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漢東
摘 要:小學是基礎教育階段,能夠為學生以后的學習與發展夯實基礎。當前的小學學校管理沒有獲得預期的效果,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對小學教育水平造成了影響。在這樣的背景下,學校管理的問題成為小學亟待解決的問題。基于此,文章主要針對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一些應對措施,以期可以真正實現學校管理的規范化。
關鍵詞:小學教學;學校管理;教育水平;規范化
規范化的學校管理能夠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校園環境,讓小學生的學習生活充滿舒適與和諧。而相對的是,小學學校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已經成為阻礙小學生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小學學校的管理者應該充分明白學校管理在小學生學習生活中的重要性,正視其中的問題,進而采取對策,實現學校管理的規范化,讓小學生在良好的校園氛圍中獲得熏陶,提高其綜合素質。
一、小學學校管理規范化的阻礙性問題
基礎教育改革正在日漸深化,小學學校在迎合其發展趨勢的同時,只有更新自身的辦學觀念及管理理念,才能提高小學的教育質量。只是在推進小學學校規范化建設的進程中,還存在不得不重視的阻礙性問題,可歸述如下:
1.管理制度依舊不夠規范
在小學學校管理規范化建設過程中,要真正實現其管理規范化,還需要相對完善的學校管理制度予以支持。只是當前小學學校管理的管理制度不夠規范,而且其管理制度的內容也不夠健全與完善,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校管理人員的積極性[1]。即便是在職責范圍內的管理活動中,管理人員的參與度也不高。因此,小學學校管理在整體上的管理效果并不佳,容易影響學校的教與學質量,需予以重視。
2.小學學校管理的管理內容不夠規范
小學學校的實際管理將學生管理視為主要的學校管理內容,但是卻忽略了教師管理。這一學校管理模式深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學生這一被管理者的角色過于鮮明,而教師則被等同于管理者,導致學校的日常管理中缺乏對教師的有效管理。而這一問題就導致一些教師缺乏良好的教研能力,其教學能力也存在不足,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
而即便是在學生管理中,也沒有做到位,主要體現在師生關系的管理受到忽視,也沒有注重營造良好的素質教育環境。這些管理上的問題容易限制學生的發展。如師生關系方面的管理主要是為了讓學生對學校產生認同感與歸屬感,但是在師生關系管理不到位的情況下,學生沒有積極配合教師開展教學活動,而教師也沒有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影響了教學效率,也影響著學生的后續發展。而在素質教育環境方面,主要是為了讓學生在良好的環境氛圍中得到熏陶,從而培養其良好的綜合素質。而在學校管理不規范的情況下,這些問題嚴重阻礙著學生的健康發展。
3.學校管理密度及安全管理亟待改進
小學的學校管理密度愈高,意味著管理效果愈好。但是目前小學學校管理密度卻達不到標準要求,學校在管理工作中的投入較多,卻沒有達到預期效果。而一些學校管理人員人為地降低學校管理密度,以減少學校管理的開支。但是這樣的做法卻讓管理人員必須身兼數職,降低了管理效率及管理質量,其管理責任感更加薄弱,甚至降低了教學的熱情。另外,安全管理是學校管理中非常基礎又重要的部分,學校應該為小學生提供安全舒適的校園環境。只是當前一些小學學校的安全管理力度不足,校園傷害事故發生率只高不低,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成長,也影響著學校的辦學質量。
二、小學學校管理規范化的應對措施
1.實現學校管理制度的完善化及規范化
小學學校管理人員必須重視完善其管理制度,讓規范化的管理制度為學校管理提供制度支持[2]。同時,規范化的管理制度能夠發揮對教師的督促作用,使其自覺地完成自身的管理任務,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障其教育任務的質量。在教師的教學指導下,學生對學習產生熱情,為其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提供不可或缺的條件。因此,管理人員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彌補管理漏洞,對各項管理措施進行精細化的完善,尤其是要注重明確學校管理的職責,完善激勵與獎懲方面的制度,讓教師可以在合理的激勵制度之下提高自身的工作積極性,改進自身的教學過程,為學生的發展貢獻力量。同時,管理人員應該制定規范化的管理流程與管理方法,讓整個學校管理工作可以在規范化的管理規程之下得以順利開展。
2.以小學學校綜合管理推進其規范化建設
學校管理人員應該綜合性考慮各種影響學校管理水平的因素,并采取有效對策推進學校管理的規范化建設。第一,學校要注重做好教師管理,注重激發教師的管理與教學積極性,使其可以積極轉變管理觀念及教育理念,要自覺地增強自身的教學能力,對學生的發展給予足夠的關注,在良好的責任感引導下,與學校管理相配合,并注重高效完成自身的教學工作,促進學校管理的規范化發展。同時,學校要引導教師有意識地與學生建立和諧親近的師生關系,充當學生的良師益友,讓學生能夠感受到來自于教師的關懷,從而緩解內心的緊張或陌生感,進而以舒適愉快的心態學習和生活。
第二,學校要注重加強學生管理,營造優良的校園氛圍,讓學生在這一氛圍的熏陶之下積極配合和參與學校管理人員組織的校園活動。管理人員應該立足于德育素質與學習能力的培養,組織相適應的校園活動,讓學生在這一學習環境中獲得良好的發展。而教師與學生的良好發展反過來會促進學校管理的發展,管理人員需給予教師管理和學生管理足夠的重視。第三,學校管理人員應該實現精細化管理,對各個管理細節進行優化,以促進學校管理的規范化。而教職工在明確自身的職責之后,需遵循相應的精細化規范標準要求來開展工作。需注意的是,要突顯精細化管理的科學合理性及人文性,從而發揮教職工在學校管理中的優勢作用,全面推進學校管理的規范化建設發展。
3.合理規劃管理費用,并強化安全管理
一方面,小學學校管理人員應該注重提高管理密度,以增強學校管理效果。因此,管理人員需對管理工作中的各項支出及運作費用實施合理的規劃。比如,管理人員可制定科學合理的學校管理計劃表,然后開展詳細的分工管理,尤其是需注重對教職工的工作時間進行科學合理的分配,從而讓教職工管理效用得到最大化的發揮,利于最終改善小學學校管理的問題。另一方面,小學學校管理人員需注重強化校園安全管理。在日常安全管理中,需做好安全隱患的巡查工作,及時維修損壞的安全設施。同時,學校應該加強安全教育課程的開展,要求教師密切關注小學生的思想狀態及行為動態,及時調解學生間的矛盾,防止校園暴力事件的發生,讓學生生活在安全舒適的校園環境之中,保障其身心健康發展。
三、結語
小學學校管理規范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已經發展成為重要的阻礙性因素,管理人員必須對問題予以重視,從而采取相應的對策,讓教職工積極配合學校管理工作,并且積極完成教育任務。此外,學校管理人員需注重對管理費用進行合理規劃,提高學校管理密度,并注重加強校園的安全管理,為學生營造安全、和諧、舒適、和諧的校園氛圍。
參考文獻:
[1]張 濤.關于小學學校管理規范化問題分析與策略探究[J].教育界:綜合教育研究,2017(34).
[2]鄭慶揚.小學學校規范化管理的實施探索[J].學周刊,2017(35):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