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大元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時代背景下,以往傳統的以老師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模式被打破,學生的主體地位不斷凸顯,并通過多維互動式教學,來激發師生、學生之間合作、互動、探究的學習精神,以此來保證學生的學習效率。基于此,怎樣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多維互動教學模式的積極作用,就成為當前所有小學語文老師需要探討的重點課題。
關鍵詞:互動式;小學語文;課堂教學
新課改后,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現代的教學需求,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中心,學只是在被動的接收知識。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不會提高教學效果還會使教師感覺到累,學生感到枯燥,沒有學習的欲望,導致課堂教學效率得不到提升。多維有效互動式教學模式,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它是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師生之間的互動以及學生之間的交流增強學習氛圍,提高小學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使小學生積極主動接收科學文化知識。
一、更新理念,轉變角色
如何在課堂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作為一名語文教師首先要有責任感和神圣感,打破"師道尊嚴"的圣框。學生是否發揮學習主體作用與教師的態度密切相關。一般學生總喜歡笑口常開、和藹可親、幽默善導、寬容賞識的良師,而心底里拒絕神情嚴肅、心胸狹隘、苛刻責備、諷刺挖苦的教師,所以教師更新理念,改變角色非常重要。學生的學習大部分是在課堂上度過的,"課堂教學是主渠道"。我們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樹立正確的教育對象觀,擺正自己與學生的關系,放下架子,放松面孔,創造和諧融合的課堂氣氛,以民主、平等的態度面向全體學生,用真情實感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讓課堂成為學生表演的大舞臺,教師只起點撥引導的作用。小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欲旺,他們敢不敢問,愿不愿問,善不善問,取決于我們教師教學的成敗。新時代提出的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學生在積極學習的過程中,開動腦筋,學會學習。只有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才能逐漸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各方面素質得到全面發展,成為時代需要的合格人才。
二、融入教學情景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根據語文教材的主要內容,開展與之相關的情境教學,讓學生在情境中充分發揮想象力,進而提出問題和疑惑,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同時,開展情境教學可以增強學生對語文內容的理解,鍛煉學生的語文概括總結能力,激發學生主動探索語文知識的欲望,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和學習知識。例如在學習《壓歲錢怎么用》時,教師可以創造教學情境,讓學生大膽發言,說出自己的想法,之后結合學生的觀點概括總結出哪些想法是合理的,哪些想法是不可取的,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在此互動環節中增強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既增強語文教學的互動性,又提高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三、分層教學
學生是存在差異性的,他們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各不相同。因而設計問題,布置作業時都要照顧到學生的個性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充分激發他們的探究意識和進取精神。特別對于后進生在學習上的障礙,教師要千方百計地積極引導,幫助他們度過難關。課堂上常常有這樣的情形發生,后進生的發言或因吞吞吐吐或因不夠貼切,引起同學的哄笑,使他們的自尊心受到沉重的打擊,此刻激勵心理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決不能采取責難排斥的態度,要看到學生的差異,尊重學生的人格,因材施教,因材施"勵"。善用顯微鏡和望遠鏡,用顯微鏡看學生的閃光點,用望遠鏡看學生的潛力,即用發展的眼光多角度地看待后進生。啟發引導他們克服適當的困難開始,不斷地邁向成功。
在課堂上,我總是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讓學生進行回答,并對他們提出不同的要求。在布置作業時實行"作業超市化",也就是針對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結合學生實際,分層布置作業,讓學生自由選擇,自主探究。如學習了《松坊溪的冬天》一文后,我這樣設計作業:其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摘抄優美句段。其二,有感情德地背誦課文,默寫優美句段。其三,仿照課文,寫一處景色優美的片斷。這三個層次的作業由易到難,分別適應不同層次的學生,因而有利于激發每個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信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組建高效學習小組
多維有效互動式的小學語文教學還需要教師組建有效的學習小組,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采用小組合作學習和小組互動交流的形式來開展教學。在互動交流中幫助學生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同時還可以與同學分享自己的思維成果,增強小組參與意識,真正達到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教學目標。在組建高校學習小組時,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學習水平,合理分組,爭取組建出一個具有互補性作用的學習小組,真正促進每位學生的進步和提高。例如在學習《風箏》時,教師可以開展戶外教學活動,提前讓學生帶好風箏,然后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分組,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在帶領學生通讀課文之后,讓學生親自放風箏,感受其中的樂趣,更加熱愛語文課堂。通過戶外教學活動的開展,充分發揮學生的聰明才智,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性。
五、加強學生和課本之間的互動
小學的語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有著自己的寫作目的,在與課本對話的同時就是與作者、與文章中的人物對話,讓學生置身于文章中的情節,用心體會、揣摩和理解文章中的內容,這樣就能使學生深入了解文章,并且主動發現自己的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答案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強學生與課本的互動能使學生感受到閱讀的樂趣和閱讀的價值。多維有效互動式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主要就是實現教師、學生和課本之間的互動,將課堂發展成為學生學習知識和學習做人的場所,成為一個思想和心靈交流的場所。
結語:在多維有效互動教學模式中這種互動交流,師生關系會變得融洽,學生在相對寬松的課堂環境中可以更好地學習,教師也可以站在學生的角度進行多層次、多角度、多方位地創設具體的問題,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夏玉征.構建小學語文多維有效互動式課堂[J].語文教學與研究:大眾版,2016(12):57-57
[2]周妍琳.試論多維有效互動式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J].教育科學:引文版,2017(19)
[3]蔣滿香.簡析多維有效互動式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J].中外交流,2017(5)
(作者單位:安徽省天長市關塘小學 239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