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英
(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濤雒鎮丁肇中實驗學校,山東 日照)
一直以來,在中考“指揮棒”的影響下,很多班主任教師在管理學生的時候,總是過于重視其學習,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其綜合素質與能力的培養。此外,在很多班主任教師眼里,初中生還是小孩子,他們無法完全勝任班級管理工作。于是,在這樣的教育觀念與管理觀念下,有相當一部分教師在管理班級的時候喜歡大包大攬、事必躬親,甚至連收學雜費、收作業這樣的小事也要親自過問,班主任教師這種“過度溺愛”的方式,不僅使得班干部形同虛設,還容易使全班學生對班主任產生極強的依賴心理,長此以往,學生必然會成為“溫室里的花朵”,這對他們將來的學習和發展是極為不利的。針對于此,班主任教師必須及早轉變傳統的教育與管理觀念,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落實生本理念,即以學生為中心去開展班級管理工作,并且要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教學與管理中的主體作用。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在學習之余,還能獲得綜合素質與能力的提升。當然,要充分落實這一點,教師必須要大膽放權,將各種學生力所能及的班級事務交由學生去處理,以此來錘煉其實踐能力。
除此之外,教師還應及時轉變和學生相處的觀念。在傳統的師生相處模式中,教師和學生的關系更像是上下級的關系,在這樣的相處模式下,學生的情感大多數時間是處于被壓迫的狀態下的,基于這種狀態,學生無論是在學習上還是班級管理上均會有太多的顧忌,從而會在一定程度上致使其做事畏首畏尾。針對這樣的狀況,教師應與學生建立新型的、亦師亦友的師生關系,對此,班主任教師在平時應加強與學生的互動和溝通。比如,教師可以建立一個QQ班級群,平時既可以在群里分享一些學習資料、發布一些學習任務,同時還可以與其就學習、心理、理想等諸多話題進行探討,如此一來,班主任教師和學生的關系必然會更加和諧。當然,在課余時間,班主任還應積極地和學生進行面對面的交流,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班主任在與學生交流時,應當要注意自己說話的態度,即要以學生朋友的身份與之交流,切莫像以前一樣,以教師的身份去“審問”學生,不然,學生不僅不會親近自己的班主任,反而會從心理上對班主任產生畏懼或者是厭惡心理。
最后,在對待犯錯誤的學生時,班主任教師也應當要一改以往的“簡單粗暴”(這一點只針對部分教師),應該要在仔細了解了事情的起因、發展和經過之后,再對學生的行為進行評判,除了要指出其錯誤之外,還要為學生提出改進建議,并鼓勵他們及時改正。總之,教師要用溫婉和具有鼓勵性的方式去幫助學生改正錯誤,因為這樣的方式會更容易令學生接受,同時還能增進師生間的友誼。
班干部制度是廣大班主任教師一直沿用至今的一種制度,且不說一些班主任教師越俎代庖的問題。單從班干部這一制度去看,筆者認為該制度是存在一定問題的,因為它很容易促使那些非班干部的學生產生“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除此之外,很多班干部自從被確立了以后,幾乎就一直任職到了初中畢業,這么長的時間,極易使那些擔任班干部的學生產生“職業倦怠”,這對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是極為不利的。針對于此,筆者認為,班主任教師可以取消班干部制度,依據“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然后讓各小組進行區域自治,其自治的內容包括小組附近的衛生、小組作業的收發狀況、小組組員的學習情況等等,各小組的小組長由組員輪流擔任,任期可以以半個月或一個月為期,具體時限由教師依據本班的實際情況決定。此外,為了能充分掌握每個學生的狀況,從而能對他們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和管理,班主任教師應定期組織各組的小組長開座談會,然后就各組目前的狀況以及問題進行討論,同時,教師還應積極引導小組長為班級管理出謀劃策。教師利用小組區域自治的方式對學生進行管理,能夠使學生的主體作用以及主觀能動性得到充分發揮,與此同時,還能使自身的管理思路不斷得到豐富,這對班主任工作的有效開展是極為有利的。
總而言之,班主任教師要想開展好班級管理工作,就必須不斷地對自身的工作進行改進和創新。為此,廣大班主任教師首先應做的就是轉變傳統的工作觀念,樹立反省意識,并基于此,積極地去學習有關班級管理的各種知識,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自身的管理效率與管理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