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瑛
【摘要】個性化課堂的構建是為了凸顯學生的課堂主體性,是為了讓每個學生都能形成個性,都能在語文學習中找到自己喜歡的點,進而為形成終身的語文學習意識打好基礎。但是,在傳統的語文教學中,教師一味地想將學生打造成一群具有“共性”的學生,想盡各種方法將其身上的棱角磨平,而這磨平的過程也打擊了學生的語文學習積極性。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重新讓學生的棱角豎起來,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成為有個性的人,都能在語文學習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天地。
【關鍵詞】個性化;小學語文;說;讀;寫;實踐活動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個性塑造期,是形成個性的關鍵時期。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組織多種教學活動,以從不同的角度培養學生的個性,進而使學生在個性展示和發展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在素質教育思想的影響下,教師要做好教學思想的轉變,要通過恰當的活動來給學生搭建個性展示的平臺,引導學生在知識應用中、在語文素養的提升中形成自己的個性。本文就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對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個性、構建個性化的小學語文課堂進行論述,以確保學生在走出“整齊劃一”的圈子后找到自己的方向。
一、在“說”中構建“個性”課堂
在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大背景下,培養學生“說”的能力是提高學生語言構建能力的主要內容之一。所以,在構建“個性”化小學語文課堂的過程中,教師要通過搭建“說”的平臺來鼓勵學生“自由說”。那么,我們該組織哪些“說”的活動來培養學生的“個性”呢?
(一)看圖說話
看圖說話是小學教學中常見的一種方式,是鍛煉學生語言組織能力和想象能力的重要方式。所以,在構建個性化的小學語文課堂中,我們可以從生活中捕獲一些照片來組織學生進行“個性化地說”。比如在教學時,我向學生展示了一張“中秋佳節”的圖片,圖片中有一家人賞月,也有嫦娥、圓圓的月亮等。之后,組織學生“說”圖片,隨意說,看到什么說什么,想說什么說什么,比如:有學生說了“嫦娥”的故事;有學生說了“中秋節”的感受,等等。這些都是學生個性培養的過程,也是學生個性形成的過程。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看圖說話中的“圖”一定是學生熟悉的,否則就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影響學生“說”的欲望。所以,在看圖說話活動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說,要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看法和認知,從而為學生的發展打下基礎。
(二)表演活動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表演活動的組織和應用不僅符合現階段學生的學習特點,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也能讓學生在“演繹”不同角色中形成個性,以此為學生個性的發展以及學習興趣的形成夯實基礎。
例如在教學《雪地里的小畫家》時,我選擇了表演活動,先對學生進行角色分配,如小雞、小狗、小鴨、小馬等,之后組織學生對文本內容進行“齊唱”,一邊唱一邊模仿。接著,齊唱結束后,學生開始登場,學生要讓自己扮演的“小畫家”活起來,要模仿這些“小畫家”的一些動作或者聲音,再說出自己的畫像什么。比 如小雞,有學生上場時就開始打鳴,這說明他是一只小雞,并介紹說:“大家好,我是小雞,我畫的是竹葉,細細的?!笨梢?,這樣的表演活動不僅給學生搭建了個性展示的平臺,也有助于學生想象力和模仿能力的提高,更是語文課程魅力的展示,同時也能在這個過程中鍛煉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提高學生的“說話”能力。
二、在“讀”中構建“個性”課堂
“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豐富學生學習內容、提升學生語文素養的關鍵環節。所以,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自主閱讀,要鼓勵學生在閱讀中展示個性。那么,作為一線語文教師,我們該如何在“讀”中展示學生的“個性”呢?
