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廷莉
摘 要:以初中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文化品格為課題進行研究,希望課堂教學能夠在提高學生英語水平的同時,促進初中學生文化品格素養的提升,以全面提升學生素質。
關鍵詞:初中英語;文化品格;閱讀課
文中所指的文化品格是初中學生對中外優秀文化的認同和理解,和其體現的人文修養、文化意識以及價值取向。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培養的學生文化品格有利于學生素質教育工作的全面推行,有利于學生文化修養的培養。
一、英語教學中文化品格的培養現狀
現階段,一線初中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語言知識、語法知識的講授比較重視,但常常會忽略文化背景的介紹、講解工作。目前,初中學生在使用英語進行交流的過程中,時常會因為對文化背景缺乏了解而鬧出笑話。筆者以為產生上述情況的主要原因是教師文化探究意識不強。以譯林版牛津教材初三閱讀課Tan Duns music一課為例,很多初中英語教師由于音樂知識的缺乏,只能夠照本宣科,對譚盾音樂所取得的成就只是以一句“架起了中西方交流的橋梁”(Tan has build a bridge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一語帶過。甚至,一些英語教師在講解萬圣節、圣誕節等西方傳統節日時,也只是結合課文向學生介紹這些節日的各項傳統慶祝活動,而不去全面講解這些節日的背景知識。
二、基于文化品格培養的教學原則
做好學生英語文化品格的培養,一線初中英語教師應該做到如下兩點:第一,文化素養的培養應該以滲透培養為主。初中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在講解課本的基礎上,逐步引導本班學生學會欣賞和鑒別中外優秀文化,感受雙方之間的差異,促使其形成自己對不同文化的鑒別能力,提升自己的文化修養。第二,文化品格的培養要有層次地進行。如上段所述,實現初中學生文化品格的塑造,要讓學生在感受西方文化的同時形成自己對不同文化的鑒別能力,這一過程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分成若干階段逐步培養來實現。這一過程要本著興趣—知識—能力的培養原則。
三、如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文化品格
1.通過交際語進行文化對比
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在打招呼、交談話題、道歉等多個方面均有明顯的表現。在教學中涉及上述知識時,初中一線英語教師不應拘泥于教材,而應努力擴展教材,引導學生列舉中西文化的差異,并加以總結歸納。以學生最為熟悉的打招呼用于為例,國人之間打招呼的常見語包括:“吃了嗎”“你要去哪里啊”等。但西方國家熟人、朋友之間打招呼并不采用類似的用語,如果學生強行采用這種方式(“Have you had dinner yet?Where are you going?”)和國外友人打招呼,則對方很可能會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從而引發誤會。
此外,打完招呼之后國人之間的話題常常包括收入情況、婚姻戀愛狀況等,但西方國家的人群多將此類話題看作個人隱私,不宜輕易提及,他們之間的相互交流常以談論天氣開頭。初中一線英語教師在講授天氣相關知識時可以對上述文化背景進行必要的講解,并多傳授談論天氣的方法,讓學生模擬中外對話以培養其文化品格。
2.開展西方傳統節日體驗活動
和我國的春節、中秋節、端午節等節日一樣,西方圣誕節、萬圣節、感恩節等節日的背后也蘊含著豐富的文化、精神財富。一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對教學安排進行一定的調整,選擇在上述節日到來之時教授相關課程,并開展對應節日的體驗活動。如此一來,通過體驗活動本班初中學生可以感受西方英語國家傳統節日的氛圍和文化,可以較為直接地感受到中西方國家的文化差異,并感受這些節日背后所倡導的寬容、感恩、回報等精神。需要指出的是,初中一線英語教師通過節日體驗活動讓學生感受西方優質文化的同時,要引導學生正確對待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防止學生產生崇洋媚外的心理。
3.利用閱讀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
Grimms Fairy Tales,Harry Potter等經典文學著作是西方文化大師們的智慧結晶,其中的蘊含的思想、語言知識、西方文化背景知識等內容均值得初中學生進行學習。一線初中英語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年級、英語基礎、閱讀能力指導學生閱讀相應的作品。例如:英語基礎較差的同學或是初中一年間學生可以從插圖較為豐富的Grimms Fairy Tales,The Arabian Nights等書開始閱讀;而英語基礎較好的學生或是初中三年級的學生則可以開始閱讀Alice in Wonderland,Harry Potter的簡易版。對上述種種西方經典文學作品的閱讀學習,可以促進學生對西方國家人文背景的了解,提升其文化品格。
參考文獻:
[1]范興平.淺談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文化品格素養提升的策略[J].校園英語,2017(51).
[2]張金鳳.初中英語教學中文化品格的培養[J].教學與管理,2018(16).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