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伊蘭
(江西省上栗縣福田鎮中學,江西 上栗)
在英語教學的課程設置上,農村一般是最近幾年才開始從小學三年級設置英語教學,而在城市,很早就已經開始了小學英語教學,由此可見,整體上人們對農村英語教學重視程度較低。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經濟的不發達,意識的不超前以及教師的缺乏等。在當前的農村英語教學中,英語教師還存在人員不夠的情況,很多偏遠地區的初中學校,都是一名教師身兼數職。據報道,有的地區一名教師同時講授語文、數學、外語等學科,就是因為缺乏教師的緣由。
在農村的初中英語教學中,由于各方面對其重視度不夠,造成了學生在學習英語時的動力遠不如城市學生,甚至出現抵制情緒以及害怕學習英語的現象,這些情況嚴重影響了農村初中英語的教學質量與效果。
農村初中英語教學與城市初中英語教學最不同的一點在于其教學方式,由于農村的經濟相對落后,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的過程中,運用的還是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在課上聽,利用最多的是黑板與板書以及教師的語言,學生沒有接觸到真正的英語環境,不知道真正的英語交流情境是什么樣的,教學方式過于單調,整節課大部分時間都是教師在講解,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很少,很難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農村的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習慣于漢語教學,或者英漢相結合,但很少有教師真正做到全英語式的教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很少運用多媒體進行情境創設,教師自己就代替了一切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因此,在課堂中,很難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氣氛,甚至于慢慢對學習英語產生了厭倦。
農村初中英語教學采用的大多是教師進行講解的形式,一節課中的大部分時間都是教師在講解,因此不論是課上還是課下的練習,都沒有做到位,由此而來的教學效果必然不能讓人滿意。
農村初中英語教學長期以來的教學思想是重視教師的講解過程,學生處于被動的接受過程。為了轉變這種教學思想,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應轉換角色,從主角轉變為引導者,學生應從被動地接受轉變為學習的主動者。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少講,學生要多講,教師要讓學生在課上盡可能多地進行英語交流;在講課過程中,教師還要讓學生多聽英語的純正發音,幫助學生敢于說英語,其中可以利用收音機、影片播放等形式讓學生對學習英語產生興趣。
農村初中英語教學效果不理想的另一重要原因在于教師的配備上面,一是英語教師的數量少,再者英語教師的綜合素質有待提高。這不僅要求學校為教師提升業務能力創造條件,還需要教師自己進行業務能力的提升,多參加觀摩課,注重課后教學反思。
當前的教育體系,更注重培養學生終生學習的好習慣,因此,農村英語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過程中,需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所謂的自主學習,并不是意味著教師對學生不聞不問,而是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幫助學生制訂學習計劃,指導學生學習方式,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
創造是一門學科不斷發展的不竭動力,在農村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不斷進行教學創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在農村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借用多媒體教學工具,創設有關教學情境,幫助學生在情境中發散思維。例如在講授人教版英語八年級下冊中的What should I do時,教師可以在講解了“should”的用法后,讓學生自由發揮,進行情境練習,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改善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
綜上所述,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當前的農村英語教學中存在著種種問題,給農村英語教學帶來了諸多不便,但好在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對農村英語的重視度也在不斷提高,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也在不斷改進,未來農村英語教學的發展前景還是非常可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