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蘭屯職業學院 內蒙古呼倫貝爾 162650)
伴隨著互聯網技術、移動通訊技術、大數據技術、云計算等技術的應用,學校在組織管理和教與學的形式上都面臨著重大改[2]革。雖然互聯網等信息技術已進入了校園,對校園做出了一些可見的改變——傳統的黑板變成了PPT,傳統的粉筆頭變成了翻頁筆,但是傳統的課堂依舊沒有改變,教室一人在講臺上講課,學生坐在下面像“書記”一樣默默的記錄老師講的內容,師生之間沒有交流,學生沒有語言以及眼神的回應,即使有交流也是被預先設計過的,給學生出什么樣的問題,預留多少時間讓學生回答問題,這樣的課堂難免顯得枯燥乏味沒有生動感,造成學生缺乏學習興趣的缺失,于是我們就經常會發現有些學生在課堂上打起了瞌睡甚至是玩起了游戲,而且這種教育方式過于強化,教師“強制”灌輸知識,學生被動聽講,缺乏主動思考問題的能力和方法,導致學生們對知識的學習過于死板化缺乏對知識的變通理解和變通應用。
其實,上述問題也是教師在常態教學中容易出現的問題,同樣的問題還有:對學生已有認知基礎定位的不準確、對學生新學知識掌握程度的不了解、對學生作業對錯統計的不及時、對學生錯題缺失的診斷不到位等[1]。那么,要解決這些問題就需要教師做出更精準的教學,有了精準的教學這些問題也隨之被解決。精準的教學需要教學環境、教學內容、教學結構、教學的過程與方法、課堂練習與作業這五體的完美結合,如何實現這五體的數據分,我們可以讓教師運用互聯網平臺大數據來對這五體進行評價分析,最后找到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方式和內容,從而促進課堂的時效性。
我們以經濟學課程為例:這一類課程主要包括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計量經濟學等。這一類課程相對來說難以理解,所以需要學生們在課后進行細致的復習。但對于一些自學能力差的同學而言,就有些困難,“微課”形式的出現不但幫助了同學們解決這一問題,還可以幫助老師們對學生進行課外知識普及。“微課”是既有別于傳統單一資源類型的教學課例、教學課件、教學設計、教學反思等教學資源,又是在其基礎上繼承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教學資源,短小精練適合快速傳播。并且“微課”相對于傳統的課堂來說對問題更加有針對性,對主題的體現更加鮮明客觀。在互聯網為媒介的背景下這樣的教育方式,教師和學生都可以隨時隨地對視頻進行在線觀看。其幽默風趣情景化的教育不但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而且迅速幫助學生們鞏固所學知識點的。同時,由于“微課”微小的特點,人人都可成為微課的研發者,就一個短小的主題教師們可以自行研發、設計課程、錄制上網,供學生進行參考、學習。學生學習后就可以在互聯網平臺上對課程內容進行評價和反饋,教師分析大數據來促進課程的研發,形成一個良性的溝通評價體系,促進了教與學相互進步。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改變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舉一個小小的例子,以前購買火車票必須要提前到火車站排隊購買而現在只需要在手機上點幾下,隨時隨地都可以對車票進行查詢和購買,打破了時空和地域的限制獲取到所需的信息。在教育領域里也受益良多,以畜牧獸醫類課程為例,這一類課程主要包括動物解剖學、家禽組織學與胚胎學、家畜組織學與胚胎學實驗,并且這一類課程最主要的是實踐,那么要想學好這類課程就需要學生在課前對動物的構造以及生理習慣有一定的了解,做一些相對充足的課前了解,那么“電子書包”這樣的一個軟件的出現不但有效的解決了這個問題還解決了教育要素的五個主體問題。“電子書包”是以學生為主體、個人電子終端和網絡學習資源為載體,主要包括為學生提供預習、上課、等學習的各個環節的資料以及對學生作業的輔導和精準評測,它可以實現學生在課前的系統復習,并將學生們的預習情況帶進課堂,供教師參考,還可豐富課堂的教學資源,在課后它可以幫學生進行及時的復習,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對于教師來說這款軟件可以幫助查看所留作業的合理程度,更加便利了學生的學習以及教師的教學,它是一種在課前和課后個人按需學習的工具,相對來說更加實用、便捷。
從以上的內容來看,互聯網使精準教學方面成為可能,互聯網+教育的運用之后,需要教師對以往的教學方式及結構進行調整。因此,教師需要以互聯網開放的思維心態來對待互聯網與教育結合的新變化,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給學生更豐富的學習資源,更多的思考時間,促進學生們的自主學習及復習能力。教師要學會利用互聯網平臺對學生的課前預習、課后復習進行數據分析,學會賦予所授課程,制定更合理的教學內容、教學結構,防止教學中常態問題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