燥的單詞記憶編成生活化的教學場景,還有利于學生集中注意力在英語學習中,從而提高英語的學習效率和質量。
伴隨著多媒體技術的高速發展,并以其聲像兼備與圖文并茂的特點,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初中英語教學開始在課堂中采用多媒體技術來輔助教學。在傳統的英語教學方式中,學生需要在抽象和枯燥的氛圍中學習英語,這對于學生對英語語言的學習而言具有一定的難度,不利于教學效率和質量的提高。如果在英語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技術,教師可以根據英語教材內容,通過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示相關視頻、圖片甚至音樂,而在整個多媒體展示期間,學生可以在這種直觀和形象的學習氛圍中理解課程內容,體會英語學習中所蘊含的情感和思想。另外,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通過多媒體技術創設合乎情節的情景教學,讓學生能深刻體會教學情感,從而能夠實現理想的教學效果。以初中英語“Module 9A trip to the zoo”為例,為了讓學生熟記相關單詞,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結合各種動物圖片制作有聲單詞,使同學們在動態演示中學習,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和質量,實現高效率的課程教學。
情景教學法是根據新時期需要教學背景下產生的一種創新型的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應用情景教學法可以幫助教師營造出一種輕松愉快的教學環境,從而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進而提高英語學習的效果和質量,所以值得推廣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