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琨
(南京市浦口區浦廠中學,江蘇 南京)
初中的體育教學可以說是一直受到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的影響,教學模式可以說沒有系統化的學習流程和方法,目前的初中體育課程在一定程度上沒有根據學生真正感興趣的學習項目進行教學設計,而只是讓學生一直處于老師安排的課程為主,而目前部分的體育課程項目仍然還是熱身的跑步、競技的比賽或是學生選擇自由活動等。學生也是一直覺得上課就是老師安排什么就是什么,這樣也就讓學生失去了自己的興趣,局限住學生的拓展性思維方式,進行集體化體育教學或是放羊式教學,無法達到中學生真正的體育教育需求。
初中體育教學在很多時候,并沒有考慮到學生的真正興趣需求,在長期的體育課程中沒有辦法讓學生突出自己的特長及興趣點,課程教學也就產生不了多大的效果,部分的體育教師對于自己的體育課程重視度不夠,安排課程沒有盡心盡力,往往也就讓學生對體育課提不起興趣,甚至嚴重的會在體育課上以各種理由逃避體育課。雖然現在的很多學校都為體育課準備了器材,并沒有對學生進行體育知識專業系統地講解。除以上原因之外,學校的體育器材單一化,文化課堂占用體育課堂時間都是形成關鍵性問題的存在,這也是學生對體育課堂沒有積極性的關鍵因素。
初中生正處于青春發展時期,身體和心理發展的關鍵時期,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因此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興趣愛好。在傳統的教學中部分的課程項目沒有實質性的教育模式。因此在初中體育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應根據學生自身的興趣愛好,成立不同的興趣愛好小組,進行小組式的教學模式。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活動,有利于學生之間加深感情,營造良好的上課氛圍。除此之外,在課余時間也能讓學生積極地參與自己的興趣小組,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和身體素質。再進行一些組與組之間的競技比賽,加深小組的融合度,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讓學生懂得互幫互助,同時教師應對學生的鍛煉成果進行恰當的鼓勵式評價,提高學生的鍛煉熱情。
在傳統的體育教學當中,部分教師和同學沒有認識到體育課程對學生的重要性,學生也只是選擇被動地接受體育課程的教學,長此以往造就了體育課堂沉悶的氣氛,教學效果也就沒有辦法得到有效地提升。因此,教師們的首要任務是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對課堂的學習產生興趣,在學習的方式上要多運用新穎的教學辦法,靈活地掌握學生目前的需求點,活躍好課堂的學習氛圍。
初中的學生正是青春期發展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當中學生離不開老師的正確引導,而這個時期的學生是最能激發興趣的關鍵時期,因此老師可以把課堂的部分課程游戲化,通過游戲讓學生產生高濃度的學習興趣。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增加課堂的娛樂性和趣味性,同時也要把握好安全,避免發生不必要的意外,確保學生身心的健康及安全。
總之,初中的學生正處于青春的懵懂時期,學生的學習需要我們教師的引導,我們要根據學生的真實情況來確立合適的體育教學辦法,讓學生愛上體育課堂。讓學生發現體育課堂的樂趣,讓學生自主地去進行體育鍛煉,真正達到強身健體的教學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