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萍
摘 要:在“信號與系統”課程教學中,從英語的使用比例、教材選取、教學方法手段運用三個方面開展雙語教學與實踐。通過學生的反饋信息表明,雙語教學改善了教學效果,提高了學生的雙語學習能力。
關鍵詞:“信號與系統”;雙語教學;教學方法
一、現狀與問題
“信號與系統”課程是理工類專業重要的技術基礎課程,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及信號分析處理技術不斷涌現,且這一領域的高水平科技文獻絕大多數都是英文論文和專著,因此迫切需要理工專業學生具備迅速吸收和掌握先進知識的能力,為此,本文開展了“信號與系統”雙語課程的研究與實踐。
二、探索與實踐
(1)英語的使用比例:要實現用外語進行專業課的教學,還需要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如果不考慮這個基本條件,單純為了追求雙語教學而犧牲專業課的教學質量,那就本末倒置了[1]。由于理工學院學生的英語水平相對較低,且之前也沒有課程采用雙語教學,因此,教師可在雙語教學模式的選擇上采用混合型,即全英文板書、英文教材以及英語與漢語交錯的方式進行講授。
考慮到學習的循序漸進性,在授課之初,教師應將英語的比例盡量降低,讓學生有足夠的適應時間。教師也會根據教學內容不同而采取不同的雙語教學方式。對于章節標題和專業術語,用英文定義和解釋,因為英文的表達往往比中文更清晰準確;對于基本概念和原理,同時用中英文來定義和解釋;對于基本方法和例題,為加深學生對概念和原理的理解,采用英文板書和雙語講解。
(2)教材的選?。汉玫慕滩氖谴_保教學成功的重要基礎[2],在眾多國外優秀教材中挑選出文字簡練,易學好懂的教材也是重點之一。選擇英文教材的原則是:①滿足課程教學大綱的要求,體系結構符合認知規律,文字簡練易讀,排版清晰,例題生動;②內容能體現基礎性和先進性,能夠反映國外先進的教學理念,使學生與世界領先的學科教育保持同步。根據上述原則我們篩選了國外眾多優秀的原版教材并最終確定了Simon Haykin編著的Signals and Systems作為授課教材,該教材內容豐富、結構合理,適合本科生閱讀。
(3)教師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雙語教學中學生必然會產生畏難情緒,因此教師必須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并控制授課節奏與方式,逐步加快速度,加大授課信息量。對于學生,非母語學習的障礙使閱讀和理解困難,記憶效果比母語學習少得多,預習和復習困難。學生既渴望接觸國際先進的教材,又容易在雙語學習中產生畏難或抵觸情緒。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積極發揮主導作用,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和專業能力。
我們在教學過程中,采用板書和電子教案相結合進行授課,運用雙語進行概念講解、理論推導、典型例題和實際應用介紹,教學過程注重啟發和互動,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除此之外,還要鼓勵學生認真做筆記,參照筆記閱讀英文原版教材,克服非母語學習的障礙,并鼓勵學生做好課前預習、課后復習,從而提高其學習效果。
三、總結與討論
在“信號與系統”雙語教學實踐過程中,我們設計了調查問卷收集學生的反饋信息以了解教與學的狀況。調查結果顯示,80%以上的學生可以接受英文教材,能聽懂教師的授課,也有少部分學生認為英文閱讀困難。通過反饋信息,我們了解到通過一段時間的雙語學習,不少學生已經逐步習慣閱讀英文教材,對某些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更加深刻。
雙語教學在山東中醫藥大學理工學院(以下簡稱我校)剛剛起步,許多環節尚待探索和完善,“信號與系統”作為理工學院雙語授課的先驅,擬通過該課程的雙語教學探索出適合于理工學生的雙語教學體系和內容,從而也可以促進我校雙語教學的發展。同時,“信號與系統”與后續課程“數字信號處理”,研究生課程中的“高級信號處理與分析”等教學內容都有密切的聯系,是一個統一的課程體系。作為該課程體系的基礎課程,通過“信號與系統”雙語教學的探索與實踐亦可逐步推動其他相關課程的雙語化,進而實現整個課程群的雙語建設。
參考文獻:
[1]白 蓉,岳學東.高校專業課雙語教學模式與目標定位初探[J].科技展望,2015(16).
[2]常麗萍,李 剛.信號與系統雙語課程教學模式探討[J].高等理科教育,2013(2).