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寶中+尹芳+字全忠+林衛東+張無敵


摘要 云南省是我國最大的鮮切花產地,昆明市是重要的鮮切花生產和集散中心,隨著花卉種植面積的增大,花卉秸稈等廢棄物的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問題日益凸顯。本文就云南省花卉秸稈資源的現狀和當前主要利用方式進行了分析,提出了昆明市花卉秸稈處理中存在的主要難點和問題,并就如何實現昆明市花卉秸稈資源化利用給出了建議,以期為花卉秸稈資源化利用提供參考。
關鍵詞 花卉秸稈;資源化利用;現狀;問題;建議;云南昆明
中圖分類號 S216.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02-0176-03
Utilization Status of Wasted Flower Stalks and Its Suggestions in Kunming Area
DONG Bao-zhong 1 YIN Fang 1 ZI Quan-zhong 2 LIN Wei-dong 1 ZHANG Wu-di 1
(1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Kunming Yunnan 650500; 2 Yangbi Forestry Bureau)
Abstract Yunnan Province is the largest origin of fresh cut flowers in China.Kunming City is an important center for the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fresh cut flowers.With the increase of flower planting area,the treatment and utilization of waste such as flowers stalks are increasingly prominent.In this paper,the status of the flower stalk resources in Yunnan Province and the current main utilization methods were analyzed,the main difficulties and problems in the flower stalk treatments in Kunming City were put forward,and suggestions were given on how to realize the resource utilization of the flower stalks in Kunming City,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resource utilization of flower stalks.
Key words flower stalks;resource utilization;current situation;problem;suggestion;Kunming Yunnan
近年來,我國花卉產業迅猛發展。云南省作為我國最大的鮮切花產地,自1994年以來鮮切花產量始終保持全國第一,主要鮮切花種苗國內市場占有率超 60% ,2016年全省花卉種植面積達8.83萬hm2,總產值達 463.7億元,較2015年分別增長17.6%和16.1%[1]。以斗南為中心的花卉拍賣交易市場,已經成為我國以及亞洲最大的鮮切花拍賣市場。在花卉的生產種植和采摘中會產生大量的花莖、花葉等廢棄物,由于富含有機質,對秸稈廢棄物進行填埋或者焚燒處理均會造成二次污染。隨著種植規模和產量的提升,昆明市花卉秸稈的合理化處理問題日益凸顯,有效、合理地實現廢棄物的二次利用,一方面能夠提高城市自然資源的綜合利用,實現農業資源應用的最大化發展,降低自然資源的浪費程度;另一方面應用花卉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能夠改善農村環境建設,改善農村生活環境,提高農村衛生環境建設程度,為農民生活環境改善提供保障。