例如讀后交流,意思就是讓學生在閱讀后交流自己的閱讀感悟,引導學生說一說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以此來鍛煉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如組織學生閱讀《項鏈》這篇文章后,我組織學生說一說自己的閱讀看法,說一說自己的認識,比如:有學生認為主人公瑪蒂爾德是一個勇于承擔錯誤的人;有學生認為主人公瑪蒂爾德是一個崇尚物質的人,等等,引導學生說一說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并在文章中找出能夠表現這些特點的句子,以此來鍛煉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同時也能讓學生在發表觀點的過程中展示自己的個性。之后,我還組織學生交流“主人公瑪蒂爾德知道真相后會有怎樣的表現”,組織學生大膽發揮自己的想象來給主人公續寫人生,這樣一來有助于開放性語文課堂的構建,二來也能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進而為個性化語文課堂的形成打下基礎。
又如閱讀范圍拓展,對于大部分語文教師來說,我們僅是將學生的閱讀范圍限制在教材內,雖然也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但不重視,導致課外閱讀就是一句話,沒有實現目標。所以,在構建個性化語文課堂中,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在尋找自己喜 歡的閱讀讀物中形成個性,進而為學生終身閱讀意識的形成打下基礎,例如有學生喜歡漫畫故事,有學生喜歡童話故事,有學生喜歡成語故事,有學生喜歡寓言故事,等等??傊?,課外閱讀不限制學生的閱讀內容,只要積極向上的就可以??梢姡@樣的閱讀范圍的拓展是保護學生閱讀個性發展的有效活動。
三、在“寫”中構建“個性”課堂
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難點,寫作是培養學生綜合語言應用能力的基礎,也是鍛煉學生語文知識應用能力的保障。所以,教師要從多角度來給學生搭建個性化寫作的平臺,引導學生個性化謀篇布局、個性化選材,以此提高寫作能力,提升語文素養。
例如培養學生的個性化認知。所謂個性化認知,是指讓學生在選材方面擁有獨到的眼光。比如前段時間網絡瘋傳的《我的媽媽》相關片段,我們看到了真實的、各具特色的媽媽形象,雖然有些學生語言運用得不太準確,但每個學生都用筆展示了自己的個性,也真實地展示了自己眼中的媽媽。所以,在寫作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培養學生差異性的觀察能力和個性化的思維能力,引導學生學會從多角度觀察所要寫的事物,這樣才能寫出具有個性的文章。還以《我的媽媽》為例,我們可以組織學生回家去觀看媽媽每天都做些什么,然后自主選擇一個角度來進行寫作,這樣寫出來的媽媽形象個個都是鮮活的??梢?,這樣的寫作活動的組織對培養學生的個性化認識、對學生寫出個性化的文章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又如培養學生個性化構思能力。所謂的個性化構思能力,是提高學生謀篇布局能力的基礎,也是提高學生寫作質量的重要方面。所以,在構建個性化寫作課堂中,教師要從多方面入手來培養學生的個性化構思,同時也為學生寫出“新穎”的文章做好前提工作。如以“冬天”為話題來引導學生進行自由寫作,組織學生要視角新穎,彰顯個性。所以,在寫作時,我們要引導學生說一說:“冬天給你留下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冬天給你留下了哪些記憶深刻的事情?”之后再組織學生下筆寫,以此來培養學生的個性化構思能力,進而逐步提高學生的寫作質量。
四、在“實踐”活動中構建“個性”課堂
相較于“說、讀、寫”來說,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更能凸顯學生的個性,展示學生的能力。所以,作為素質教育下的語文教師,我們要組織恰當的綜合實踐活動來促進學生獲得持續發展,同時也為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打下基礎。
例如組織學生制作“手抄報”,組織學生以“中秋節”“國慶節”“春節”為主題制作手抄報。當然,這一活動要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并對手抄報的內容、手抄報的布局、手抄報中的圖畫等進行商議,最終在小組共同努力下形成具有小組個性的手抄報,而且這一活動的組織對學生情感態度的形成也有十分緊密的關系。
又如制定保護環境小方案,組織學生從自己身邊的情況入手,針對一種情況來制訂一個環境保護方案。這一活動的組織不僅能夠鍛煉和提高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知識應用能力,也能幫助學生樹立環境保護的意識,促使學生提升綜合素養。
總之,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是展示學生個性、構建個性化語文課堂的重要活動。所以,新時期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要堅持落實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以確保學生在實踐操作與交流中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
綜上所述,個性化語文課堂的構建以及學生個性的培養可以從多個方面進行,也可以通過多種活動的組織和開展來達到預期的目的。所以,作為素質教育下的語文教師,我們要做好教育教學思想的轉變,要重視學生個性的發展,要通過構建個性化語文課堂來為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提升夯實基礎。
參考文獻
[1]伍周旋.小學語文教學個性化與學生個性發展[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8.
[2] 鄭新麗.個性:寫作教學的旨歸[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07.
[3] 秦雨.淺析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J]. 現代交際,2017(8).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