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萬芳
摘 要:全球經濟一體化程度的加快,涉外企業大幅度增加,涉外會計人才逐漸成為各種類型企業進行涉外業務的主要力量。我市有一部分中職學校開設了財經類國際班,但每年畢業生人數遠不能滿足本地區涉外企的需求。為此課題組以東莞市涉外企業財經類國際班會計人才的能力需求為主要內容進行了調查。
關鍵詞:涉外;會計;能力;中職
一、調查背景
全球經濟一體化程度的加快,涉外企業大幅度增加,涉外會計人才逐漸成為各種類型企業進行涉外業務的主要力量。不少國內的中等職業學校也結合近年來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在涉外會計的制定人才培養目標、構建培養模式、建設課程體系和加強實踐教學等方面做出調整。東莞市被稱為“世界工廠”,涉外企業較多,涉外業務所占比重也較大。目前我市有一部分中職學校開設了財經類國際班,但每年畢業生人數遠不能滿足本地區涉外企的需求。為此課題組以東莞市涉外企業財經類國際班會計人才的能力需求為主要內容進行了調查。
二、調查對象與方法
(一)調查對象
課題研究組于 2017年1月通過收集東莞市智通人才招聘網站信息以及招聘場所不同時間段發布的涉外類會計人才的招聘廣告,并通過實地走訪東莞市各大人才市場招聘點通過發送問卷調查的方式選取整理出以寶嘉制衣配料(東莞)有限公司為代表的489家有效企業(其中外貿企業類會計人才招聘信息325條;涉外企業類會計招聘信息164條)的人才招聘信息加以分析。被調查的企業涉及民營企業、外資企業等,所屬行業涉及金融證券、商業、保險業、制造業等行業,企業的規模數由10到100人不等,主要是100人以下的企業。調查內容主要圍繞用人單位對涉外類財會人員的需求情況、任職資格要求、理論知識要求、財會能力要求、素質要求以及中職財經類國際班會計教學人才培養應努力的方向等項目展開。
(二)調查方法
本研究采用典型調查和抽樣調查相結合的方式收集相關數據,并采用 SPSS19.0 軟件對調查結果進行了信度分析(克隆巴赫α系數,該系數值大于0.8說明信度非常好)。經過分析,該問卷的克隆巴赫α系數值為0.935,在0.9以上,表明問卷結構比較理想,問卷信度很好。
三、調查結果分析
(一)涉外企業對財會人員的需求情況
調查研究表明,參與調查的企業中約有70%的企業現有會計專業人員的數量為4-10人,11人以上的占6.7%,3人以下(含3人)的占23.3%。從企業進行財會人員的招聘上,可以看出主要招聘崗位為財務助理崗位(占68.2%),其次為會計崗位(占12.1%)。從公司解決人才需求的情況來看,企業進行人才招聘的渠道主要是人才市場招聘(占63.4%),其次為校園招聘應屆畢業生(占47.1%),還有一部分為主任推薦(占23.7%)。從以上結果可以看出,本市的涉外企業在用人需求上,基本上以一家企業4~10位財會人員,主要是通過人才市場和校園招聘的渠道進行招聘,招聘崗位以財務助理和會計崗位為主。
(二)涉外企業財會類專業人才的任職資格要求
從涉外企業招聘人才的學歷層次來看,參與調查的企業中,有68%的企業選擇了高中(中專)學歷,另有56.4%的企業選擇了大專學歷。在企業招聘財會人員時主要的綠的選擇因素上,企業更看重各類資格證書或上崗證書(占89.7%),其次為個人素質與修養(占78.6%),排在第三的是工作實習經歷(占68.1%)。當問到“在眾多的應聘者中,相同條件下貴公司會優先選擇哪類應聘者時”,基本上所有的企業都是優先選擇擁有各種資格證書,其次是工作經驗。企業更加注重的是畢業生在校期間所取得的各類職業資格證書或上崗證書,其次為各種綜合素質及素養,然后是會計人才的實踐能力和經驗。
(三)企業對財會人員的知識要求
在涉外企業對財會人員的知識要求方面,調查結果顯示企業最關注畢業生的基礎課成績(占62.5%),其次為專業課成績(占54.3%)然后是實踐成績和英語、計算機成績(分別占42.4%和43.1%)。在關于“目前財會專業畢業生在實際崗位中突出的問題”的調查上,有80.5%的企業認為目前財會專業的畢業生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所學專業知識與實際的工作需要脫節,有68.6%的企業認為技術知識不扎實,還有59.6%的企業認為畢業生的實踐能力薄弱。在財會專業人員應注重掌握和強化的知識上,有78.7%的企業認為應該對外語進行強化,有68.5%的企業認為應該對計算機應用能力進行強化,其次是專業技術方面(65.4%)。在“貴公司認為財經專業國際班的學生最應該學習的主要課程”的調查中,超過80%的企業認為應該從英語、計算機能力、會計電算化等課程上入手。
(四)涉外企業對財會人員的能力要求
