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銘鼎 郭 磊
(吉林省長春市東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吉林 長春)
對學生數學核心素養進行培養是素質教育賦予高中數學教師的重要使命。作為課堂教學組織者和指導者,數學教師要對此予以重視,加強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既要讓學生掌握數學知識,又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科學的數學思想方法。什么是數學核心素養,怎樣才能將核心素養滲透到數學課堂教學之中,這是當前高中數學教師亟待解決的問題,也是本文闡述的重點內容。
眾所周知,數學是一門具有較強抽象性和邏輯性的學科,這一點在高中數學中表現更為突出。高中數學學科不僅具有較強的抽象性,而且具有很強的系統性。對于社會發展而言,數學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可以促進人類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創新。數學素養主要是指學生具備的一種能夠適應社會發展需求以及自身可持續發展需求的素質,借助學生的先天性遺傳基礎,在數學知識研究和學習過程中實現知識的積累和提升,在生活中對數學問題進行發現并在這個基礎上進行有效思考[1]。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數學知識的學習促進思維發展,逐漸形成數學思維模式,掌握數學邏輯。相對于初中、小學數學知識而言,高中數學知識難度系數更大一些。而數學知識作為數學核心素養的基礎,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這也意味著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相對于數學知識的傳授難度更大一些。數學教師要對此予以重視,在教學中加強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尤其是對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借助教育對學生的數學知識進行不斷豐富。當學生的知識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形成基礎思維,其思維活躍性和邏輯能力也會因此得到提升[2]。
課堂教學效果直接取決于教學理念。高中數學教師要想有效落實數學核心素養,構建高效的課堂,將學生培養成高素質數學人才,必須要對自身的教學理念進行改變。就筆者教學經驗而言,高中數學教師應當從以下這幾個方面轉變教學理念:首先,教師應當對人才培養模式以及理念進行轉變。在傳統數學教學中,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數學教師往往將重點放在數學知識和技能傳授上,忽視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核心素養視角下,數學教師必須要摒棄這一教育理念,樹立人才綜合素質教育觀,重視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目的制訂教學計劃[3]。其次,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不僅要做好基礎知識的傳授工作,還要重視對學生邏輯推理、演繹歸納等能力的培養,在這個基礎上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思維能力,從而實現學生數學素養和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在樹立新型教學理念之后,教師要做的就是對教學過程進行優化,這是高效課堂構建最關鍵性的一步。就目前高中數學教學情況來看,很多還停留在學生聽、教師講的階段。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講解占據了絕大部分的時間,學生幾乎沒有自主思考和自主探究的時間,也缺乏自主學習的平臺。在這種課堂上,學生處在一個被動的學習狀態,表現出來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熱情也非常低,不利于知識的傳授,更不利于核心素養的滲透。數學教師要想成功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必須要改變這一局面,對教學過程進行優化。就筆者教學經驗而言,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應當采取“少講多練”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將課堂上的大部分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自主研究和探索。除此之外,教師在教學中要多提出一些問題,通過課堂問答將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構建良好的互動局面,讓學生在有效的互動過程中獲取更多的知識,實踐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也因此得到有效發展。
在核心素養視角下,高中數學教師應當摒棄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在這個基礎上促進核心素養的落實。比如,數學教師可以采取多媒體教學法進行教學,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創設可視化的教學情境,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又如,數學教師可以采取小組合作教學方式,給學生設置學習任務,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探討,從中習得相應的知識。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還能激活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精神,這對學生今后的全面、可持續發展具有積極的意義。
綜上所述,數學核心素養主要表現在數學運算、數學建模、直觀想象、邏輯推理、數學分析、數學抽象等方面。高中數學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以這幾項基本素養為目標進行教學,采取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構建高效的課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