1 昆明地區花卉秸稈資源和利用現狀
1.1 昆明地區花卉發展概況
昆明市具有得天獨厚的花卉生產種植資源。昆明市是我國主要的鮮切花和盆花產地,主要產出玫瑰、康乃馨、百合、香石竹、非洲菊、滿天星等鮮切花卉,同時種苗(種球)花卉、綠化觀賞苗木、地方特色花卉等發展也欣欣向榮。2016年,云南省花卉種植面積達8.83萬hm2,總產值達463.7億元,鮮切花產量達100.6億枝,花卉企業2 136家,花農收入達115億元(圖1)。昆明市花卉園藝播種面積達1.72萬hm2,其中鮮切花播種面積達0.67萬hm2,切花、切葉、切枝的產量達66.8億枝。2017年,昆明市將保障全市園藝花卉種植面積穩定在1.67萬hm2以上,產值50億元,建成一批效益7.5萬~15.0萬元/hm2的設施栽培基地,鮮切花產量達55億枝,花卉外銷在90%以上,出口量在40%以上,鮮切花生產則由呈貢、官渡逐步向周邊的晉寧、嵩明等14個縣區擴展,規模擴大,品種增多,布局更加合理[2]。
1.2 花卉秸稈資源概況與現狀
花卉廢棄物主要是指花卉生產種植中的花卉秸稈。由表1所示,花卉種植約產生秸稈3 300kg/hm2,秸稈收集系數為0.2[3]。2016年昆明市花卉種植面積約1.72萬hm2,經測算,2016年昆明市花卉生成種植產生秸稈56 760 t,可收集秸稈11 352 t。加上其他稻谷、大(小)麥、玉米、蔬菜等農作物秸稈,昆明市農作物秸稈資源豐富,主要分布在晉寧、宜良、尋甸、祿勸、嵩民、呈貢等區縣。昆明市農作物秸稈主要用作飼料和肥料,未利用秸稈資源占比較高,而花卉秸稈的利用率不足5%,未利用秸稈資源高達95.5%(表1)。
1.3 昆明市花卉秸稈的利用方式endprint
1.3.1 花卉秸稈還田和制作有機肥。昆明市花卉秸稈利用的主要方式是秸稈還田,主要通過粉碎還田、堆漚還田等方式加以利用。秸稈粉碎后還田能有效增加土壤肥力和有機質,對提高花卉產量有很大的幫助,機械化粉碎秸稈相比以前直接焚燒秸稈,能大大減少對環境的污染,目前,昆明市農作物秸稈機械化粉碎還田率低于全國10%的水平。
堆漚還田則是把農作物秸稈制作成為有機肥,一般利用適量的家畜糞便或污泥等,與作物秸稈封堆自然發酵,或利用豬圈牛圈等,將作物秸稈投入圈中,通過家畜糞便讓其發酵[4]。花卉秸稈處理一般每加入5 kg/t左右的腐熟劑,然后進行堆漚,一次發酵15 d,二次發酵10 d,中間揀除垃圾,二次發酵以后進行粉碎,粗的可以作為腐殖有機質,用于改良和修復土壤,細的則作為花卉等農作物的營養基質。
1.3.2 花卉秸稈能源化利用。昆明地區秸稈能源化利用主要包括常規的方式,如直接用作生活燃料,另外還包括秸稈制作沼氣、氣化、炭化及固化成型等。由于花卉多為草本或者桿莖較小的木本植物,花卉秸稈直接作為燃料的燃燒效率偏低且污染環境。沼氣作為提供清潔能源、改善農村環境的有效途徑,在昆明市發展較早,沼氣的推廣和拓展為昆明地區秸稈利用開辟了新途徑;秸稈氣化是通過熱解氣化將低值的秸稈資源轉化為高值的燃氣;秸稈固化成型是通過機械將秸稈壓縮為成型燃料,可以廣泛用于生活取暖、鍋爐、生物質發電廠等,是高效利用秸稈資源的有效途徑[5]。目前,昆明市秸稈固化成型燃料規模仍較小,但發展前景廣闊;秸稈發電是將秸稈處理后,放入高溫高壓的鍋爐中直接燃燒把熱能轉化為電能的發電模式。
1.3.3 秸稈基料化利用。昆明市秸稈基料化利用主要用于食用菌、育苗、花木、草坪等,目前主要以食用菌基料為主。秸稈是非常好的食用菌基料,可以用于生產食用菌,使用后的基料還能用于加工飼料或過腹還田或作為優質的有機肥,對花卉包括其他農產品的生產和發展生態農業具有重要意義[6]。秸稈用于育苗基料、花木基料、草坪基料的發展尚處于起步階段,但是發展趨勢良好。
2 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花卉秸稈分布零散,建立秸稈收集、儲運系統的難度大
昆明市地處滇中地帶,立體農業特點明顯,花卉農作物秸稈種類繁多且布局分散。近年來,由于產業結構調整,花卉種植向遠郊、山區轉移,給秸稈綜合利用帶來新的問題和困難。
水稻、小麥等作為秸稈的產生時間段相對集中,而花卉一般由花農或者企業單獨種植和處理,花卉秸稈的產生較為零散,沒有特別集中的時間段和區域,花卉秸稈的產生過程零星分散、秸稈蓬松且密度較低,大部分花卉無法用機器直接采摘并收集處理秸稈,導致花卉秸稈的收集、運輸、儲藏都存在一定的難度,造成花卉秸稈處理成本高、效率低。花卉秸稈集中處理缺乏配套設施,相關服務體系欠缺,昆明地區花卉秸稈的收集貯運問題嚴重制約了秸稈處理產業的發展。
