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紅
【摘要】語文課堂上小組合作學習的主要內容是以學生為主,將課堂還給學生,教師作為一個旁觀者而不是主講者的方式,讓學生成為課堂上的主人,這種教學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但是,隨著學生年齡的逐漸增加,這種方式的作用漸漸地變低,沒有了最初的效果。本文結合實際情況分析了產生這一現狀的原因,并提出了小組合作下中學生語文課堂表現欲提高的技巧分析,僅供參考。
【關鍵詞】小組合作;初中語文課堂;表現欲;技巧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傳統的“老師在臺上講,學生在臺下聽”的教學模式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現在的教學模式更多的是以學生為主,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小組合作學習的這種方法就是為了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學習興趣。但是,目前初中學生在這種學習模式下,已經喪失了最初的激情,課堂上往往會出現沉默的現象。找出出現這種問題的原因并加以解決,是當前教師急需解決的難題。
一、小組合作下初中語文課堂中學生表現欲不高的原因
(一)受生理因素影響
目前,我們結合實際情況,不難看出小組合作這種學習方式對語文教學起著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同時,我們也會發現,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的積極性和表現欲也變得越來越低。尤其是對于初中生來說,其認知能力和心理、生理條件都已經基本成熟,在遇到問題時,往往會思考正確答案,如果不確定的情況下,因為自尊心等因素,往往不會主動地回答。
(二)教學內容空泛,缺乏吸引力
語文課堂上的教學內容過于空泛,缺乏科學性和吸引力,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種情況大部分是因為教師在備課和教學時,其主要內容是教或者是灌輸知識,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學生的主體性。教師的教學無法激發學生的自主性,不符合學生的興趣,學生喪失了學習的欲望。
(三)教師教學手段不科學
教師的教學手段不科學,在進行語文教學時,其教學內容脫離實際,往往與學生關系甚小,造成了學生對此產生了距離感,有些學生甚至無法理解。同時教師忽略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教學時,沒有結合每一位學生的實際情況,千篇一律地進行教學,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使得一部分學生無法理解。
二、提高學生表現欲的技巧
要想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欲,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以下為提高學生表現欲的策略。
(一)課前預習,增加學生的自信心
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以讓學生先提前做好下節課內容的預習,學生在預習后,可以提前對下節課的內容有所了解,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可以更好地參與進課堂,積極主動發言,活躍課堂氛圍。同時也會知道自己不懂的地方與難點,可以重點向教師請教。例如在講述《端午日》時,教師可以提前讓學生準備好與端午節相關的資料,了解我國端午節各個民族的習俗與傳統,更好地對這堂課有所了解。
(二)充實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在進行教學內容的設計時,要做到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要摒棄傳統的“教師在臺上講,學生在臺下聽”的教學模式,教學內容要多以學生互動為主要內容,教師站在旁觀者的立場,適當地對學生加以指導。教師在教學時,要放棄傳統的教師在講臺上講述整節課,向學生灌輸知識的方式,教學內容應該以問題為主,讓學生在小組中自己討論,得到自己的答案,無論是否正確,這種方式可以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同時,適當地增加教學內容的趣味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將游戲化引入到教學內容中。游戲化教學方式可以提高學習的趣味性,使得學習氛圍更加輕松,在游戲中學到知識,有利于學生增加對學習的興趣。例如,在《三峽》這堂課的講述時,教師可以扮演三峽中的導游或者船夫的角色,帶領學生在課堂中進行旅游,一邊將課文翻譯出來,一邊向同學描繪出三峽壯觀的風景。
(三)完善教學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教師在教學時,要不斷地充實教學內容,同時要結合日常生活實際。教學手段單一會使得學生逐漸喪失學習興趣。因此,教師要不斷地完善教學手段,通過更加新穎的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可以在講課時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播放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影視資料、文字資料或者音頻,這些相關的資料可以讓學生獲取,然后在課堂上播放并可以讓學生自己進行適當的講解。播放學生獲取的資料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同時學生對自己獲取的資料更加熟悉,也可以使得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進來。也可以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例如在課文《長征》中,我們可以播放有關的影視資料,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對課文中的角色進行扮演,例如彭德懷、毛澤東、警衛員等角色,讓學生充分了解到當時的時代背景和人物角色的心理狀態,讓學生在收獲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
三、結語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語文課堂上更加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對學習更有積極性和興趣,可以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同時也可以使得教師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因此,小組合作這種學習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得學生成為課堂和學習的主人。
參考文獻
[1]陳武紅.初中語文教學中的誤區及改善對策分析[J].中國培訓,2017(10).
[2]賈巧蓮,尹紹玲. 探究語文課堂中如何調動學生發言的積極性[J]. 現代閱讀( 教育版),2013(10).
(編輯:馬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