在對于涉外企業對財會人員的專業職業崗位能力調查中,有90.4%的企業僅僅只需要財務人員會進行熟練操作,有80.3%的企業需要財務人員會進行財務分析,有78.6%的企業要求會計人員會進行稅務處理。在“貴公司認為初級財會崗位的工作人員所需的基本能力”的調查中,涉外企業看中的財會人員的能力主要有以下幾方面:語言表達能力(占98.7%)、財務軟件應用能力(占88.9%)、財務分析能力(81.6%)、外語應用與交流能力(占67%)。在涉外企業對財會人才的綜合技能要求上,企業最看重的綜合技能分別為:有良好的人際關系(占93.4%)、有較強的管理能力(占87.7%)、有較好的外語水平(56.5%)。調查結果表明,涉外企業對財會人員的能力要求主要體現在會計專業技術能力(財務分析、稅務處理)、英語水平、計算機處理能力水平上,企業也很看中會計人員的人際關系處理能力、管理能力等。
(五)涉外企業對財會人員的素質要求
在關于涉外企業對財會人員的素質要求方面,企業最看重的畢業生的品質前三項分別為敬業精神(占98.9%)、責任心(占87.4%)和團隊合作精神(占76.9%),排在第四和第五的分別是吃苦耐勞(占73.2%)和對企業忠誠(占72.9%)。企業認為絕大部分畢業生在試用期沒通過考核的主要原因是工作不積極(占87.3%)和實際操作能力弱(占78.3%),另外沒有團隊協作精神和缺乏職業道德也是主要原因之一(分別占74.1%和70.9%)。調查研究中我們發現企業對于涉外會計人才的素質要求上,非常強調會計人員既要積極配合公司的運作管理,還要加強與公司其他部門工作人員的交流與合作,為高層領導提高真實可靠的會計信息。企業要通過定期組織涉外會計人員進職業道德教育,培養他們良好的綜合素質,在工作上堅決履行責任和義務,不被利益所誘惑而私自篡改公司財務會計信息。
(六)中職財經類國際班會計教學人才培養應努力的方向
在中職財經類國際班會計教學人才培養應努力的方向上,我們從以下幾個角度進行了調查:1、企業認為用人單位招不到理想的畢業生,主要是企業用人需求與畢業生就業意向存在巨大差異(占87.6%),其次是畢業生綜合素質不高(占75.4%),然后是學校專業設置與市場需求存在差異(68。7%);2、企業認為在人才開發方面遇到的最大問題是人才來源渠道不暢通,符合企業需求的人才難找(占74.8%),其次是進行員工培訓的成本高(占67.2%),然后是人才流失問題嚴重(占58.9%);3、企業認為應屆畢業生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是理論知識與實際工作脫節(占59.7%)、缺乏踏實、勤奮、吃苦耐勞的精神(占56.3%)、不能正確處理人際關系(占55.7%)、好高騖遠不安心本職工作(占54.6%)、實踐能力薄弱(占52.3%);4、要促進和幫助中職財經類國際班畢業生就業,涉外企業認為該改進的是應聘者的心態(占98.4%)、其次是學校的培養方式(占87.4%)。在這一項調查中,還有不少企業提到了希望政府能夠適當的改變就業政策,給企業一個更寬松的用人環境,同時企業也希望學校除了加強對學生的專業理論知識和技能水平的學習之外,能多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能力,加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和團隊合作能力的強化,提升學生的吃苦耐勞精神,和踏實工作能力。
四、調查結論
以上調查結果表明,東莞市的涉外企業對財會人員的學歷要求并不高,對人才的需求兩頁比較大,因此中職學校財經專業國際班的畢業生有很廣闊的就業前景。企業在招聘人才的過程中,企業更加注重的是畢業生在校期間所取得的各類職業資格證書或上崗證書,其次為各種綜合素質及素養,然后是會計人才的實踐能力和經驗。涉外企業對于會計人員的知識要求主要體現在英語和計算機以及會計電算化能力的體現上,同時也要求會計人員具備扎實的基礎知識和實踐能力。
針對以上調查結果,項目組認為東莞市在中職學校國際班進行會計教學時需要學校從培養目標入手,完善課程體系設置、強化師資力量、實施多元化教學方式,實行多角度教學質量考評,才能培養出具備國際化會計知識,擁有國際化會計思維,能全方位運用國際語言進行業務處理和人際溝通的會計人才。
參考文獻:
[1]劉金彬,趙蓓,曹明才.以能力培養為導向的會計學專業人才培養體系探索與實踐[J].財會月刊,2018(20):99-105.
[2]翟華云,代一凡.高校會計人才培養的問卷調查[J].現代企業,2018(09):108-109.
[3]周本權.會計專業人才培養與從業狀態比較調查分析[J].職業,2018(26):17-18.
[4]高巍,程德興.會計研究中的調查研究法[J].時代經貿,2018(26):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