2.2 秸稈綜合利用相關技術研發欠缺
目前,昆明地區乃至全國均缺乏高效率、低成本的秸稈資源化處理技術,大部分技術尚處于研究探索階段,還沒有完全適應昆明地區秸稈特點的成熟可行的技術成果。由于缺乏核心技術研發以及創新,昆明地區農作物秸稈資源化利用的發展受到嚴重制約。
2.3 花農對花卉秸稈資源化的認識有待提高
由于處理花卉秸稈等廢棄物會增加花農和企業的生產成本,導致花農和企業更傾向于使用簡單的方法處理花卉秸稈,比如直接焚燒、丟棄、堆放田間地頭等。大部分農民更習慣于直接在田間焚燒秸稈,而直接焚燒秸稈會對交通、環境、生態產生不良影響,但是大部分農戶對此并未形成科學合理的認識。加之宣傳力度不足,使得公眾對秸稈綜合利用的認知水平不高。
3 昆明市花卉秸稈資源化利用的建議
秸稈違規焚燒現象屢禁不止,直接焚燒秸稈不僅污染環境、浪費資源,還會威脅交通安全。做好秸稈資源化綜合利用是昆明地區走可持續發展之路、發展循環經濟的有效措施,對緩解當地農村飼料、肥料、燃料等能源緊張狀況以及提高農民收入、保護周邊環境具有重要意義[7]。針對昆明市花卉秸稈存在的問題,特提出以下建議。
3.1 建立健全秸稈收集存儲系統
花卉秸稈種類繁多且分布零散,目前昆明地區花卉秸稈的收集運輸主要依靠花農或種植企業自行撤離,沒有全程機械化配套服務,大部分秸稈資源無法得到有效的收集和利用。秸稈的收集、運輸、存儲服務體系連接著秸稈處理的各個環節,建立一個符合昆明地區需求的服務體系十分重要。可以充分利用當地原有的花卉集散市場、交易網點、物流網點的人員和場地,政府自建結合與當地企業、花農組織合作,按照各行業秸稈利用標準,規范收貯中心及站點建設完備的收貯站點網絡和處理中心[8]。政策上支持和鼓勵專業收貯運公司的建立,將廣大農戶有效組織起來,將秸稈原料生產與供應納入物流體系。
3.2 建立秸稈還田、堆漚肥等設施和示范點
秸稈機械化粉碎還田或作有機肥處理是綜合利用秸稈最便捷有效的方式。秸稈還田能夠有效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狀,調節土壤pH值,改善土壤容重,提高土壤有機質、全氮、速效磷、速效鉀等主要養分的含量[9]。政府和相關部門應加大對秸稈還田機械的補貼和支持力度,鼓勵花農和相關企業購置中小型秸稈還田機械;同時對當地花卉生產集中區域進行秸稈堆漚肥設施建設和補貼,推廣中小型堆漚肥設施,穩定中型堆漚肥設施運轉效率。與此同時,建設一批重點秸稈機械還田示范點和堆漚肥還田示范點,并在地區內推廣運用。
3.3 加強秸稈基料化、能源化和工業原料化的綜合利用
昆明地區著力發展有機現代都市型農業產業,作為云南省食用菌的主要集散地,花卉秸稈經過處理后可作為食用菌基料和育苗基料、花木基料、草坪基料、有機栽培基料等,不僅有效減少了環境污染,而且還促進了秸稈的綜合利用和循環農業產業體系的形成[10]。首先應繼續大力發展秸稈培植食用菌示范基地項目,最大限度地發揮利用秸稈生產食用菌培養料的規模效益,降低食用菌生產成本,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同時發展有機蔬菜、花卉種植示范基地,培育有機蔬菜、花卉品牌和市場,逐步提高秸稈有機栽培基料化綜合利用率。endprint
農村可再生能源的綜合開發和利用是昆明市農村能源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秸稈能源化處理能有效利用生物質能源,有助于緩解昆明市能源壓力。通過農村沼氣項目建設,推進秸稈的能源化利用,為山區農村居民生活提供潔凈能源。同時,在秸稈資源集中度高、農民自愿收集并出賣秸稈資源的適宜地區建立秸稈固化成型燃料生產廠、秸稈直燃發電廠等其他能源化利用生產項目,不僅可以達到秸稈的規模化處理,避免農村大量秸稈無效焚燒所造成的環境污染和火災隱患,而且能夠節約一次性能源,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量,從而實現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11]。
秸稈工業原料化利用是秸稈開展綜合利用的一個重要方向,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秸稈可以作為工業原料廣泛用于造紙、建材、板材、編織、化工等工業生產,建立秸稈造紙等項目示范并積極推進秸稈工業原料化也是解決秸稈綜合要利用的重要途徑[12]。
