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芳
摘要 西藏地區生態環境優越,蔬菜消費習慣獨具特色。介紹西藏地區蔬菜產業發展現狀,提出當地未來蔬菜產業發展對策,以促進該區蔬菜產業健康發展。
關鍵詞 蔬菜產業;發展現狀;發展對策;西藏自治區
中圖分類號 S6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02-0104-01
Development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Vegetable Industry in Tibet
CHENG Fang
(Vegetable Crops Institute,Tibet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Lhasa Tibet 850000)
Abstrac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ibet area is superior,and the vegetable consumption habits have unique feature.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vegetable industry in Tibet area was introduced.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vegetable industry were put forward to develop healthy vegetable industry.
Key words vegetable industry;development status;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Tibet Autonomous Region
人們的健康飲食離不開蔬菜,蔬菜產業發展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西藏自治區位于我國的西南,耕地、水源、大氣幾乎沒有受到工業的污染,空氣質量常年優良,發展生態農業具有非常大的前景,尤其發展經濟效益較好的蔬菜種植更具優勢[1]。現結合筆者多年相關經驗,對西藏地區蔬菜產業發展的現狀及未來發展對策進行分析。
1 西藏蔬菜產業發展現狀
西藏地區生態環境好,有豐富的植物資源,被稱為“綠色寶庫”,在蔬菜產業發展上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解放以前,西藏地區只有少許幾個城鎮附近有蔬菜種植,且品種非常少,多為馬鈴薯、蘿卜等,產量低,只能滿足少量人的需求,解放后,政府非常重視發展西藏的蔬菜種植業,積極調研、培養人才,結合當地實際就蔬菜產業的未來發展做了規劃。經過努力,20世紀60年代西藏地區引進種植的多種蔬菜中有45類蔬菜159個品種獲得了成功,為當地蔬菜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20世紀90年代,在市場經濟的帶動下,西藏蔬菜產業的發展取得了跨越式的進步,市場上蔬菜的種類更加豐富,產量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大大豐富了市場上蔬菜的供給,當地居民對蔬菜的需求得到了基本滿足。
近年來,在各級部門的重視下,西藏蔬菜產業獲得了進一步的發展,蔬菜安全生產形勢良好。據監測,農殘不合格率控制在2%以下,尤其是莖菜類蔬菜,不合格率控制在極低的水平,為人們食用安全蔬菜提供了有力保障。由于西藏特殊的地理位置,除了當地傳統的馬鈴薯、白菜之類的蔬菜外,還積極發展大棚蔬菜,使一些不適合當地氣候的蔬菜也可以種植,豐富了市場上蔬菜的種類,在蔬菜生產旺季時除了滿足當地居民的需求外,還可以遠銷到外地,提高了蔬菜種植的產業化水平,增加了經濟效益。與其他地區的蔬菜相比,西藏地區明顯的一個優勢就是菌類分布廣泛,這些菌類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營養價值,此外蕁麻、蕨菜等也有極高的產量,這些都屬于原生態的蔬菜,更是一種不可多得的保健品[2]。
由于西藏地區蔬菜發展起步時間較其他地區晚,且氣候條件較差,再加上經濟發展水平不高、科技落后等各種因素的影響,蔬菜產業發展中還有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如近年來在發展大棚蔬菜的過程中,由于當地設施水平不高、經濟落后,在搭建大棚時未配足保溫設施,給蔬菜生長造成了不利影響;此外,冬季蔬菜儲藏技術落后,儲藏率很低,很多蔬菜發生腐爛現象。這些問題都對冬春季節蔬菜的生產及供應產生了不利的影響。受西藏地區交通不便以及較差的氣候條件的影響,市場上蔬菜的穩定供應無法保障,造成蔬菜價格有很大的波動。
2 發展對策
經過長期發展,西藏地區的蔬菜產業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在生產規模、技術上已經具有一定的基礎,滿足了人們的基本需求,對當地農戶增收、構建和諧西藏發揮了明顯的作用。但是由于西藏地區特殊的地域性特點,蔬菜產業發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而要獲得更深層次的發展,需要針對西藏實際對其未來發展進行規劃,制定出符合實際的市場定位[3]。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健康飲食更為關注,越來越青睞有機食品,而西藏地區是受污染最少的地區,結合西藏地區的資源及氣候特點,發展有機蔬菜產品有較好的發展前景。
2.1 多制定優惠政策,并持續推進
有機蔬菜產業是西藏近年新興的產業,屬于一項開拓性的事業,短期內不會產生明顯的回報,需要政府在資金、技術上給予更多的扶持。政府可結合當地實際多推出一些優惠政策,提高廣大農戶、企業發展有機蔬菜產業的積極性,不斷擴大有機蔬菜產業的生產規模[4]。
2.2 建設有機蔬菜食品方面的生產基地
在有機蔬菜產業發展中,最為關鍵的一個環節就是建立生產基地,實施統一化管理。西藏地區地理位置偏遠,少受污染,可利用此優勢積極建設生產基礎,并利用當地充足的光照條件推廣大棚蔬菜種植技術。政府可對基地建設給予一定的資金、技術、服務扶持,出臺政策為其進行小額貸款、合作建設等提供便利。
2.3 在有機蔬菜產業上加大科研開發力度
蔬菜品種很多,生長習性各不相同。因此,西藏地區發展有機蔬菜產品,除了要加強對環境質量的評價、重視產品加工及檢測等方面的研發外,還要結合不同蔬菜的習性,結合西藏地區的實際制定有機蔬菜生產技術規程,在確保無公害的基礎上,盡量使產品的賣相更佳、口感更好。充分利用西藏地區良好的生態環境,積極發展有機蔬菜產品,建立具有地區特色的品牌,統一化生產,發揮品牌效應[5]。
3 參考文獻
[1] 依斯麻,李芳,代安國,等.西藏蔬菜產業化發展現狀及發展對策[J].西藏科技,2011(8):20-22.
[2] 馬秀英.西藏地緣優勢與蔬菜產業發展前景[J].全國商情:經濟理論研究,2008(16):7-8.
[3] 巴桑.淺談西藏蔬菜業發展狀況[J].農業與技術,2017,37(4):254.
[4] 陳愛東,蘭浩志.關于西藏生態特色蔬菜產業發展的探討[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4(4):147-150.
[5] 李寶海,李曉忠,林珠班旦,等.西藏蔬菜業發展狀況概述[J].西藏科技,2002(6):5-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