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愛軍
摘 要:高中生英語興趣的培養,不僅能鍛煉學生的讀寫能力,還能磨煉學生的聽說能力。英語角活動的引入是為解決高中生對英語缺乏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習興趣的良方,從而增強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關鍵詞:英語角;高中生;學習興趣
新時代的發展,使得英語口語表達成為英語學習的重點之一。部分學校因學生較多,無法提供個性化的英語口語教育。而英語角的設立使得每位學生都有機會表達自己的觀點,讓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提高對英語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地學習英語知識,為英語教師的后續教學提供保障。
一、英語角與學習興趣
英語角(English corner)是為提高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滿足他們的表達需求,而專門設立在周末的口語練習活動。
學習興趣是一個人傾向于認識、研究獲得某種知識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動人們求知的一種內在力量。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提高有助于學生主動預習英語課程,增加英語語法、單詞、書面表達和語言表達的練習時間;有助于教師根據學生的喜好,創設學生樂于參與的學習情境;有助于學生強化英語語感,自覺地探索英語文化,提高英語知識素養。
二、高中生英語學習現狀
國內學校的班級學生過多,使得英語教師不能照顧到每位學生表達自我的需求。單純提問英語口語好的學生,不利于個性化教育。而全面撒網的提問,又不能滿足正常的教學計劃。因為國內的學生普遍存在害羞的問題,擔心在回答問題時出現差錯,所以在教學的時候不能及時配合,在自己被提問的時候回答得斷斷續續,只求穩,不求表達自我。在回答問題的時候,還是會出現語法錯誤,例如現在進行時和過去進行時的表達出錯,He was friendly中的was說成is等。如果英語教師指出他的問題,那么下次學生就會直接拒絕回答問題,對英語教師的正常教學提出挑戰。
三、運用英語角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我校經過系統的研究和規劃,決定將英語角作為提升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重要平臺,從發放英語角材料做起,循序漸進地根據高一、高二或者高三等不同年級的學生的英語學習現狀,設立不同的交流主題,讓學生擁有鍛煉的舞臺,有效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欲望。
1.創設自由表達氛圍,呵護學生表達需求
每位學生對英語都有自己的理解,英語角設立后的第一個規則是以贊揚為主,不細究語法錯誤。英語作為第二門語言,它的深入學習需要漫長的練習和實踐的積累。如果在剛開口的時候就打斷學生,會影響學生的積極性,導致學生不敢開口,對表達產生顧慮。所以當設定英語角主題后,如果學生表達出現失誤,英語教師不會直接點出問題,而是掌聲鼓勵,給予微笑,讓學生跨出口語表達的第一步。經過實踐發現,當學生脫稿表達出現錯誤時,他們會迅速使用其他的單詞代替,以完整地敘述自己的觀點。這種出乎英語教師預料的表現,也證明學生自身擁有的學習潛力。
2.完善語言表達情景,給予多樣化的幫助
舉辦的口語活動需要學生的踴躍表現和教師的有力支持,所以英語教師需要在英語角舉辦之前搜集學生的意見和建議,設立學生熱愛的表達主題,舉辦英語沙龍,學生運用英語表達自己對主題的觀點,或者當堂背誦自己喜歡的詩歌,克服學生對說英語的恐懼感。
對于英語基礎較差的學生,創意地提出三分鐘Free talk的方法,輪流用英語圍繞主題講故事,說自己的心情,或者單純地感謝同學的包容和幫助等。若是突然膽怯,也可以背誦自己學過的課文或者格言。低門檻重表達的方式,讓學生對英語的表達需求不斷上升。
對于勇于表現自我的學生,可以扮演自己喜歡的電影里的角色,與同伴當堂表演電影中的經典選段,讓英語角的其余同學和教師猜測電影的名字和他們所扮演的角色;也可以改編課本,在活力四射的表演中打破課本和表達的壁壘,將英語角的氣氛引向高潮。
3.尊重學生自主權利,同意邀請同伴的加入
初期英語角活動的參與學生是固定的,全部都是英語有一定基礎的優秀學生。但是在英語角活動進行的過程中,允許學生邀請自己的同伴參與英語角的表演和詩歌朗誦,以先進帶后進的方式,讓優秀學生帶領自己的同伴突破恐懼感,學會在學生的面前表現自己,樹立英語表達很容易的觀感。
同伴的力量是無窮的。筆者發現在同伴的引領下,原本口語較差的同學經過兩次活動,也敢磕磕絆絆地說出自己的觀點,語言表達能力不斷地上升。而路過的學生看到熱火朝天的交流活動,也從敬而遠之到試探著加入到對話中,實現了英語角成為學校常規英語學習活動的愿望。
總之,英語角的設立對學生英語素養的提高百利而無一害,但是在舉行活動之前必須進行系統的調查與分析,了解學生的真正喜好,并得到所在學校領導的支持,才能在選定活動場景、活動主題、活動方案、活動內容等方面不受制約。而順利地給高中生創立合理化、個性化、多樣化的英語角活動,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還能改善學校的英語學習氛圍,為后續的提高學生英語成績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周藝.核心素養框架下的高中英語口語教學研究[J].海外英語,2017(10):24-25.
[2]江雪紅,陳楊洋.高中英語角活動的實踐與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2017(14):71-72.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