3.4 構建科技服務支撐體系,加快秸稈綜合利用技術研究
政府、相關組織、企業等應該積極鼓勵花卉秸稈利用技術的產業化,提高秸稈處理設備科技含量和加工制造能力,加大對秸稈利用技術和相關設備的研發制造,并給予支持和扶持,提高昆明市秸稈綜合利用的技術水平和裝備水平,為昆明市花卉秸稈和其他農作物秸稈等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提供有力的支撐。政府部門通過組織科技人員,大力推廣機械秸稈還田、人工覆蓋、秸稈高溫堆肥、秸稈氨化、青貯、氣化等多種形式的綜合利用技術,創建典型示范基地,普及秸稈綜合利用技術[13];結合農民的切身問題、具體困難,推廣先進科學技術,用示范帶動農民,用效益吸引農民,充分調動農民綜合利用秸稈的創造性和積極性,促進秸稈資源化利用,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
3.5 增強農民廢物綜合利用意識
隨著我國新農村建設的推進和實施,在我國農村經濟發展水平和經濟管理水平逐步提高的同時,也應當注重農村農民意識水平的提升。政府和相關部門應該增強對農民進行生態環境保護、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意識的培養和教育,讓農民在廢棄物利用體系建設中發揮積極作用,一方面可以自上而下深入開展農村生態環境建設培訓,另一方面可將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融入到農技推廣培訓等方面,使農民在生產作業中能夠結合廢物再利用,變廢為寶,創造更多的價值[14]。
4 結語
花卉作為昆明市的重要產業之一,花卉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任重道遠,處理好花卉廢棄物是促進花卉可續持發展的重中之重,同時也對昆明地區生態環境的改善和保持具有深遠意義,政府和相關部門、企業、花農等應該各司其職,共同努力,為花卉產業的健康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5 參考文獻
[1] 王淑娟.云南鮮切花產量連續23年全國第一總產值463.7億元[EB/OL].[2017-09-01].http://news.163.com/17/0313/08/CFD71TC-D000187VG.html.
[2] 楊雪煌.昆明今年花卉產值將達50億元[EB/OL].[2017-09-01].http://news.hexun.com/2017-02-02/187975489.html.
[3] 車莉.農作物秸稈資源量估算、分布與利用潛力研究[D].大連:大連理工大學,2014.
[4] 張穎,張運勝.秸稈焚燒的危害及其還田利用技術[J].新農村(黑龍江),2013(12):152.
[5] 李志文.農作物秸稈能源化利用技術簡介[J].華人時刊(中旬刊),2015(8):149.
[6] 謝海燕,周玉新.江蘇省農作物秸稈資源化利用及產業化發展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3(7):105-108.
[7] 任萌萌,紀瓔芯.對我國農作物秸稈利用現狀的思考[J].科技致富向導,2013(20):88.
[8] 白延飛.加快構建秸稈收貯運體系 促進我省秸稈產業化發展[J].江蘇農機化,2010(5):25.
[9] 宋麗,樊繼剛,劉濤.贛榆縣秸稈還田對培肥土壤的作用和水稻增產機理的研究[J].現代農業,2014(6):16-18.
[10] 肖體瓊,何春霞,凌秀軍,等.中國農作物秸稈資源綜合利用現狀及對策研究[J].世界農業,2010(12):33-36.
[11] 任寧生,陳凱,王路路.燃燒秸稈的危害和廢物利用的科學[J].化學教與學,2012(12):64-65.
[12] 袁寶鳳,胥志文,王麗.加速秸稈綜合利用促進現代農業發展[J].陜西農業科學,2011(2):210-213.
[13] 黃鳳珍.淺談秸稈資源的綜合利用[J].環境與發展,2007,19(3):94-95.
[14] 秦金霞.浙江農業補貼政策的績效評價與制度優化[D].杭州:浙江財經大學,20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