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山區小學的學生,見識比較少,語文基礎知識差,指導他們寫作難啊!實際接觸到,發覺學生真是不會寫、不愿寫、害怕寫。對此,本文對如何指導小學生寫作展開探討,以供借鑒。
【關鍵詞】小學生;寫作;生活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歲月流逝,不知不覺我在山區小學就默默工作了三十年,一直擔任中高年級的語文科工作。教小學中高年級語文,就要涉及作文教學。有一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許多老師都說,山區小學的學生,見識比較少,語文基礎知識差,指導他們寫作難??!實際接觸到,發覺學生真是不會寫,不愿寫,害怕寫。特別是前任許多老師都是忽略寫作,讓學生抄作文選的文章完成作文,到我接手這種感覺更強烈。我指導學生寫作文,是杜絕抄作文,一定要學生自己寫,大膽寫,毫不含糊,真抓實干。我一直致力于指導學生作文寫作。我任教的學生,在寫作中都卓有成效,多次參加鎮、區舉行的作文 賽并獲獎。其中,2014年,我任教的四年級的曾輝成同學寫的《我的家鄉》,這篇文章在廣東省小學生作文比賽中,榮獲一等獎。多年的語文教學工作,我就作文指導工作中的一些經驗,在這里談一談。內容分為三方面。
一、善于捕捉生活中的點滴
寫作文,并不是很遙遠的事,作文題材就是在我們身邊,只要我們留意,順手可得。許多語文老師埋怨學生蠢,作文都不會寫。其實,學生不會寫作,與老師也有關系。留意一下,許多老師布置學生寫作,只是寫個題目,就讓學生寫,怎能寫得好,除了天才外許多學生都是寫不出來的。
有一次,我教四年級時,開學第一周布置學生寫一篇作文,題目是《記今天的一件事》。有一個學生寫了:“早上起床,刷牙,洗臉,吃早餐?!蓖炅恕H?3 人,其他也沒有一個寫得像樣的。我就拿這篇文章到班上評講。我用投影將文章放出來時,有同學偷笑。我用紅筆在后面寫了評語:“文章條理清楚,但內容欠具體,沒有重點,繼續努力將會寫出好的文章?!本瓦@篇文章,我指導全班學生就按這個文章課堂上繼續寫,有一個學生將其中的一項“起床”內容寫具體了。一個學生寫道:“鈴鈴鈴……小鬧鐘響起來,我在睡夢中醒來。我一骨碌爬起床,穿好衣服,穿上鞋子。折好被子,媽媽在門外叫:“還不起床,上學遲到了?!蔽一卮鹫f“我早起床了?!眿寢尫Q贊了我。好詳細的,后面的刷牙,洗臉就簡單接上,就寫成一篇文章。
通過這樣的訓練,肯定學生的能力,指出不足,指導學生怎樣寫。將平淡的生活點滴寫出來,讓學生覺得容易寫、樂意寫。
二、指導學生吸取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
小學生掌握的的詞匯比較少,在文章中用詞比較平淡。指導小學生在作文中運用優美的詞語,也可以促進學生的語文水平的提高,也是提高學生駕馭文字的能力,也是指導學生寫作的一種手段。
多年前,我任教的一位五年級的叫張金石的學生,在一次作文中,他寫到他爸爸為了建房子,由于家里貧窮,到處借錢,向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鄰居朋友伸手都沒有成功的事。后來,鎮政府的補助讓他爸爸建成房子。文章寫得真切、生動、具體,特別有句:“爸爸常對我們幾姐妹說:‘做人要做得有骨氣,就算窮的也不怕?!?讓我到現在還記憶猶新。我結合她的文章,指導她在文章中寫得到政府資助時用上一句詩句: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通過詩句的運用,使這篇文章增色不少,在后來的寫作其他文章中,張金石經常運用上詩句。當指導學生在文章中寫到兄弟發生糾紛,我指點學生用上: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文章需要表達目標更高,
要勇攀高峰時,指導學生用上: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每次作文,我都準備許多成語和詩句,讓學生將這些嵌進自己的文章中,既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語文水平,又將文章寫生動具體。學生在文章中寫的每一句好句,也拿出來讓其他學生分享一下,指導借鑒運用。
三、學習語文課本中的優秀例文
除了參考作文選之外,其實在語文授課過程中,將授課內容與學生寫作技巧結合起來,在作文中鞏固課文內容,相得益彰。這也是小學中高年級語文老師必須掌握的教學技巧。這個學期,我教四年級語文,第一單元進行的寫作,是寫景物的。12 位同學的作文都沒有寫好。再寫效果也不理想,為了不耽誤教學進度,沒有再寫下去,中斷下來。后來,我在教18課《頤和園》時,發覺這篇文章中,運用了總分總的結構,每段都有一句過渡句銜接,是一篇很好的例文。在授課中,我向學生分析這篇文章的結構及寫作特點。接著,課后練習讓學生仿著寫一篇《我們的學?!?。許多學生都能用上:“我們的學校是一所美麗的學校?!弊鲩_頭。結尾寫上一句:“這就是我們美麗的學校,請大家有時間到我們學校來看看?!痹谌恼轮?,學生將學校的門牌、科學樓、教學樓三部分寫出來了。分段也合理,每段開頭中出現過渡句。過渡句是這樣寫的:“我們來到學校的門牌。”“離開門牌,經過操場,來到科學樓?!薄半x開科學樓,就來到教學樓。”將文章的條理寫清楚了。在這篇作文指導中,我只是提醒學生,把教學樓部分寫得具體些。收上來的文章,大家都寫得很好,效果非常好。
文章開頭時寫到的曾輝成同學的寫《我的家鄉》,這篇文章也是寫景的文章,文章的結構也合理,分為寫路,寫房屋,寫人三段,寫得條理清楚,語言簡樸。開頭:“我的家鄉在高村鎮大田村委東沖村,這是一個偏僻的小村莊,村子只有幾十戶人家?!苯Y尾:“這就是我的家鄉,雖然村子好小,但卻是我最喜歡的地方?!蔽恼轮械囊痪洌骸靶蛄魉思摇?,點綴了全篇文章。所以獲獎。
作者簡介:潘漢文,1968 年生,廣東云安人,廣東省云安區高村鎮白梅小學語文一級教師,大專學歷,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