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秀金
(貴州省松桃苗族自治縣世昌街道辦中學,貴州 松桃苗族自治縣)
當前農村初中生英語學習興趣低、基礎薄弱、家長朋友不太重視等問題,嚴重阻礙了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質量的穩步前進。結合筆者自身的教學現狀,探究如何克服實踐困難,保證學生在英語課堂有所學習、有所收獲,最終推動學以致用,實現素質教育改革的偉大目標。
首先,農村初中生總體學習英語知識的興趣較低,他們缺少持續學習的動力,很多情況下處于被動灌輸的狀態。雖然新課程改革已經實施了較長的一段時間,但是部分教師在課程改革的實踐中并未認識到學生在英語課堂中的主體性,課堂上教師主導,互動問答缺失,教學氛圍低沉,又如何能夠激發初中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其次,阻礙英語教學質量提升的問題還來自農村學生英語基礎的薄弱。通過觀察,筆者發現,七年級的學生由于剛剛升入初中,一方面心理對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有限,另一方面由于前期在小學奠定的基礎不夠扎實,更有甚者在小學從未接觸過英語課,因此升入初中之后學習英語甚為吃力。再次,學生家長的漠不關心。有的家長外出打工,留下孩子與其祖父母生活,在生活上對其實施監管尚有待提升,我們更不用期望可以提升他們的學習成績了。還有的家長是主觀意識上沒有認識到英語學習的重要性,所以,探索有效的農村英語教學實踐策略必不可少。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進行農村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實踐中,我們當立足于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激發,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開展英語聽說讀寫的教學,否則,英語課堂將如同一盤散沙,難以匯集在一起保證教學質量。激發農村中學生英語自主學習積極性,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入手,結合兒童的學習和認知的特點、規律,絕對是屢試不爽的。比如,單詞的教學可以說是一大難點,很多學生懼怕學習英語單詞,不僅體現在英語單詞的拼讀上,更體現在一句“背過英語單詞,明天檢查”上。為了激發學生單詞學習興趣,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嘗試結合多媒體教學方法,將單詞配合以動態的圖片,形象、生動地展示出來,另外,多媒體教學模式下,我們還可以將標準的英文發音播放給學生聽,改變學生單詞發音不準的現象,提升教學效率。而沒有多媒體教學條件的學校,則可以結合錄音機聽力磁帶進行練習,給予學生正確的單詞引導,避免學生因為讀錯或者發音不正等致使學習興趣缺失的現象,在活躍教學氛圍的同時,更助力高效英語課堂的構建。
提升農村初中英語教學有效性,教師還應當時刻關注學困生的轉化情況。學困生是英語學習中的弱勢群體,往往被教師所忽視,加之興趣的缺失就會造成學習好的學生成績越來越好,而學困生成績越來越差的現象,一般稱之為兩極分化。任何一門學科的教學中,我們都應當關注學困生的轉化,縮小兩極分化現象。具體來講,如在口語教學中,為了鍛煉學困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教師可以讓學優生與學困生形成對話搭檔(partner),這樣一來,學優生就可以直接帶領學困生進行英語朗讀對話練習,單詞閱讀練習,促進學困生和學優生之間緊密合作,進而提升農村英語口語教學質量。
農村初中學校存在的一種現象:青年勞動力外流,很多的初中生由此變成了留守兒童,家長常年在外使得這些孩子家庭情感逐漸丟失,失去了父母的關心,他們的性格開始變得孤僻,不利于我們的中學英語教師開展教學。所以基于此種情況,筆者認為,我們中學英語教師要積極加強和學生家長之間的聯系,共同筑建家校英語教育的合力,使得每一位農村中學生都能在家校共育的合力之下學到更多的英語知識。比如,回到家中和父母一起閱讀英語教材,或者讓家長指導學生英語作文寫作等,無論是哪一種家庭化英語教育,都能促使學生在培養英語綜合能力的同時,更融洽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進一步貼近學生家長和孩子們的心理距離。中學生因此性格越來越開朗,才能在英語課堂上更多地展現自己,積極回答老師的英語提問,積極同周圍的學生交流英語問題,在這樣的教學氛圍下,不愁學生英語能力得不到提升。
綜合來看,農村初中英語教學中暴露出的弊端不少,如農村中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缺失,家長對于英語教學的忽視和英語課堂學習中存在的兩極分化現象嚴重等,種種問題造成了教學效率低下的困境。針對這些問題,本文建議從多個方面,如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活躍農村初中英語課堂;關注學困生的轉化,縮小“兩極分化”;聯系學生家長,構建家校共育合力等,以此為教學中的驅動力,提升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